我国石油公司国际勘探开发合作选区决策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20:18
【摘要】:国际石油合作选区决策是我国石油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受到资源国储量潜力、经济实力、政治局势、法律基础、技术设施和石油合同模式等因素影响。当前,石油资源国因为自身“资源优势”,大多已经制定比较苛刻的石油财税条款或正在进行石油合同模式的转换,从而实现对外国石油公司收益水平的严格控制,给我国石油公司国际合作收益及海外业务发展都带来极大风险,也给国际石油合作选区决策优化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决策优化理论、石油地缘政治经济理论和投资环境评价理论为指导,对我国石油公司国际石油合作选区进行分阶段多目标决策优化研究,丰富了国际石油合作潜力评价指标内容,改进了国际石油合作项目效益评价方法,完善了国际石油合作选区决策优化理论,主要形成以下创新性研究成果: (1)设计并完善国际石油合作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将石油合同模式同资源基础和投资环境相结合,共同构成国际石油合作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石油公司为视角,加强评价针对性,并对指标内容衡量方法进行丰富,从而实现对我国石油公司同国际石油资源国合作潜力的全面评价。 (2)基于合同效益、净现金流和效益影响因子等层次构建国际石油合作效益函数。在对国际石油合同模式及财税条款系统分析,以及对国际石油合作项目效益评价方法全面比较的基础上,按照贴现现金流法的思路,分析国际石油合同模式的效益影响因子和阶梯调整因子,并根据不同合同模式特点,分别构建国际石油合作效益函数。 (3)基于项目群决策多目标规划模型与风险决策矩阵模型相结合,构建国际石油合作选区决策优化模型。在对资源国进行合作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和对石油合同模式进行效益函数构建基础上,根据我国石油公司担负的保证国家石油安全和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以我国石油公司国际合作总体经济效益为目标函数,以我国石油公司海外投资总额和各地区海外石油产能供给多元化为约束条件,构建石油合作选区决策优化模型,为我国石油公司国际勘探开发合作选区决策提供工具。 (4)对国际石油合作选区决策优化进行应用研究。根据本文提出的国际石油合作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主要石油资源国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选取A地区主要石油资源国为对象,对本文构建的石油合作选区决策优化模型进行应用研究,并得出合作对策和建议,为我国石油公司国际合作选区决策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426.22
本文编号:267655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426.2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丁浩;王钦刚;;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我国石油企业非洲投资风险评价[J];中外能源;2013年08期
,本文编号:2676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76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