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中国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

发布时间:2020-05-23 18:36
【摘要】: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必然要全方位、高层次地融入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中去。但是,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还未完成,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加快信息化进程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自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后,新型工业化就成为讨论的热点。中国新型工业化不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翻版,而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创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协调好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等各方面的关系,以及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经济高速增长,人口与就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矛盾制约。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梳理工业化、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以及制度研究的相关文献,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及运作框架。在此基础上,把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作为视角,以中国经济结构跨越式升级及其制度安排为主线,对中国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的总体战略内容、产业融合、制度创新等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依据发展经济学家对工业化的研究,本文提出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从有利于将中国现实的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所走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其主要内容指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由外生性生产要素变为内生性生产要素并渗透到主要生产要素之中,通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改变传统产业的结构和素质,提升传统产业的知识技术集约度,从而实现传统工业的转型和工业经济增长方式
【图文】:

学习曲线,技术融合,学习曲线


图 4.1 技术融合的学习曲线[75]aines,Brian R.,1998. The Learning Curves Under1ying Convergencend Social Change 57,P7-34者们对组织学习和技术学习的过程的经验研究,,可以描述出产

外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劳动生产率,生产要素


图 6.1 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以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的比较成本原理,还是以生产要,都是一种静态比较利益理论。虽然基于这一静态比较优不具有竞争优势,但就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4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洪元;;湖南与广西工业化进程的制度比较[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2 纪玉山;张兆义;;代际和谐视角下的工业化模式选择[J];学习与探索;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郁玲;基于土地市场发育的土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于挺;产业分工对产业创新的促进机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3 韩瑞玲;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4 苏小姗;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制度保障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肖霞;西藏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研究[D];西藏大学;2012年

3 余飞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反思与路径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小文;陕西省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的协调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7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77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8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