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图文】:
火电机组能效指标大为改观。 lllllllllllllllltttttlllll吃吃 吃 lllllllllllllllllllll图1一 12001一2010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趋势图(资料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报告)第四,加强自主创新,发电行业科技水平跃上新台阶2002年以来,发电行业不断加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并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行业整体装备及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如国产30、60万千瓦火电机组参数性能和可靠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自主设计的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电站和空冷机组已得到广泛使用。改革八年来,发电企业在快速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利和不确定因素,特别是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电力消费需求减缓,发电量增速大幅回落
年火电装机比重为78.“%,发电量比重为70.6%。澳大利亚煤炭资源丰富,煤电比重较高,煤电发电量占76%左右。法国的煤、油、气等资源都比较匾乏,因此法国积极发展核电,其核能占一次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高达84.1%。图3一1为世界主要国家2007年发电量构成④。未来几十年,对电力的需求将增长迅猛,电力工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第一,未来二十年用电需求剧增,发展中国家将成为主要的用电增长点。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总装机容量将突破80亿千瓦,预计到2020年,中国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7亿千瓦,届时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全球用电量也将达到40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左右。但由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较慢,电力设施建设充分,通过节能措施和设备效率的提高就可以满足部分电力需求的增加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426.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宏明;张妍彦;罗建军;;发电企业集团投资并购问题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23期
2 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刘劲松;;中国煤、电企业纵向关系理论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5期
4 刘冰;;煤电企业纵向交易合约选择的理论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0期
5 武丹;;基于竞价上网的煤电纵向一体化及其效率[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6 李延国;对我国电力行业放松管制的思考[J];科技和产业;2005年03期
7 张小军;石明明;;基于产业链的产业势力模型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4期
8 李心芹,李仕明,兰永;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9 国电动经中心发电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及指标体系探讨[J];电力技术经济;2003年01期
10 宋永华;孙静;;美国电煤市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电力技术经济;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济英;燃煤发电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实证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2 李振华;基于复杂性的企业协同竞争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刘严;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产业价格链优化模型及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4 王秀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体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刘贵富;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林忠礼;基于价值链重构的报业集团竞争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王正明;我国风力发电产业链的培育与发展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8 张明文;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发展的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力;独立发电企业的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2 王颖;独立发电企业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3 李伟;火力发电企业战略选择及竞价策略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赵勇;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郝光辉;我国发电企业的竞争战略及其实施策略[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项浩然;竞争环境下火力发电企业的经营战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魏成伟;华电福建发电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郭爱民;马头发电厂发展战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本文编号:2685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8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