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制造业服务化研究——成因、机理与效应

发布时间:2020-05-29 21:37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发生着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具体表现在制造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上服务要素的投入日益增加,最终产品中服务的比重大大增加,这就是制造业的服务化现象。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制造业已经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当中,因此这一产业现象造成的影响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国内经济领域,而且是扩散到国际分工、就业、产业结构和环境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领域。 学者们在这一现象发生之初就已经敏锐的注意到了,并对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研究的领域比较松散,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二是对这一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得不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三是对这一现象对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影响还总结得不够全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服务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发展演化的规律加以探讨,并梳理总结了制造业服务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益、就业效益、贸易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文正文共分十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思路、创新点,并对前人对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的文献做了简要回顾。 第一章概要的介绍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特征、现状与发展趋势。还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最后点明了本文的主要是围绕全球价值链理论为中心,吸收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起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框架的。 第二章介绍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成因。前人的研究大都从企业的微观运行角度解释服务化的成因,主要包括满足消费者需求,排除竞争,实现产品差异化。本文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对制造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成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其次,知识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融合,促进了制造业服务化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务带来了收益增加,是制造业服务化的又一动力。最后,环境因素也进一步促成了服务化的发展。 第三章介绍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演化机理。首先阐明了制造业服务化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其次解释了这种产业发展趋势的可持续性。然后构造了一个产业发展模型并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第四章介绍了制造业服务化的产业转型效应,通过分析论证了服务化是如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并借助投入产出表对中间服务要素的统计构造了计量模型,对服务化促进产业发展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 第五章介绍了服务化的就业效应。首先介绍了服务化对发达国家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就业促进效应后,接着区分了发展中国家的两类不同的劳动力群体的失业情况,说明非熟练劳动者和知识劳动者的就业方式是不同的,但服务化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帮助这两类劳动者实现就业。 第六章讨论了服务化的国际贸易效应。因为服务化在贸易中表现为服务中间要素贸易的发展,因此通过构建以服务为要素的中间产品贸易模型对服务化带来的福利增长效应进行了分析。 第七章探讨了服务化的环境效应。因为环境问题比较广泛,这里主要是通过化学品制造行业来分析相关效应的。服务化的环境效应主要集中在节约自然资源的使用,和降低环境污染两个方面。 第八章是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路径。主要介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并对制造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 结论与展望部分,对前述章节的论述进行了总结,并对本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说明。
【图文】:

服务化


造业服务化的特征然服务化现象对制造业具有重要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判断一个经济或产生了服务化呢?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梳理,制造业服务化现象可以通过投角度的一些特征加以识别。一)从产出的角度看,,服务化的过程就是最终产品中有形产品部分的比少,无形服务部分的比重逐渐增加,直至为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这个过程:文数据库 2011年 第05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行业,资料来源,指数,密集度


图 1-2 全球制造行业产品复杂度指数排序 1975-2000资料来源:UNIDO Industry Development Report 2009:27-28从图 1-2 可以看到金属制品、机械、电子机械、运输设备和其他设备这几个行业,在传统上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制造业,现在从产品复杂度指数排名情况看,发达国家在这些行业的生产密集度1也较高。另一方面,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制造、纺织品、皮革和制鞋行业,通常属于低端的,大规模制造的产业,主要由低收入国家密集生产。这几类产业的状况和我们的常识是相吻合的。但是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图 1-2 第一列中,服装制造和家具制造业这两个传统上被归为低技术的行业,但这两个产业的产品复杂度指数排名都比较靠前,其平均排名接近于高技术密集度的机械制造、运输设备等行业,也就是说,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在这两个行业中的生产密集度较高。按照传统的技术密集程度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是无法解释这种现象的。深入考察这两个产业的特征就会发现,虽然这两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相对简单,但是和食品、烟草、纺织品这些大规模制造品行业相比,这两类产业生产消费周期较短、与时尚紧密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4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松庆;梁碧云;;制造业服务化概念和演进阶段的研究综述与展望[J];商业时代;2012年3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佳;我国房地产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2 汪海燕;服务扩展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87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87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d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