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能源需求与环境负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09:40
【摘要】: 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建立“能源—经济—环境”一体化系统,从能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整体角度探讨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几年,我国经济建设步伐较快,能源需求潜力巨大,城镇居民生活能耗和建筑能耗的增长很快。据统计,全球能量的50%消耗于建筑的建造与使用过程。因此,我国民用建筑能源需求与我国可持续发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本论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目标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民用建筑能源需求与环境负荷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深入探讨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建筑节能目标管理体系。 本论文首先从理论上证明利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民用建筑能源需求与环境负荷问题的适用性,其次对影响建筑能源需求的各子系统进行严谨的系统分析与结构分析,以上海地区为实证对象,建立了民用建筑能源需求与环境负荷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模型的计算及校验,结合多情景分析方法,得出了未来水平年上海地区建筑能耗与环境压力的发展情况。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指出了未来上海住宅建筑能耗的需求增长趋势以及住宅建筑节能的合理发展方向;根据多情景对比分析,指出经济激励政策中应当既有惩罚措施,又有奖励制度,才能最大程度上刺激用户主动节能的积极性;利用民用建筑能耗的增长速度评价了我国不同阶段建筑节能工作的成效;定义了民用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建筑的环境消费弹性系数,并借此评价了建筑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情景模式;提出了上海市民用建筑未来水平年的生态发展模式; 本论文总结了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政策经验,指出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建立了我国建筑节能目标管理体系模型,提出了完善该体系的各项措施,包括完善行政监管机制的管理手段、可实施的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建筑节能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障碍、相关解决措施以及急需的建筑节能技术与标准体系。
【图文】:
第】章绪论②能源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1998年之前在能源消费总量中一直占70%以上,2006年煤炭比重为68.9%(图1一3)。由于燃煤而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每年排放烟尘约1183万吨、二氧化硫2549万吨、二氧化碳及氮氧化物1500万吨。同时,,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目前也居世界第二位。③能源效率低下。我国能源利用率不高,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每一美元GDP的耗能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2倍,节能潜力很大。一一令_成_沂敲扮生~弧溉~一林井试该新课少残攀丫二书川.‘一砚妾派共 共一一爪撇一狱珊一狱鹅鑫_旅感…礁蒸崔~熊长谁巍葬冲..葵羲舀美七空翁粤粼_兴口一汪扮 扮滚滚纷;、粤:杯尹粼今寡毒攀泛淤秘处亥滩羲蕊曰籍;爹)盛瞬;蛛哗纽哪御一、 --...、、雄“、件轰·石重铸护杭、粼段日.亡冷扮水粼卜愁拼一几拼·一 一七七卜知长潜斗拼翎卜玲一曾一告 告一一丽件山衬面卜卜翻毒条气、.听睡勿、..一冬 冬图1一 42001年各国每1亿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万吨标准煤)比较(2)巨大的能源需求给我国敲响了能源危机的警钟180160140120100 0.80060040020000一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厂- 19992000 200120022003 20042005图卜5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但由于我国经济建设步伐较快,我国能源需求潜力巨大。从图1一5可以看出
(l)我国建筑节能内涵建筑节能,已经从最早的单纯抑制需求阶段,发展到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追求可持续的阶段(图1一10)。为了实现建筑节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建筑用能结构,在建筑中开发利用与生存环境和谐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BBBL一 1ldingEnergySavinggg、、 ZZZ BBBuildingEnergyConservationnnBBBuildi一飞 9EnergyEfficieneyyy MMMitigatio一飞 ofCOZEmissionnn图1一10建筑节能发展方向我国建筑节能的涵义己从消极意义上的节省、减少散失到积极意义上的提高建筑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建筑节能认识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于节能的理解逐渐趋于理性。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一能源一经济一环境”’3E系统协调一体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2)我国建筑节能目标根据建设部2005年5月3}日预发的《关少发展二竹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针对建筑节能捉出的中期总体目摘、:通过节能、节地、竹水、节祠
【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426.92;F206
本文编号:2696191
【图文】:
第】章绪论②能源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1998年之前在能源消费总量中一直占70%以上,2006年煤炭比重为68.9%(图1一3)。由于燃煤而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每年排放烟尘约1183万吨、二氧化硫2549万吨、二氧化碳及氮氧化物1500万吨。同时,,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目前也居世界第二位。③能源效率低下。我国能源利用率不高,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每一美元GDP的耗能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2倍,节能潜力很大。一一令_成_沂敲扮生~弧溉~一林井试该新课少残攀丫二书川.‘一砚妾派共 共一一爪撇一狱珊一狱鹅鑫_旅感…礁蒸崔~熊长谁巍葬冲..葵羲舀美七空翁粤粼_兴口一汪扮 扮滚滚纷;、粤:杯尹粼今寡毒攀泛淤秘处亥滩羲蕊曰籍;爹)盛瞬;蛛哗纽哪御一、 --...、、雄“、件轰·石重铸护杭、粼段日.亡冷扮水粼卜愁拼一几拼·一 一七七卜知长潜斗拼翎卜玲一曾一告 告一一丽件山衬面卜卜翻毒条气、.听睡勿、..一冬 冬图1一 42001年各国每1亿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万吨标准煤)比较(2)巨大的能源需求给我国敲响了能源危机的警钟180160140120100 0.80060040020000一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厂- 19992000 200120022003 20042005图卜5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但由于我国经济建设步伐较快,我国能源需求潜力巨大。从图1一5可以看出
(l)我国建筑节能内涵建筑节能,已经从最早的单纯抑制需求阶段,发展到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追求可持续的阶段(图1一10)。为了实现建筑节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建筑用能结构,在建筑中开发利用与生存环境和谐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BBBL一 1ldingEnergySavinggg、、 ZZZ BBBuildingEnergyConservationnnBBBuildi一飞 9EnergyEfficieneyyy MMMitigatio一飞 ofCOZEmissionnn图1一10建筑节能发展方向我国建筑节能的涵义己从消极意义上的节省、减少散失到积极意义上的提高建筑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建筑节能认识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于节能的理解逐渐趋于理性。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一能源一经济一环境”’3E系统协调一体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2)我国建筑节能目标根据建设部2005年5月3}日预发的《关少发展二竹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针对建筑节能捉出的中期总体目摘、:通过节能、节地、竹水、节祠
【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426.92;F206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宇林;;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节能减排政策研究——建筑领域[J];辽宁建材;201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蔡伟光;中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杨建平;太阳能居住建筑采暖系统优化决策及市场化推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曾荻;我国民用建筑运行能耗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陈国灿;超高强石渣混凝土的研发、力学性能与抗火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蒲清平;城市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文亮;哈大齐工业走廊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满海波;基于LEAP模型的吉林市住宅建筑低碳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胡德勇;免蒸压陶粒增强加气混凝土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彦超;基于LEAP模型的吉林省民用建筑能耗情景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张国辉;地源热泵系统技术经济性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96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9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