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势有色金属资源安全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08:49
【摘要】: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研究不仅要考虑短缺资源的稳定、持续、及时、足量、经济获取,而且要考虑优势矿产资源安全问题,更应该注重对国家国防军工和高新技术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优势有色金属进行资源安全研究,这是保障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本论文提出了要重视优势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研究的新见解。构建了衡量我国优势有色金属的标准体系,筛选出中国优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品种,从中选择了钨、钼、锡、锑四种金属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主要优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国内外开发利用、管理现状;评估中国主要优势有色金属的供需形势;借鉴国际安全战略的经验,建立我国的主要优势有色金属安全供应保障机制,最后提出建立中国主要优势有色金属安全战略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提出了重视对我国具有优势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的研究;注重对我国国防军工和高新技术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优势有色金属资源安全研究。提出要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高度重新定义其战略地位。要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发挥其在国际矿产品贸易中的更大作用。 2确定了有色金属的特殊利用价值、矿产储量和品质、开发利用能力、在全球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国际分工的竞争力和互补能力等五个可以共同构成衡量我国优势有色金属标准的基本因素。并以此筛选出我国最具优势的有色金属矿产是钨、钼、锡、锑四种;并提出铅、镁、铋、硅、银、锂、铍等也具有一定优势。 3通过测定指出我国这些优势金属矿产的资源优势在逐步消弱,可供储量的可供期缩短,锡、锑可供储量优势已不明显。 4指出我国主要优势有色金属的安全战略选择必须要明确战略地位,依法建立保护性开发机制;建立优势有色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等积极的资源政策。 本研究最后针对我国优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管理现状、存在的关键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经验,提出了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高度重新定义其战略地位和对实施我国主要优势有色金属安全战略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426.32
本文编号:2704440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426.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月平,刘友兆,毛良祥,张炳宁;根据承载力确定土地资源安全度——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2 饶振华;中部各省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05年06期
3 吴文盛;我国石油资源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年05期
4 张大超,汪云甲;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05期
5 谷树忠,耿海青,姚予龙;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安全的功能区划与西部地区定位[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6 姜巍,张雷;资源短缺与中国资源节约发展方向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7 白建华,胡国松;我国石油进口风险的评估指标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2期
8 陈淮;我国能源结构的战略调整与国际化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7期
9 张诚;张健敏;;资源安全与我国的境外投资促进政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12期
10 周永生;;日本油气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姚予龙 谷树忠 杨兴宪 刘燕鹏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N];中国环境报;2002年
,本文编号:2704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04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