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路径的我国制药企业自主创新实现机制研究
【图文】:
第五章 我国制药企业自主创新实现机制协同性评价表 5.10 我国制药企业自主创新实现机制的系统协同度评价得分指标2001 2002 2003 20制 B1 0.0000 0.0283 0.0762 0.08制 B2 0.0000 0.2437 0.3586 0.49制 B3 0.0000 0.2012 0.2099 0.29新实现机制 A 0.0000 0.2100 0.2771 0.37依据表 5.10 的数据可做出实现机制系统协同度基本走势,,见图 5.1。
四级部分可量化指标有序度基本走势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426.72;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雄梅;;浅谈老企业在新形势下的自主创新[J];中国金属通报;2011年30期
2 杜烈军;;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支撑[J];工程机械;2011年08期
3 方太升;陈泰;;自主创新 风景这边独好[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02期
4 周琳;;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23期
5 本刊评论员;;“转方式”关键在于自主创新[J];中国工程咨询;2011年05期
6 魏华飞;;知识共享型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解读[J];企业研究;2011年13期
7 杨超;;创新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机制建设[J];世纪行;2011年08期
8 赵晓波;;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发挥综合优势 自主创新 打造核心竞争力[J];智能建筑;2009年01期
9 焦泉;;论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吴瑞;;自主创新——把握变革年代的生存之本[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国家统计局:提出衡量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4大指标[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2 陶纪明;;完善创新环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徐统仁;张永清;;自主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支撑和战略基点[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4 王钦;;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基本理论、实践选择与案例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久全;高捷;;中国体育用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A];首届中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论坛暨水泥总工联谊会成立大会文集[C];2008年
7 黄俊;白硕;杨柏;李学诗;;企业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互动关系研究——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为例[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8 陈劲;;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 100总报告[A];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2009)[C];2009年
9 曹卫红;李常英;;山西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谢企华;;自主创新 品牌之魂[A];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期执笔:沈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 赵彭生 马恩兵;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报告[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3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 赵彭生、马恩兵;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报告[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4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 赵彭生 马恩兵;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报告[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5 通讯员 陈国顺 记者 张淑芹;宁夏举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N];科技日报;2005年
6 记者 孙琳;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N];四川日报;2005年
7 延吉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经济发展[N];石油管道报;2005年
8 记者 李玉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N];天津日报;2005年
9 本报评论员;从制度入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10 记者 滑翔;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N];深圳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雍兰利;基于创新路径的我国制药企业自主创新实现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张晖;资本市场与企业自主创新[D];苏州大学;2009年
3 曹桂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陈章龙;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与主导价值观的确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雅兰;原始性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操龙灿;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及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蒋佐斌;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8 艾冰;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关系及效果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夏亚民;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张闯;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苏北后发优势与实现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杨改红;义利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3 朱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4 刘婷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张向敏;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汪子棋;构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经支持体系[D];兰州大学;2008年
7 李春兰;公司社会责任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8 刘媛;哈尔滨市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梁剑;我国铁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王淑云;政府采购政策与自主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04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04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