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01:42
【摘要】: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已经赢得了“在位优势”。但不可否认,我国制造业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汇率、资源成本、环境等方面的重重压力下,亟需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改善大而不强的局面。本文摒弃传统的制造业竞争力文献中从制造业自身出发探讨提升方式的封闭性视角,采纳开放性视角,响应“经济软化”、“制造业服务化”现象,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服务经济的主体生产者服务业入手,探讨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工作符合系统论的思想。 本文将生产者服务业界定为满足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服务使用需求,内部化于生产企业中或独立存在于生产企业外部的服务主体的集合。基于价值链理论、企业国际化理论、创新理论,提出了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价值创造和国际化经营、知识创新的作用机制。 本文提出了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利用生产者服务投入的两种模式和这两种模式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制造企业生产者服务模式选择的标准。现有文献中只将生产者服务外部化作为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途径进行研究,却忽视了制造企业内部供给的生产者服务的作用。本文将生产者服务内部化模式与外部化模式一起纳入到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框架中,提出两种模式对制造业发展的正、负向作用机制,明晰两种模式之间的协同演化性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中的循环作用机制,采用动态的视角分析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本文还在核心竞争力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制造企业内部化、外部化模式的选择标准:战略重要性、资产专用性、需求情况、生产效率,为制造企业有效利用生产者服务投入提供参考。 投入产出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支持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产生正向作用。现有实证研究成果仅关注外部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没有分析制造业内部的生产者服务活动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仅有产业层面的实证分析,缺乏企业层面的数据检验。本文利用世界银行调查数据和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分别基于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结果表明不论是制造企业内部的生产者服务活动还是外部的生产者服务业,都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相比较而言,存在于制造企业内部、外部的生产者服务业均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效率提升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外部传统型生产者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的集合)和知识型生产者服务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的集合),均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且传统型生产者服务业的作用强于知识型生产者服务业。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提升对生产者服务的消耗数量和质量十分必要,另一方面生产者服务业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正向作用,也意味着生产者服务业在优化制造业的内部结构、促进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719;F4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耀光;吴雁军;;产业互动视角下的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胡晓鹏;;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统计及其结构优化——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8年09期

3 苑雅文;罗永泰;;基于需求整合与开发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6期

4 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年09期

5 刘绍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北京的发展路径选择[J];财贸经济;2007年04期

6 路红艳;;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结构升级——基于产业互动、融合的视角[J];财贸经济;2009年09期

7 唐保庆;;生产者服务业FDI追逐制造业FDI吗?[J];财贸研究;2009年05期

8 宁越敏;上海市区生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8期

9 赵群毅;周一星;;北京都市区生产者服务业的空间结构——兼与西方主流观点的比较[J];城市规划;2007年05期

10 原毅军;刘浩;;制造业的服务外包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2745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45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a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