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11:56
【摘要】: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民族特色企业挑战与机遇并存。中药是我国最具知识产权优势的产业,最有希望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就是中药。中药产品获得国际专利,进入国际市场,符合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同时,中药产业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综合性产业,中药产业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就我国现状来看,我国中药企业整体状况不容乐观,普遍的竞争力弱是其主要问题。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培育中药企业竞争力,进而确立一种长期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我国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培育机制与评价模型进行研究,为中药企业竞争力提升寻找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对我国中药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现状进行分析。界定中药、中药企业与中药企业竞争力的的内涵与特征,分析我国中药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而对我国中药企业竞争力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剖析。 其次,分析了我国中药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从资源竞争力、知识竞争力、能力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四方面分析中药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架构,进而对其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20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依据对四维度构成要素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第三,剖析了我国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的超循环机理。界定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的超循环系统的内涵与特征,将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超循环系统运行的路径分为横向路径和纵向路径两方面,最后,从促进资源使用效率、促进知识创新速率、促进能力提升频率和促进环境改善动力等方面分析超循环系统对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的作用。 第四,提出了我国中药企业竞争力的培育机制。构建中药企业竞争力培育机制的框架,提出中药企业竞争力培育机制由动力机制、协调机制、作用机制等三部分组成,并对各部分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机制的内在协同关系进行研究。 第五,构建了我国中药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界定中药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内涵、功能与原则,在分析中药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的基础上,从资源竞争力、知识竞争力、能力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四方面构建中药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选择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选择TOPSIS方法进行中药企业竞争力评价,构建完善的中药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第六,对我国中药企业竞争力评价进行实证分析。在确定20家上市公司为评价对象的基础上,将财务分析和调查问卷相结合,获得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然后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TOPSIS方法分别计算资源竞争力、知识竞争力、能力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的相对贴近度,进而求得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值,并对我国中药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技术分析和结论性分析。 最后,提出我国中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从加强中药企业资源获取与积累、积极引入知识管理、加强中药企业能力开发与改善中药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等四方面提出中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并对其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综上,本文从构成要素、形成机理、培育机制与实证评价等四方面对我国中药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为我国中药企业竞争力培育与提升提供了全面指导,对我国中药企业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借鉴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426.72;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源宗;谁将登上龙虎榜?[J];纺织信息周刊;2005年26期

2 庞玉萍;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经济师;2003年11期

3 林汉川;管鸿禧;;我国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比较研究(英文)[J];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6年01期

4 张华锋;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J];经济与管理;2000年01期

5 王晓露;;企业竞争力理论文献综述[J];煤炭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6 肖智,冉松;21世纪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研究;2000年07期

7 谭斌;;企业竞争力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统计与决策;2006年21期

8 于武 ,张晓文 ,韩培;聚焦企业的力量——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J];企业管理;2002年12期

9 朱春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3年06期

10 王保伦;路红艳;;可持续盈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竞争力的首要标准[J];生产力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谢宇;肖贵蓉;付金朋;;基于ANP的旅游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韩菲菲;巴吾尔江;孙慧;吕志佳;;基于AHP的热力能源供应企业竞争力评价——以新疆为例[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俞守能;邹积华;崔从光;彭涛;王宁宁;姜宁;;提升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A];“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论文集[C];2005年

4 袁岩;杨冬梅;金玉国;王建香;李林芳;李梦莞;;山东省上市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李志强;闫婷婷;;煤炭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以山西省为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金碚;;国有企业的终极意义[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邵昱晔;朱尊尊;于腾;;吉林省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及竞争力研究[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邓万金;刘永东;林德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与其整体竞技水平的关联分析[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杨锋梅;曹明明;邢兰芹;;资源转型期山西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艳蕊;中国将选出自己的企业NO.1[N];中国企业报;2003年

2 姚耀富;竞争力评价何以看好中国石化[N];中国石化报;2003年

3 多格;以国际标准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把脉[N];国际商报;2004年

4 记者 天鸣;以创新培育企业竞争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卓丽洪;中国企业将在国际竞争中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6 李钢;为什么没有中国石油、中国移动、联想?[N];中国经营报;2003年

7 ;中国大中型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正式确立[N];光明日报;2003年

8 李震;竞争情报系统事半功倍[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9 赵三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综合竞争力百强发布[N];中国工业报;2004年

10 记者京帛窄波;中国企联提出三年研究重点[N];中国企业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方球;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东梅;医药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范晔;有线电视网络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关键因素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张博;基于综合预测的内蒙古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肖文伟;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竞争力分析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李军军;中国低碳经济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会军;湖北省农业区域竞争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昌盛;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迟建;基于控制论的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系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郑明亮;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比较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婷;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柏丹霞;我国软件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张洪涛;我国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艳丽;基于服务增强视角的制造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杨东旭;中国房地产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敏华;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熊文;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无缝内衣企业自创品牌战略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8 周扬;苏宁电器企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耿长慧;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张亚军;我国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评价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747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47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4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