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发布时间:2020-07-25 10:28
【摘要】: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成绩显著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在制造业方面中国于2010年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制造业低技术密集度产业产品或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比依然较大,需要在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尤其是高技术密集度的产业产品发展方面加大力度。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产业转型升级的特殊阶段,基于FDI异质性研究我国制造业获得技术溢出的效率提升,以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升级。本文对以下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对外商直接投资理论、技术溢出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其次,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及机遇挑战进行总结,并分析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发展情况与现状及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问题;再次,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出发分析FDI异质性,以我国制造业企业为实证分析对象检验不同投资目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具体路径;从次,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及前文研究结论提出基于技术溢出的研究假设,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检验;最后,采用直观结构性FDI引力系统,基于反事实研究方法估算FDI对我国贸易和总体福利的影响,进一步验证FDI对产业升级和国家福利的作用。这五个方面的系统分析共同构成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基于FDI异质性并结合制造业产业技术密集度特征,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对高技术密集度产业、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中低技术密集度产业及低技术密集度产业的相关影响存在差异,具体为:在我国的市场寻求型FDI对四类制造业产业都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且对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最大,对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次之,对中低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小,对低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最小,因此对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及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目标帮助较大,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及优惠措施进一步鼓励市场寻求型FDI在我国的投资;在我国的效率寻求型FDI对中低技术密集度产业和低技术密集度产业有负的技术溢出效应,在高技术密集度和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相对较低,说明我国目前的制造业发展目标和效率寻求型FDI对我国制造业产业所产生的相关影响并不吻合,因此可以适当压缩或者不鼓励效率寻求型FDI在我国的大规模投资;资源寻求型FDI对中低技术密集度产业和低技术密集度产业同样有负的技术溢出效应,在高技术密集度和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亦相对较低,同样反映出当前阶段我国制造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中资源寻求型FDI的作用贡献相对较小,因此采取不鼓励不倾斜的政策态度较为合宜;创造资产寻求型FDI对四类制造业产业都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对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最大,对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次之,对中低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小,对低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最小,较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定阶段和制造业转型及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目标要求,因此可以通过相关优惠政策及积极鼓励措施对这部分外商直接投资形成吸引力,助力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在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及前后向关联技术溢出效应对制造业产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联合回归中,水平技术溢出效应和后向关联溢出效应在1%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前向关联技术溢出效应在10%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在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中FDI的直接效应并不显著只存在中介效应,其中水平技术溢出效应与后向关联技术溢出效应对制造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影响系数为负,即水平技术溢出效应与后向关联技术溢出效应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对相关产业存在一定的抑制性和挤出性,说明当前制造业相关产业的技术溢出传导机制效率较低甚至抑制技术进步,因此我国制造业运营的市场机制需进一步优化,相关法律制度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同时要精简不必要的办事流程和办事步骤。通过估算FDI反事实总出口和福利变化的百分比分析FDI的福利效应,我国的国家福利与FDI之间呈正相关影响,证明FDI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及国家福利整体而言是正向的促进作用,且在反事实情况下FDI的消失对我国福利影响的程度比相当部分的国家影响都更大,这说明FDI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对我国的福利水平是正向的促进作用。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加大市场寻求型FDI及创造资产寻求型FDI吸引力度;为制造业发展营造更有利的政策环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重视研发投入;加速推动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充分发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继续完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供应商网络,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等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424;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直;魏尚进;祝坤福;;总贸易核算法:官方贸易统计与全球价值链的度量[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2 吕剑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升级影响因素探讨[J];商业时代;2014年35期

3 聂聆;李三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利益分配与中国的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12期

4 王玉燕;林汉川;吕臣;;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战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15期

5 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5期

6 周升起;兰珍先;付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等的“GVC地位指数”[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2期

7 胡昭玲;宋佳;;基于出口价格的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3期

8 杨高举;周俊子;;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12年12期

9 郭晶;赵越;;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基于完全国内增加值率视角的跨国实证[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安歌军;赵景峰;;产品内贸易、分工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涂颖清;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9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69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a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