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中国发电企业持续均衡发展核心变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9 15:59
【摘要】:本论文研究的是影响中国发电企业持续、均衡发展的两个核心变量——企业的规模和政府的价格管制。即2003年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发电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企业在市场化运行过程中是否实现了规模有效;放松电价管制,实行竞价上网试点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以及企业的规模和电价管制对发电企业持续均衡发展的影响。 在规模效率研究方面,利用DEA模型对沪、深两市34家火力发电公司2003年-2010年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及投入产出状况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发电企业存在技术效率提高和规模效率下降并存的现象,说明发电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有所提高,体制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但从测度结果看,发电企业的整体综合效率偏低,表明我国发电企业的总体规模效率较低,存在较严重的规模不经济现象,这种规模不经济性内在原因主要源于产业规模的过度扩张。 在投入与产出结果的分析上,34家样本公司的固定资产规模和营业成本的投入都出现了较大的投入冗余,规模过度问题相对突出。过度的规模投入,造成了中国发电企业经营效率低下,亏损加剧,负债率过高,在较大程度上已经影响了发电产业持续和均衡发展,合理控制产业规模是中国发电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价格管制研究方面,用产品定价理论、电力产品价格管制模型、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电价波动在经济领域的传导规律,对电价指数与PPI、CPI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做了深入研究。在实践方面,基于笔者的亲身经历,对2005年东北区域电力市场竞价上网试点和2009年西藏藏中电网电价集中管制两个电价管制实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价改革实施以来,受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制约,放松电价管制并未达到“建立适度竞争的上网电价机制,实现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以及降低终端销售电价的改革目标。在目前的电力市场环境下,竞争主体过少,发电市场基本上处于寡头垄断状态,不具备充分竞争条件,在这种市场状态下展开竞争,无法实现有效竞争。另外,竞争模式设计本身的缺陷,也造成了不公平竞争。因此,在市场化竞争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监管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电价不宜放开,必须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 在价格形成机制上,2004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发电成本上升,由于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联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成本上升压力不能够通过煤电的联动得到释放,因此,电价形成机制不完善是造成发电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下降和亏损的政策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金祥,吴育华;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电力公司效率评价[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程保平;科斯案例及定理与马克思案例及定理──重读《资本论》第一卷的一点体会[J];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3 宋永华,孙锦鑫;英国电力市场面临新的改革——现行模式比较及其问题[J];电网技术;1999年07期

4 陶锋;郭建万;杨舜贤;;电力体制转型期发电行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1期

5 汪浩;陈菲;;DEA方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年10期

6 王升;;中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周发兵,黄涛珍;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戴骥;葛琼;;规模经济问题的文献综述[J];经济师;2009年01期

9 高鸿桢,林嘉永;信息不对称资本市场的实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10 阚超,王付彪,沈谦,陈永春;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实证研究(1992-2003)[J];金融研究;2004年11期



本文编号:2774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74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a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