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农电市场供求均衡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14:28
【摘要】:农村电力市场中,农电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是保证农村电网稳定安全运行,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因此,必须重视农村电力市场供求均衡分析。为实现农电市场供求均衡,需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构建农电市场需求预测模型对农电需求进行精确预测;第二,建立农电供给能力评价模型对农电供给能力进行有效地估测;第三,提出一种农村电力市场供给与需求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判断农电市场供求均衡状况,并以此作为决策依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实现农电市场供求均衡。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农电市场电力供给和需求均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做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 (1)在对农电市场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影响农电市场供求均衡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农电负荷和装机容量、农电供给方电源结构、气候因素、政策因素、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农电替代品为影响农电市场供求均衡的主要因素。 (2)对农电市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村电价、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政府相关政策为影响农电需求的主要因素。着重分析了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村生活用电需求的影响。 (3)对常用的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针对农村电力负荷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点,提出了PCA-MIX-SVM农电负荷预测模型,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混合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对农村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在对电力需求预测的研究中,得出单一的预测方法很难保证获得精确度较高的预测结果。因此,本文建立了DS理论权重融合用电量需求预测模型,即分别建立支持向量机、多元回归、灰色用电量需求预测模型,再根据这三种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的误差,利用证据理论计算出各方法的组合权重,融合预测得到最终的用电需求。 (4)在对农电市场供给能力分析过程中,本文研究了电力供给能力评价的一般方法以及农电市场供给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农网动态性能评价指标和静态性能评价指标。从供电可靠性、农网布局、线路状况、变压器状况四个方面构建了农村电网供给能力指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熵权灰色区间关联的农电市场供给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5)对市场均衡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农电市场均衡与一般市场均衡的不同点,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论述了影响农电市场供求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农电市场供求均衡模型和供求均衡判断方法进行了研究。以电力公司向发电企业购电角度,提出了基于GA-MPT最优购电策略的农电市场均衡模型。此外,本文分析了农电市场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了实现农电市场长期均衡的路径。 (6)本文最后引入河北南网整个农电市场以及某样本县作为实例,对上文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应用,论述了农村电力市场供求均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农电市场供求长期均衡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本文针对农村电力负荷预测影响因素较多这一特点,提出了基于PCA-MIX-SVM农电负荷预测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次,在用电量需求预测的研究中发现单一的预测方法很难保证预测精度,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DS理论权重融合用电量需求预测模型,提高了用电量预测结果的精度。再次,本文在农电市场供给能力评价的研究中,构建了农村电网供给能力指标评价体系,并提出了基于熵权灰色区间关联的农电市场供给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本文对农电市场供求均衡模型和供求均衡判断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GA-MPT最优购电策略的农电市场均衡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6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电联调研咨询组;江西农电发展对策[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2年02期

2 王立志;主副并举 发展农电[J];农电管理;1994年05期

3 王恩福,周健;探索体制改革后的农电发展途径[J];农电管理;2004年04期

4 化兰新;景泰县农电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电管理;2004年10期

5 ;为加快我省农电发展而努力──湖南省电力局成连生副局长在全省农电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J];农村电气化;1996年03期

6 张玉凤;;创新观念构建和谐新农电[J];农电管理;2007年01期

7 冯辉;广东省农电发展经验及启示──“两广农电工作经验交流会”情况报告[J];农村电气化;1995年11期

8 李振生;中国农电发展现状[J];农村电气化;2001年10期

9 本刊编辑部;;再接再厉创建和谐农电[J];农电管理;2006年12期

10 张红;;县级供电企业农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凌征仲;;云南电网电力社会普遍服务的目标与途径[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李晓宇;;乡镇农电体制改革的五大问题及其对策[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王静娜;祝诗平;唐超;;我国农网自动化及智能化相关技术问题分析[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体 李晓刚;我市“十一五”农电发展战略确定[N];唐山劳动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刘金星;明确四项重点 实现科学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1年

3 记者 赵砚新;“十一五”我市农电发展瞄准“五大目标”[N];东营日报;2006年

4 通讯员 郑友良 黄泽;蚌埠建立农电员工典型试题库[N];中国电力报;2008年

5 记者 姜帆 郝宏升 凌玮;加快农网改造升级 加强农电统一管理[N];国家电网报;2010年

6 记者 祁文运 杨菽向;范堆相三点期望促山西农电发展[N];中国电力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莉;惠泽“三农”的战略部署[N];国家电网报;2011年

8 赵锋 郭清梅;福建完成农电“十一五”规划编制[N];中国电力报;2006年

9 本报评论员;深化“三新”战略 加快农电发展[N];国家电网报;2007年

10 砀山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张玉祥;构建农电服务新格局[N];国家电网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伟;农电市场供求均衡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翁仪霞;内江电业局农电规范化服务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袁光旭;云南农电新型组织架构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尹继成;农电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陈伦华;PC供电公司农电员工薪酬体系再设计[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居勇;不发达地区电网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6 罗汉武;河南电力市场电力供求均衡问题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付颖;侵权立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志毅;我国农电体制改革路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9 杜建韶;益阳电业局农电管理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傅华明;虚拟经济发展对我国货币供求关系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94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94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3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