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西部二次工业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4 09:10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没有西部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现阶段,东西部发展极为不平衡,差距甚大,且仍呈扩大趋势。2002年,东部11省市人均GDP已超过1600美元,而西部12省区市仅为650美元左右。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西部,难点亦在西部,西部大开发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本论文从工业化的角度研究西部的经济发展问题。 文章分析指出,现行的西部开发政策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西部的“造血”机能问题,而西部的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是不可能由国家包下来解决的。从国内外的经验看,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是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绝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像西部这样的广大地区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建国后虽然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西部地区曾掀起两轮工业化高潮,但由于国家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内在缺陷与不足,西部地区没有真正建立起自我发展的工业化演进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及工业化模式的创新,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模式变迁及东部沿海地区几种典型的新兴工业化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首次提出二次工业化这一命题。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各地结合当地情况,创新出若干各具特色的工业化模式。这些由各地自下而上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工业化模式,都无一例外是在国有经济主体之外形成并以民间和基层政府推动为特点的,本文把这种在国有经济主体之外形成,由当地民间和基层政府推动,根植于区域经济内部,当地民众广泛参与,市场主体具有真正微观经济活力和自生能力,相对于建国后推行的国家工业化模式的新兴工业化过程称为二次工业化。 本文主要运用新发展经济学(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对西部的二次工业化问题展开研究。论文没有循着国内对区域工业化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即产业论和区域论展开,而是借助新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对二次工业化的理论建构进行了初步探索性的研究,并对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区域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发展战略、约束条件、发展重点及制度与行政环境等方面进行专门分析。此外,论文还将二次工业化置于中国经济转型的这一历史背景下,探讨了二次工业化所具有的经济转型意义。 虽然已有东部二次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可供西部学习借鉴,但与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二次工业化相比,西部的二次工业化在目标选择、发展条件和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的一面。在发展经济的条件上,西部既有加快发展的 有利条件,也有不可回避的相对劣势。西部二次工业化应坚决摒弃不切实际的全 面赶超战略,结合区域实际,推行复合式工业化战略。既要循序渐进,又要在局 部地区、局部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是东部地区二次工业化的推动者,这己成为一个 不争的事实。而西部经济发展的落后及与东部地区差距的拉大,本质的原因是靠 国有经济发展的迟滞。西部二次工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大力发 展非国有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发展过程,所以非国有经济应该成为西部二次工业化 的主体力量。具体来说,西部应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为其发展创造条件。在工业化资本积累方面,西部地区应结合自身特点,紧紧抓 住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机遇,借鉴东部经验,避其不足,多途径、多方 式筹集资金,加速西部工业化进程, 我国西部地区落后的成因相当复杂,但从深层次上看,制度性的因素也是一 个重要原因。因此,西部地区要实施大开发战略,积极推进二次工业化,同时应 对入世的挑战、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首当其冲的任务之一就是进行制 度创新,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消除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障碍,重 新构建符合西部经济发展需要制度体系。在非正式制度方面,就是要实现劳动者 观念的转变,实现对西部旧有习俗的扬弃和相关非正式制约的制度变迁。 从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来讲,西部地区的二次工业化,由于市场机制尚不完 善,市场主体力量仍然稚弱,所以不能指望完全由企业推动,政府无为而治。西 部的地方政府除了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物品、消除“市场失灵”外,还应该 在培育市场主体、提供政策导向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由于本文对二次工业化理论的构建只做了初步探索性的研究工作,而利用二 次工业化的观点和方法对西部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论文 最后提出了本项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4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中华;;中国城市化道路探究[J];江苏科技信息;2007年01期

2 李雅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探索[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3 樊瑞莉;;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成因及其演化路径[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4 唐建军;吕宗熙;;论湖北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县域工业化[J];当代经济;2011年13期

5 肖翔;;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1949—2010)[J];教学与研究;2011年06期

6 段丽珍;;兵团实施新型工业化探讨[J];企业导报;2011年08期

7 郑艾林;;工业化、信息化与社会资本变迁[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8 袁雯;;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年07期

9 杨通明;;依托地缘优势超常规加快推进工业化——以贵州省铜仁地区为例[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10 卢小祁;匡小平;;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相关性分析——以欠发达城市南昌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新生;李小建;;工业化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以河南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汪凤桂;;农业功能演进与广东现代农业发展[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3 陈敏;;论草原资源保护与工业的和谐发展[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4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顾强;廉莉;;2004年非国有经济运行分析及2005年展望[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2(2004)[C];2005年

6 陈俊亚;;陕西非国有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7 杨立岩;;我国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角色[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8 陈俊亚;;陕西非国有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西滨农场发展非国有经济做法和经验[A];福建农垦实践与探索[C];1998年

10 张孝成;;怀远县推进工业化的战略思考[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伞锋 侯丽颖;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工业化[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毛学农;文都跨越工业化[N];江淮时报;2005年

3 陈昊;坚定不移走工业化之路[N];团结报;2005年

4 李大庆;中国(北京)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国际论坛召开[N];科技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昕邋实习生 孙书香;推进工业化 信息化融合[N];西安日报;2008年

6 记者 陈朔;我市成为河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城市[N];新乡日报;2008年

7 吴继东;加快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步伐的几点思考[N];咸阳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许晓惠;中餐工业化研制基地在京落成[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8年

9 辽宁省发改委副巡视员、教授、研究员 王希文;关于铁岭市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思考[N];铁岭日报;2008年

10 YMG记者 刘新国 通讯员 焦光绪;建设工业化河滨市区[N];烟台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亢振峰;西部二次工业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2 乔龙德;所有制结构调整与非国有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李继文;工业化与信息化:中国的历史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张大勇;加工贸易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姜永宏;工业化与中国养老金制度[D];暨南大学;2001年

6 姚枝仲;市场化的增长与波动效应[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丁永洙;非国有经济对韩商在中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8 林国蛟;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李新英;新疆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10 付学坤;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园英;托马斯·哈代对“进步”的质疑[D];浙江大学;2007年

2 阮慧斌;工业化进程中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马秦龙;陕西省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转变的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柳珍;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钟韵;重庆市巴南区城镇化发展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马君;关于绵阳工业主导产业发展问题[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周华东;新时期中国城市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王艳波;甲磺酸左氧氟沙星不对称合成工艺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李超;城市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D];天津大学;2007年

10 谭健恒;深圳工业化跨越式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02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02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3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