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我国能源供求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31 16:28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诸多方面,如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市化等,能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能否保证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及能源安全,中国的能源供应能否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能否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对我国能源供给和需求进行科学地预测,取决于是否能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为了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局面,科学合理地预测我国能源供求情况,对制定能源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系统,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宏观政策都将直接影响能源系统的运行。相反,能源供求结构也直接影响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随着经济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间的联系日趋复杂化,能源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相互联系也越来越复杂。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轨时期,我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能源结构与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因此,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灰色系统、计量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尝试着综合运用多种定量预测方法,系统全面地对我国能源供给和需求进行科学地预测,这对于我国能源经济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必要的补充。 论文在分析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状况及生产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能源的供给状况,在分析能源需求结构现状与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能源需求状况,并对能源供求状况进行了平衡分析。我国能源资源蕴藏总量较为丰富。在我国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煤炭资源稳居世界第一,但人均储量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9%。煤炭是我国最可靠的一次能源,其战略地位将长期不变。我国石油资源较贫瘠,石油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主要分布在盆地和沿海大陆架中。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和海域区。对影响我国能源供给的主要因素能源禀赋、技术进步、生产建设等进行了研究。并对经济增长等影响我国能源的需求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灰色预测是应用灰色模型对灰色系统进行分析、建模、求解、预测的过程。灰色建模方法的精髓在于应用数据生成手段,弱化系统的随机性,使系统中紊乱的原始序列呈现出某种规律,建立生成序列与原始序列关系的一种模型。趋势外推预测方法是根据事物的历史和现实数据,寻求事物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推测其未来状况的一种常用的预测方法。在进行我国能源供求系统定性研究的同时,分别运用灰色预测法、趋势外推法及组合预测法对我国能源供求总量、煤炭供求总量、石油供求总量、天然气、电力供求总量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 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促使各国都纷纷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状况、能源储备、能源需求和供给预测等因素综合制定了本国或本地区的能源发展政策,主要包括确保石油供给安全、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推广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扩大能源供应、加强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在借鉴其他国家能源发展政策的基础上,我国从采取措施节约能源、高效开发常规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强政府能源管理等方面制定了我国的能源发展政策。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426.2;F224
【部分图文】:

生产总量


以,凡二图4.11980一2009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Fig.4.1SuPPlyvolumeofenergyinChinafrom1980to2009运用正负对称编号法进行编号,那么戈的取一7,凡=一5,么=一3,凡=一1,x。=1,x7二3,凡=5,凡=7,xl。=9。列表计算如

拟合直线,拟合图,趋势图,需求总量


通过查阅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资料查找到的相关数据来看1980一2009年我国能源资源的需求总量基本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将上述数据绘制成散图如图4.2所示,可知1980一2001年我国能源需求总量的变化趋势是一条直线,2002一2年能源需求总量的变化趋势是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斜率不同,可分别用直线方程拟合。因此,可用2002一2009年的拟合直线方程法对我国未来的能源需求总量进行预

生产总量,标准煤,计算表


图5.11980一2009年我国煤炭生产总量Fig.5.1ProduetionvolumeofeoalinChinafrom198Oto20O9可以运用正负对称编号法进行编号,那么xl的取值xl二一9,xZ=一7,凡二一5,凡=一3,凡二一1,凡=1,朴=3,凡=5,凡=7,x]。=9。列表计算如表所示。表5.32000一2009年我国煤炭资源总生产量计算表单位:万吨标准煤几b.5.3CalculatingoftotalcoalProduetioninChinafrom2000to2009Unit:tenthousandtonsofstandardcoal年年份份总生产量戈戈xlll戈乙乙戈戈戈2220000098868.35555一9998lll一889815.22222200111105028.4666一7774999一735199.22222200222110747.0111一5552555一553735.11122200333131061.0444一333999一393183.11122200444151615.2555一111lll一151615.33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祺;;中国石油生产量的组合预测模型及应用[J];经济问题;2013年04期

2 陈乐;李立;张世青;赵健健;;新型煤化工能源缺口预测与煤炭产能分析[J];煤炭技术;2014年05期

3 孙亮;刘庆玉;高连兴;;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辽阳地区能源需求预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向其凤;中国碳排放总量产业间分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2 孙亮;辽阳地区能源供需预测与农村能源发展对策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戴辉自;重庆地区夏季太阳能热水应用关键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付蔷;世界石油海运需求及运输格局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3 吴成霞;天津市工业能耗预测与节能评价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09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09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c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