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与产业结构变迁:理论与实证
发布时间:2020-09-12 08:26
工业化的再次兴起和信息化的广泛渗透成为21世纪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发展的两个鲜明特征。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安排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迈向更高发展层次和高度的“再工业化”战略。以“智能制造”、“制造业服务化”为显著特征的“新型工业形态”正在充分吸收先进信息技术,引领生产方式的变革并重塑国家和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生动的经济故事诉说的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特征①。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重大调整与经济增长奇迹相辅相成。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并由工业大国不断向服务业大国转变,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7.69%下降到2015年的8.87%,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4.60%上升到2015年的50.43%,第三产业一举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拉动国内就业的第一引擎②。波澜壮阔的经济发展历程,也是两化融合在产业层面发挥后发优势的过程,两化融合日益成为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重要手段和战略举措,构成指导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概括为:两化融合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两化融合从一种经济现象上升到一项政策安排,是否可以继续升华为一种解释更多经济现象的理论基础?产业结构变迁又存在哪些更加丰富的内涵?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变迁产生了何种影响?是否可以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过程和机理?建立在两化融合战略框架下对中国产业结构演变提出哪些政策建议?这些都是本文研究中试图探讨和回答的主要问题。全文共有七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文献综述;第3章对两化融合的双重特征进行刻画,并从非平衡增长视角和三阶段动态博弈视角构建了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理论模型;第4章、第5章和第6章分别从静态视角、动态视角和空间网络视角下实证分析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第7章为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含以下五点:第一,尝试构建两化融合的耦合程度和增值能力双重特征分析框架,并且刻画了 2000-2015年中国各省(市)两化融合的演进路径以及增值能力的动态演变。研究发现,两化融合耦合程度和增值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两者日趋融合,并且融合绩效趋好,耦合程度、增值能力的平均值分别由2000年的0.5600、0.1300上升到2015年的0.6155、0.3307。东中西部地区两化融合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东部地区两化融合耦合程度和增值能力均处于最高水平,中部和西部地区对比而言,两化融合耦合程度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而两化融合增值能力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即西部地区信息化和工业化两者之间更加融合,但是中部地区的融合绩效更高。第二,理论分析中,①建立在非平衡经济增长模型中,考察平衡增长路径(BGP)中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结果显示,两化融合是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重要因素,产业发展基础和两化融合的差异性共同影响产业结构变迁。②建立在双寡头企业的分析框架中,构建了“政府投入(补贴)—企业工业化(信息化)建设—企业产品生产”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将两化融合内生到博弈模型中,依次探讨企业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分别处于竞争模式和合作模式下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考虑政府投入时,三阶段动态博弈可以简化为企业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和企业产品生产两阶段模型,其中,竞争模式中,两化融合耦合程度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合作模式中,两化融合耦合程度越高,越是带来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三阶段博弈均衡中,合作模式下的最优均衡等价于二阶段中合作模式均衡;竞争模式中,包含政府最优投入水平的三阶段博弈均衡中,最优的产业结构和二阶段合作博弈的结果一致。政府最优投入和补贴的作用是为了努力降低企业信息化(工业化)建设的外部性所带来的“搭便车”行为,通过充分发挥两化融合的作用,使企业之间走向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第三,静态视角中,从两化融合的双重性质出发,通过运用面板数据OLS回归、2SLS检验等方法,从静态视角下考察了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变迁(产业间结构、产业内部结构)的影响。采用2000-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双对数回归检验,研究发现:(1)两化融合耦合程度和两化融合增值能力均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进程;(2)两化融合耦合程度和两化融合增值能力均显著促进制造业结构高度化,从影响力大小看,耦合程度的影响大于增值能力的影响;(3)两化融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并不显著,却对生活性服务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4)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两化融合耦合程度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两化融合增值能力的促进则出现上升趋势,弹性系数从0.3448上升到0.3805;两化融合耦合程度和增值能力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正向影响日趋增强。研究结果表明,静态视角下,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得到验证,两化融合带来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变迁,并且促进制造业结构高度化,对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产生差异影响。所以,根据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发展特点和影响机理的差异性,构建具有时空差异性的政策安排成为现实发展关键点。第四,动态视角中,将产业结构的动态变迁分解为产业间比例的变化(结构效应)和产业内效率的提升(增长效应),进一步考察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动态演变两种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两化融合耦合程度促进结构效应的提升,但是负向影响增长效应;两化融合增值能力的影响正好相反。建立在两化融合战略部署下,势必促进既定资源配置的调整,但是,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可能并不适应技术水平变迁的客观规律,反而降低要素利用效率。继续从利用效率、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三条路径解释了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动态演变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两化融合耦合程度和增值能力均是通过提升配置效率对结构效应带来正向影响,资源从低配置效率领域逐步向高配置效率领域的优化过程,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两化融合耦合程度、增值能力和技术进步的交互项均对增长效应产生正向影响,这也印证了两化融合促进技术进步构成产业内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内生动力。同时,两化融合增值能力和配置效率的交互影响也对产业内生产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结合静态和动态视角的检验表明,虽然两化融合能够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快速调整;但是,产业结构的过快调整与合意的产业结构缓慢调整相矛盾,不利于要素使用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通过两化融合发展,不能仅仅抓住表面的产业之间结构,更深层次需要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内生动力,以产业内生产效率提升为主,进而形成产业结构变迁的内生机制。第五,空间网络视角下,从产业结构的空间网络特征看,中国各省份产业结构的中心度不断提升,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分别由 2000 年的 6.8817、5.6308、1.7353、15.7937 上升到 2015 年的 29.4624、25.6244、3.0627、20.6860;空间网络关系总数在不断提升,由2000年的62条逐步上升到2015年的270条,逐步由简单、分散的网络向复杂、统一的网络演进。中国产业结构的空间网络特征越来越紧密,2008年以合作和协调为基础的产业结构空间网络初步形成。从产业结构空间网络的动态演变看,省际产业结构的演变并不独立,而是相互演进、共同促进的动态调整过程,各地区产业结构的空间网络具有较强的自稳定性,并不存在突变的过程。实证检验结果看,两化融合耦合程度对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两化融合增值能力对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两化融合耦合程度提升省(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但是这种产业结构的提升依然处于较为浅层水平,也就是建立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政策导向下,带来的资源和要素的强制性转变并引致扭曲,不利于产业结构网络中心性的提升。这也契合中国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带来的是“重复建设”、地区产业结构同质性、产能过剩等问题。耦合程度的提升带来的是产业结构空间网络中,不同节点“各自为营”,的确能够带来节点内部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省市产业结构异质性发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尝试构建了两化融合耦合程度、增值能力的概念内涵以及评价指标。①两化融合到底是衡量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效果的变量,还是直接衡量信息化和工业化两者之间融合程度的变量?两化融合是一个维度上的变量吗?两化融合和信息化、工业化水平的高低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建立在已有评价指标体系下的两化融合指标,更加注重考察信息化、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所以很难会出现较低的工业化(信息化)水平带来更高的两化融合水平。故而,通过前人研究成果的启发以及对两化融合的深入剖析,发现两化融合是具有“方向(耦合程度)”和“大小(增值能力)”的双重特征。本文将两化融合的理论(内涵式过程评价)和实践(外延性效果评价)两种差异性较大的评价方法联合起来,构建了两化融合的“耦合程度、增值能力”这一具有方向性的矢量特征。②尝试将工业化与信息化引入到协同演化模型中,利用合作系数的乘积衡量两化融合耦合程度,从而达到对两化融合的两个方面(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准确衡量,并进一步刻画两化融合的动态演变进程,同时根据这一模型化思想,构建两化融合的双重评价指标。第二,尝试构建了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模型。在理论分析中,采取语言描述、动态优化、博弈等手段,分别从非平衡增长视角、三阶段动态博弈视角下考察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从而推动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研究方法、研究体系的构建,进而带来研究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发展。所构建的非平衡增长模型,将两化融合的影响融入到技术进步中,获得平衡增长路径中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理。所构建的“政府投入(补贴)—企业工业化(信息化)建设—企业产品生产”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框架,尝试将博弈方法运用到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分析中,具有一定的理论优势和理论指导意义。第三,尝试多角度分析了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分别从静态、动态和空间网络三种视角进行检验,三种视角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从而更加全面、清晰的实证考察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两化融合的双重特征都能够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制造业结构高度化。但是,进一步检验发现,两化融合通过配置效率提升促进既定资源的重新配置,进而带来产业结构快速变动的结果;可是,由此引发过快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合意的产业结构调整矛盾,不利于产业内生产效率的提升;只有通过两化融合带来技术进步,才能够形成产业内生产效率提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内生动力。同时,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并且带来较高的融合绩效,才能够促进既定产业结构优化。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24;F49;F121.3
【部分图文】:
若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不能达到较高的耦合状态,那么很难说会带来较高的融合绩逡逑效;同时,结合实践指标体系的做法,地区工业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也是融合绩逡逑效的重要方面,结合图3-1所构建的两化融合形态,所以,构造包含由耦合程度、逡逑信息化、工业化共同组成的两化融合绩效大小指标,并且将融合绩效大小维度定逡逑义为两化融合的增值能力。逡逑如图3-1,工业化、信息化为边,耦合程度为夹角的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定义逡逑为两化融合的增值能力。这种指标设计的考量是:第一,能够综合考虑到融合绩逡逑效指标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并且充分考虑到耦合程度、信息化、工业化水平的逡逑影响方向。第二,在充分考虑到信息化、工业化矢量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三者所逡逑构成的面积进行衡量,能够有效识别三者之间的动态改变对融合绩效的影响,并逡逑且这种改变与绩效的内在含义具有逻辑一致性?。逡逑所以,影响两化融合增值能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中,一方面是工业化、信息化逡逑的大小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逦’逡逑通过考察两化融合两个维度在演进中的不同表现形态,可以得出如图3-2中逡逑的多种演进模式。逡逑第一,相对静止形态,坐标点并不发生象限之间演进。这种形态并不是说两逡逑化融合的耦合程度和增值能力不发生改变,而是意味着两化融合双重性质的坐标逡逑点仅发生象限内部“量”的变化,并没有发生象限间“质”的飞跃。逡逑第二,坐标点增值能力的突变。包含模式①、模式(3)、模式(1)、模式③,逡逑其中模式①和模式(3)表现为两化融合耦合程度并不发生质变,而X椫的芰υ虼渝义辖系退皆旧浇细咚剑得餍畔⒒凸ひ祷秸咧涞男饔貌⒚挥蟹⑸义现时洌怯捎谛畔⒒⒐ひ祷降奶嵘慈诤霞ㄐУ奶嵘荒J侥J剑ǎ保╁义虾湍J舰壑辛交诤像詈铣潭炔⒚挥兄时
本文编号:2817405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24;F49;F121.3
【部分图文】:
若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不能达到较高的耦合状态,那么很难说会带来较高的融合绩逡逑效;同时,结合实践指标体系的做法,地区工业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也是融合绩逡逑效的重要方面,结合图3-1所构建的两化融合形态,所以,构造包含由耦合程度、逡逑信息化、工业化共同组成的两化融合绩效大小指标,并且将融合绩效大小维度定逡逑义为两化融合的增值能力。逡逑如图3-1,工业化、信息化为边,耦合程度为夹角的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定义逡逑为两化融合的增值能力。这种指标设计的考量是:第一,能够综合考虑到融合绩逡逑效指标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并且充分考虑到耦合程度、信息化、工业化水平的逡逑影响方向。第二,在充分考虑到信息化、工业化矢量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三者所逡逑构成的面积进行衡量,能够有效识别三者之间的动态改变对融合绩效的影响,并逡逑且这种改变与绩效的内在含义具有逻辑一致性?。逡逑所以,影响两化融合增值能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中,一方面是工业化、信息化逡逑的大小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逦’逡逑通过考察两化融合两个维度在演进中的不同表现形态,可以得出如图3-2中逡逑的多种演进模式。逡逑第一,相对静止形态,坐标点并不发生象限之间演进。这种形态并不是说两逡逑化融合的耦合程度和增值能力不发生改变,而是意味着两化融合双重性质的坐标逡逑点仅发生象限内部“量”的变化,并没有发生象限间“质”的飞跃。逡逑第二,坐标点增值能力的突变。包含模式①、模式(3)、模式(1)、模式③,逡逑其中模式①和模式(3)表现为两化融合耦合程度并不发生质变,而X椫的芰υ虼渝义辖系退皆旧浇细咚剑得餍畔⒒凸ひ祷秸咧涞男饔貌⒚挥蟹⑸义现时洌怯捎谛畔⒒⒐ひ祷降奶嵘慈诤霞ㄐУ奶嵘荒J侥J剑ǎ保╁义虾湍J舰壑辛交诤像詈铣潭炔⒚挥兄时
本文编号:2817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1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