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机制与建设路径研究
【学位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273.1;F426.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
1.1.2 我国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3 论文总体思路、写作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写作框架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突破性创新理论与文献评述
2.1 突破性创新的概念与辨析
2.1.1 突破性创新的定义
2.1.2 突破性创新的内涵
2.2 突破性创新的模式与识别
2.2.1 突破性创新的模式
2.2.2 突破性创新的识别
2.3 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因素和创新过程
2.3.1 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因素
2.3.2 突破性创新的实施过程
2.4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备制造业实施突破性创新的动因和障碍分析
3.1 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3.1.1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创新能力分布
3.1.2 装备制造业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
3.1.3 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对国家创新系统的作用
3.2 装备制造业实施突破性创新的动因
3.2.1 外部环境的变化
3.2.2 内部自身的需求
3.2.3 突破性创新的案例分析
3.3 我国装备制造业实施突破性创新的障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机制构建
4.1 突破性创新机制涵义及构成
4.1.1 突破性创新机制涵义
4.1.2 突破性创新机制构成
4.2 突破性创新的动力机制
4.2.1 突破性创新动力系统的描述
4.2.2 突破性创新动力要素分析
4.2.3 突破性创新动力要素的作用机制
4.3 突破性创新的运行机制
4.3.1 创新规划机制
4.3.2 创意产生机制
4.3.3 孵化机制
4.3.4 商业化机制
4.4 突破性创新的激励机制
4.4.1 影响突破性创新激励机制的要素
4.4.2 突破性创新激励要素的作用机制
4.5 突破性创新的保障机制
4.5.1 政府政策机制
4.5.2 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4.5.3 风险投资机制
4.6 突破性创新机制模型构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机制的系统演化过程
5.1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系统演化动因及序参量
5.1.1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系统演化动因
5.1.2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机制演化的序参量及因果反馈回路
5.2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机制的系统演化方程
5.2.1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轨迹
5.2.2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分析
5.3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机制的系统演化的平衡轨道与分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机制的路径评价
6.1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机制的路径假设与问卷设计
6.1.1 基本路径假设
6.1.2 问卷设计及调查
6.2 验证性因子分析
6.2.1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动力机制子系统
6.2.2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运行机制子系统
6.2.3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激励机制子系统
6.2.4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保障机制子系统
6.3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建设路径评价的模型构建
6.3.1 初始模型构建
6.3.2 初始模型拟合评价
6.3.3 模型修正
6.3.4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建设路径评价结果
6.4 基于企业规模的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建设路径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机制的关键路径建设
7.1 完善创新规划机制
7.1.1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政府产业创新规划
7.1.2 基于 TRIZ 的企业创新规划
7.2 完善突破性创新的商业化途径
7.2.1 建立突破性创新团队
7.2.2 构建开放式创新网络扩散新技术
7.3 强化装备制造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
7.3.1 目标类型
7.3.2 主观的表现评估方法
7.3.3 认可奖励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晓华;李绍东;;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6期
2 彭中文;何新城;;所有权性质、产业集聚与FDI技术效率溢出——来自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1年06期
3 刘婷;党江艳;;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来自西安市数据[J];财会通讯;2011年30期
4 路琨;;我国风电设备制造技术的自主创新[J];中国科技投资;2008年04期
5 王福君;沈颂东;;东北装备制造业区域合作的重点、模式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侯广辉;;破坏性创新:企业外包与企业边界决策分析——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7年11期
7 杨强;汪波;吕荣胜;;基于破坏性创新的环渤海港口战略合作研究[J];当代财经;2007年12期
8 王利军;;中部六省先进装备制造业人才开发合作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2期
9 规划;;专利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利器——基于《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活动与经济效益状况报告》[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年02期
10 帅惟;;突破性创新网络伙伴关系管理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董媛媛;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机制构建与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洪石;突破性创新动因与组织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曾卫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自组织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郭政;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菁华;中国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投资价值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37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37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