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224;F426.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卫星运营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
1.2.2 规模经济的相关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的基础研究
2.1 国内外卫星运营业发展现状
2.1.1 全球卫星运营业发展现状
2.1.2 我国卫星运营业发展现状
2.2 卫星运营企业的概念和投入产出分析
2.2.1 卫星运营企业的概念和业务介绍
2.2.2 卫星运营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分析
2.3 卫星运营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分析
2.3.1 规模经济企业的基本特征
2.3.2 卫星运营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性的原因
2.3.3 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概念的界定
2.4 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基础分析
2.4.1 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规模经济的原因和可行性
2.4.2 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的动力学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的存在性判定
3.1 存在性判定的内涵和必要性
3.2 存在性判定模型的建立
3.2.1 C—D判定模型
3.2.2 Translog判定模型
3.3 存在性判定的结果
3.3.1 基于C—D判定模型的判定结果
3.3.2 基于Translog判定模型和2006 年截面数据的判定结果
3.3.3 基于Translog判定模型和不同规模企业数据的判定结果
3.4 存在性判定的结论及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区间的测度
4.1 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的系统动力学分析框架
4.1.1 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系统的内涵
4.1.2 系统结构
4.1.3 系统要素
4.1.4 SD结构框图
4.2 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系统的要素
4.2.1 能力子系统的要素
4.2.2 环境子系统的要素
4.3 测度模型的基础性分析
4.3.1 测度模型的基本原理
4.3.2 因果关系图
4.3.3 原因树分析
4.3.4 SD流图
4.4 测度模型的建立
4.4.1 测度模型的变量
4.4.2 方程模型
4.5 我国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区间的测度及结果分析
4.5.1 基础数据
4.5.2 仿真及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卫星运营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能力和环境评价
5.1 评价的必要性和原则
5.1.1 评价的必要性
5.1.2 评价原则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性分析
5.2.1 评价指标的内涵和功能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和范围
5.2.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1 确定指标体系的层次
5.3.2 确定变量层指标
5.3.3 确定指标体系的结构
5.4 评价模型的建立
5.4.1 确定评语集
5.4.2 确定基层指标的评判向量
5.4.3 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
5.4.4 确定指标评价值
5.5 计算及结果分析
5.5.1 基础数据
5.5.2 计算
5.5.3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卫星运营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对策
6.1 从实证分析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6.1.1 从实证分析结果中发现的问题
6.1.2 实现规模经济的对策分析
6.2 加快卫星运营业整合和促进卫星产业链内互动式发展
6.2.1 通过重组和整合形成具有适度经营规模的卫星运营企业
6.2.2 促进卫星产业链行业间的良性互动和一体化协调发展
6.3 着力提高卫星运营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能力
6.3.1 积极推进卫星产业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应用的推广
6.3.2 提升营销能力和服务水平以保持盈利和持续发展能力
6.3.3 注重空间轨位和频率资源储备以夯实规模化经营的基础
6.4 抓紧培育卫星运营企业规模化发展的环境
6.4.1 健全和完善鼓励我国卫星运营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6.4.2 进一步扩大国内卫星运营服务的市场范围和领域
6.4.3 鼓励和支持卫星运营企业多种方式募集资金和融资
6.4.4 提高国产卫星技术水平和市场综合竞争力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卫星运营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能力和环境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2 卫星运营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能力和环境评价问卷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晔;田涛;;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石化企业规模和技术有效性实证分析[J];当代石油石化;2011年02期
2 任娜;赵旸;;基于规模经济的汽车货运站场发展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3 陈慧莎;;安徽九华山景区旅游产业链的构建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6期
4 马勤;刘青松;;企业成长模式探析——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6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程广仁;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田志刚;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3 何元贵;中国汽车企业规模经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楚序平;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孙建华;供水设施的区域共享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张继彤;小企业产业分布规律与集群化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7 吕竺笙;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博弈与协调[D];复旦大学;2005年
8 张斌;新经济下的网络兼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黄涛;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志强;中国商业银行并购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郝府祥;重庆市中小型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途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冯昊宁;陕西省道路货物运输规模经济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梁罗跃;重化工业的集聚规模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朱国宾;多校园管理的困境及解决途径[D];天津大学;2008年
6 杨文育;新世纪上海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奕岍;中国汽车行业的反垄断法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李永蕊;财务管理理论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朱娟;农户散养奶牛规模经济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10 刘其安;我国钢铁业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与企业效率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46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46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