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传统发电企业产业升级战略:转变发展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03:59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指导下,我国进行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调整产业结构战略的实施。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的资源依赖式推动,产业结构也基本上根据地区资源特点来决定。大型发电集团主要以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并以煤电为主支撑国民经济对能源的需求,这种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很难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能源二次加工、以提供高效、稳定能源供给为目的的大型发电集团,如何根据国家宏观战略建立企业微观部署是一个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形势下,针对发电企业所面临的严峻的国际环境压力、国家能源安全、电力行业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进行了发电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路径的探索及研究。根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电力生产领域内发电企业与相关企业和外部环境在转变发展方式及调整结构时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规律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发电企业的经济增长点与增长规律,探讨适应国家总体战略的电源结构与电源分布规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电力产业链构成和供应链的研究,分析了发电企业与上下游行业间的纵向组织关系,研究了当前发电企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探讨了发电行业向上下游延伸的可能性;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研究了煤电的纵向关系,分析了四种典型的煤电生产和交易模式,得出煤电企业应采取合作的方式;通过对电力供应链的研究探寻发电企业的运作管理业务流程以及优化方法,将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用于发电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环境和经济影响分析,作为一种辅助的评估与决策手段。 2)通过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对未来关键发电能源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从技术现状、发电成本和环境影响几个方面比较了目前我国利用较多的几种可发电能源。并根据以上分析及我国能源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即优先发展洁净煤技术、大力发展水电技术、努力发展核电及新能源发电技术,以此来推进我国可发电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3)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出发寻找解决电力多元化和电力结构优化的可行办法,在综合考虑电力生产所涉及的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能源等多要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目标规划法,通过假设情景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和电源自身情况等多角度对电源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建立电源结构优化和综合评价模型,并经由算例来证实模型的可行性,得到对当前发电企业进行电源结构优化有用的结论和建议。 4)通过对分布式发电的布局与效益分析,系统地介绍了分布式发电的概念、几种不同类型的分布式发电形式,并基于电力系统产业链和发输配售及用户端层面分析了分布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及这种发电方式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用电方式,产生了新的投资导向。分布式发电由于是分散的、小型的发电形式,所以其布局规划着重在于区域电源规划,建立了基于Benders分解技术的区域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并给出了算例分析,虽然运行结果并不理想,这是由于选用的数据具有特殊性,同时DG不能上网售电,导致其经济价值没有充分体现。随着国家对分布式发电鼓励性政策的出台,技术和设备的快速更新和取代,成本的降低,分布式发电必然会以更加显著的优势在常规能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比例将会越来越大,它也必将成为发电企业调结构、转变方式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5)通过对国内外煤炭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从国家政策、世界煤炭格局、运输状况等几个角度探讨了进口煤炭的可行性,介绍了几个可以进口煤炭的国家,确立了以煤炭期货市场为主体的采购手段,对国际煤炭期货市场进行了介绍并设计了以动力煤为参考的期货合约形式。其次考虑自架输电线路从国外直接购电,对国际电力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几个可以进口电力的国家,并给出购电所需的输电服务费用的计算方法。然后考虑了对国外煤炭或电力企业进行投资,介绍了国家政策和两种投资方式,并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后比较了几种国际化战略方式的优缺点,作者认为:直接进口煤炭是一个缓解资源紧缺的好方法,可以适当进行投资;直接进口电力也可以在边境地区进行试验;投资国外煤炭企业可以作为短期发展战略;投资国外电力企业可以作为中长期发展战略。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426.61
【文章目录】: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1.2.1 传统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1.2.2 传统发电企业产业组织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链与产业关联理论
        2.1.1 产业链的基本概念
        2.1.2 产业关联分析
    2.2 产业组织理论
        2.2.1 市场结构
        2.2.2 市场行为
        2.2.3 市场绩效
    2.3 交易成本理论
    2.4 电力需求预测方法
第3章 电力生产产业链与供应链分析
    3.1 电力产业链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研究
        3.1.1 电力产业链的定义与构成
        3.1.2 国民经济与电力需求的影响关系分析
    3.2 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3.2.1 发电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3.2.2 发电行业市场绩效研究
        3.2.3 发电行业的生产效率、规模经济和技术变化的研究
    3.3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煤电纵向关系研究
        3.3.1 煤电企业交易方式研究
        3.3.2 煤电交易的契约分析
    3.4 节能减排背景下发电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3.4.1 应对环境变化的发电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3.4.2 火电废弃物与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
    3.5 电力供应链运行管理研究
        3.5.1 电力供应链的构成与管理模式
        3.5.2 发电企业的生命周期资源综合管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发电能源的技术经济分析
    4.1 电力技术经济基本概念与评价原则
        4.1.1 电力技术经济概念
        4.1.2 电力技术经济分析基本原则
    4.2 不可再生能源发电
        4.2.1 煤炭发电
        4.2.2 石油天然气发电
        4.2.3 核能发电
    4.3 可再生能源发电
        4.3.1 风能发电
        4.3.2 太阳能发电
        4.3.3 水能发电
        4.3.4 生物质能发电
        4.3.5 地热能发电
    4.4 未来关键发电能源的技术经济分析
        4.4.1 电力生产的主要环境问题
        4.4.2 主要能源品种的技术现状
        4.4.3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经济性分析
    4.5 相关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源多元化与电源结构优化
    5.1 电源结构分析
        5.1.1 中外电源结构对比及差异研究
        5.1.2 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5.1.3 电源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5.2 电源结构优化
        5.2.1 电源结构优化理论基础与模型
        5.2.2 基于目标规划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5.2.3 计算结果与排放情景
    5.3 电源结构综合评价
        5.3.1 基于模糊识别的电源结构综合评价
        5.3.2 电源结构评价的指标体系
        5.3.3 算例与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分布式发电的布局与效益分析
    6.1 分布式发电概述
        6.1.1 分布式发电的概念
        6.1.2 分布式发电类型
        6.1.3 国内外分布式发电现状及应用前景
        6.1.4 我国发展分布式发电的意义
    6.2 分布式发电(DG)对电力系统影响分析
        6.2.1 分布式发电对电力系统产业链的影响
        6.2.2 分布式发电对电力技术层面的影响
        6.2.3 分布式发电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6.3 分布式发电的布局规划
        6.3.1 含分布式电源的区域能源规划
        6.3.2 基于Benders分解技术的区域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
        6.3.3 算例分析
    6.4 分布式发电的效益分析
        6.4.1 可再生能源效益
        6.4.2 冷热电三联供效益
        6.4.3 分布式发电的系统效益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资源采购与电力购买
    7.1 资源购买
        7.1.1 国内外煤炭资源环境简述
        7.1.2 煤炭进口可行性分析
        7.1.3 煤炭期货市场简介
        7.1.4 煤炭期货交易合同设计
    7.2 电力购买
        7.2.1 国际电力贸易现状
        7.2.2 电力进口可行性分析
        7.2.3 输电成本计算
    7.3 合资与并购
        7.3.1 中国对外投资政策
        7.3.2 国际合资经营企业
        7.3.3 跨国并购
        7.3.4 对外投资风险分析
    7.4 投资方式比较分析
        7.4.1 短期合同
        7.4.2 中长期合同与纵向一体化
        7.4.3 横向一体化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政策建议
    8.3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霖新,唐艳芬,王建;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的能量消耗分析研究[J];节能与环保;2005年04期

2 李影;耿乃国;;我国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3 刘劲松;;中国煤、电企业纵向关系理论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5期

4 李眺;;生产要素投入、电价规制改革与火电企业的效率——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随机前沿证据[J];财经研究;2009年04期

5 韩毅平;綦惟恒;张昊;;供应链管理在发电企业中的现状和竞争策略[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张丽香;;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电力学报;2008年01期

7 雷沛;朱法华;王圣;;中外能源形势及电力发展状况研究[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1年03期

8 孙倩;刘峰;;电力工业改革理论依据及其模式综述[J];电力技术经济;2005年05期

9 朱成章;;我国电源结构的另类解读[J];电力技术经济;2008年01期

10 罗金山;;我国与中亚地区电力合作前景[J];电力技术经济;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殿海;电源优化规划理论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3 贾德香;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源规划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欧阳武;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规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56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56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9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