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供应链关键环节的追溯信息共享机理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26.82;F274;F203
【部分图文】:
?北京?22??上海?20??广州?21??深圳?19??天津?7??石家庄?6??沈阳?6??线上渠道?网站?调查数量???淘宝、京东、本来生活?3???在收集过程中,相同的标签只记录一次,主要记录食品种类、具体名称、企业地区、标签认??证情况、产品价格、追溯平台类型、追溯查询方式、各环节的追溯信息等。其中食品种类根据国??家食品分类系统(GB2760-2011),包含乳与乳制品,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冷冻饮品、和水??果、蔬菜(包括块根类)等16大类进行记录;追溯平台主要包括政府平台、超市平台、第三方??平台及企业自建平台等4类;追溯查询方式按具体查询方式分为扫二维码查询、查询追溯码、扫??二维码查询/查询追溯码和追溯码查询/短信查询/电话查询4种类型;各环节追溯信息主要是每个??标签内包含各环节的详细信息,用有无进行标注。其次为了分析北京地区追溯食品的价格溢出情??况,记录同企业的多种追溯食品与同超市同类型普通食品的市场价格。部分调研结果的整理情况??参见图2-1和图2-2。??
图2-3不同种类食品追溯标签的数量??②从地区分布看,上海地区参与食品追溯信息共享的企业最多约占总体数量的28%??-
?40?45??图2-?4不同地区参与迫搠信息共车的企业数量??③从追溯平台性质看,依托超市平台的追溯企业数量占总数量的一半??从追溯平台性质来分析参与追溯信息共享的企业情况,4种性质的追溯平台均有涉及。如图??2-5所示,其中依托超市平台的追溯企业最多,达到85家,为总数量的57%,其次为企业自建平??台的追溯企业为总数量的21%,第三是依托政府平台的追溯企业为总数量的14%,最后为依托第??三方平台的追溯企业为总数量的8%。??_?f?^??图2-5依托不同追溯平台参与追溯信息共享的企业比例??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娟;刘永胜;肖为群;;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形成的微观机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5年12期
2 朱淀;浦徐进;高宁;;消费者对不同安全信息属性可追溯猪肉偏好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8期
3 吴林海;秦沙沙;朱淀;李清光;Wuyang Hu;;可追溯猪肉原产地属性与可追溯信息属性的消费者偏好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6期
4 曹庆臻;;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发展观察;2015年06期
5 吴忠和;陈宏;梁翠莲;;时间约束下不对称信息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协调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06期
6 巩永华;薛殿中;仲凯旋;;可追溯食品供应链成员信息共享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7 徐玲玲;朱仕青;赵京;;国外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经验与对我国的启示[J];食品工业科技;2015年12期
8 王力坚;孙成明;陈瑛瑛;田婷;刘涛;;我国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5年11期
9 吴林海;王淑娴;朱淀;;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属性偏好研究:基于选择的联合分析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15年04期
10 吴天真;胡宏伟;王瑞梅;;企业向消费者发送食品溯源信息的博弈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静远;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2 孙萌;基于信息共享程度的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苏文月;供应链信息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朱慧;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60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6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