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
【学位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F719;F427
【部分图文】:
图 4.3 2015 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细分产业比重4.2.2 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分析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八个细分领域的产值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产值从2010 年的 471.01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720.72 亿元,实现年均增长速度为 8.8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产值从 2010 年的 135.45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220.49亿元,实现年均增长速度为 10.46%;批发和零售业产值从 2010 年的 836.84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1950.71 亿元,实现年均增长速度为 22.18%;住宿、餐饮业产值从 2010年的 131.84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230.28 亿元,实现年均增长速度为 12.44%;金融业产值从 2010 年的 461.2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1422.28 亿元,实现年均增长速度为34.73%;房地产业产值从 2010 年的 308.73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550.86 亿元,实现年均增长速度为 5.0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产值从 2010 年的 152.88 亿元增加到 2015年的 632.29 亿元,实现年均增长速度为 52.26%;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产值从 2010 年的 236.39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620.26 亿元,实现年均增长速度为27.06%。从增速来看,位于前三位的是租赁和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
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续表天津 a1 a2 a3 a4 a5 a6 a7 a82012 632.1 172.1 1463.89 194.52 756.5 411.46 277.57 332.72013 683.56 176.61 1680.33 222.18 1001.59 449.65 334.72 383.612014 675.02 196.14 1902.52 241.34 1202.04 519.37 520.73 510.652015 720.72 220.49 1950.71 230.28 1422.28 550.86 632.29 620.26均增速 8.84% 10.46% 22.18% 12.44% 34.73% 13.07% 52.26% 27.06%资料来源:2011-2016 年《天津统计年鉴》从图 4.4 可知,2015 年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细分产业比重来看,位于前三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占 31%;金融业占 22%;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 11%;可见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细分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型产业占据大头,而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只占 3%。
图 4.6 北京市制造业结构 天津制造业结构分析津制造业细分部门中,产值最高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其次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位于第三名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按照分类中,产值位于首位的是中技术制造业。再从图 4.7 中,天津制造业:中技术制造业占 60%、高技术制造业占 32%、低技术制造业占 8%。中津市制造业中占比最高,与天津市定位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仍存在差距制造业的服务水平和能力,进而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民乐;安同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12期
2 张林;李雨田;;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系统耦合机理及耦合协调度研究[J];南方金融;2015年11期
3 刘雪芹;张贵;;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路径与策略[J];中国流通经济;2015年09期
4 王兴鹏;桂莉;;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22期
5 安树伟;肖金成;;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的“困境”与河北的“角色”[J];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6 杜君君;刘甜甜;谢光亚;;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嵌入关系及协同路径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14期
7 曹海军;;新区域主义视野下京津冀协同治理及其制度创新[J];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8 陈耀;;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省会城市提升的战略思考[J];经济与管理;2015年02期
9 马俊炯;;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合作路径研究[J];调研世界;2015年02期
10 杨汝岱;;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经济研究;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丹;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及其调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尹新哲;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系统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许冠南;关系嵌入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张凯;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徐孝勇;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小琴;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与江西的经济发展[D];南昌大学;2005年
2 杨桃珍;产业转移与中国区域经济梯度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60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6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