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动态评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08:42
   国防科技工业通过国防科学研究对国防科技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国防工业高校作为国防科学研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的光荣使命。国防工业高校逐渐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国防科研中来,为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对这部分科研力量客观、全面地了解与掌握,并能够充分地发挥这部分科研力量的作用,有必要对国防工业高校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价,为国防工业高校科研决策和走向提供依据。科研能力是国防工业高校的核心能力,同时科研能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所国防工业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进行正确地研究、分析与总结。国防工业高校处于由同类高校构成的国防工业高校生态系统中,如何通过自身的占有、适应与进化能力在国防工业高校生态系统中处于较有利的竞争地位,是与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发展状态与科研能力变化速度息息相关的。在超速竞争的信息社会中,“缓进则退”的现代理念逐渐取代了“不进则退”的传统理念,国防工业高校在注重自身科研能力发展状态的同时,应更关注科研能力的变化速度,只有通过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变化速度以及变化加速度进行客观地测度,从而对科研能力进行动态综合评价,才能全面地分析国防工业高校动态发展趋势,进而更好地掌握国防工业高校处于国防工业高校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从而不断地提高国防工业高校的科研能力,加速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对于高校科研的评价,主要是从投入产出角度进行的,注重科研投入、科研产出以及科研效率,在评价方法方面,多数是高校科研的静态评价研究,对高校科研进行横向比较与分析。然而,国防工业高校作为国防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更加注重能力的动态发展。从动态的角度,综合考察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状态与科研能力变化速度,有利于全面地掌握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情况。本文在借鉴和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生态位角度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构成要素进行研究,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动态评价方法进行研究。 本文从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形成动因出发,分析了国防工业高校科研的特点,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分析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的构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的构成要素,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各构成要素对科研能力的因子载荷,为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的静态测度奠定了基础框架。 从生态位占有能力、生态位适应能力、生态位进化能力三方面构建了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具备的主观知识经验性与熵权法具备的客观数据真实性,运用主客观赋权法确定了测度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法构建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静态测度模型,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构建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变化速度测度模型及变化加速度测度模型。 以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静态测度结果、变化速度测度结果以及变化加速度测度结果为基础,将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状态及科研能力趋势融合,构建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DCE(DCE,Dynamic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模型;将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变化速度状态与科研能力变化速度趋势融合,构建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变化速度DCE模型;基于双激励控制线,构建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及科研能力变化速度DCIE ( DCIE,Dynamic Comprehensive Inspiriting Evaluation)模型,旨在获取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及科研能力变化速度在连续若干年的综合评价结果。 以国家工信部直属7所国防工业高校为研究对象,对本文提出的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静态测度模型、变化速度测度模型、变化加速度测度模型、科研能力及其变化速度的DCE模型与DCIE模型进行应用,运用采集到的61项末级指标共3843项基础数据,对7所高校进行连续9年的科研能力静态测度、变化速度测度、变化加速度测度以及动态综合评价,根据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的仿真方法,分别从生态位占有能力、生态位适应能力以及生态位进化能力三方面提出了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提升的策略。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224;F426.48
【部分图文】:

国防工业,高校科研,国防科技工业,国防科研


防工业高校科研特征防工业高校指依托于国防科技工业,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既务,又为国防科研系统服务的高等院校,主要包括原国防科工委()委属和与地方政府共建的高等院校,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着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服务社会并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高素质专门命。科学研究作为国防工业高校的重要职能,对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育质量、开发高层次人才资源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科学研究与知识创科研成果产出的基地。国防工业高校作为高校群体中的特殊部分不同于一般高校的重要之处在于其隶属关系,由隶属关系决定其科身的特点,它既是国防科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高校科研此决定了国防工业高校科研必须满足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的需要,高技术产品及技术,同时也要满足高校科研的需要,产出更多的科防人才与服务社会。国防工业高校科研在国防科研系统和高校科研如图 2-1 所示。

模型图,国防工业,高校生,提升过程


形成国防工业高校生态位螺旋上升趋势,每一次循环过程,都将使三个力提升到新的生态位水平,如图2-5 所示。科研能力是指国防工业高校在生存、发展、竞争中占据竞争优势地位的能力,国防工业高校占据竞争优势主要通过其在国防工业高校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生态位来体现。国防工业高校生态位本质是由国防工业高校的科研能力体现出来的,使国防工业高校不断发展、优于竞争对手的能力就是国防工业高校的科研能力。因此,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是国防工业高校构建自身生态位的关键能力。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看,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就是国防工业高校占有、适应和进化其生态位的能力。图 2-5 国防工业高校生态位循环提升过程模型Fig. 2-5 The model on circle and advance process of the niche of NDIU第07期 刘微微: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动态评价方法研究 J145-22-35

占有能力,高校生,国防工业


图 2-7 国防工业高校生态位占有能力的构成.2-7 The capability of occupying niche for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重要标志。科研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科研活动的广度水平与科研活动的效益[166]。在注重培养和造就科研带校更要注重科研梯队的建设。提高国防工业高校的生态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的综合体,并使之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平衡中,这样才系统发挥出最优的效能,从而实现科研能力的延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文藻;高校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郭亚军,潘建民,曹仲秋;由时序立体数据表支持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万伦来,达庆利;虚拟企业类生物机制及其生态位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李旭宏,李玉民,顾政华,杨文东;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区域物流发展竞争态势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5 纪秋颖;林健;;高校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6 陆伟锋,贾仁安;教学型高校提高科研能力的SD模型与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5年09期

7 陈元;;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广东科技;2008年08期

8 李蕴;关于新形势下高校科研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李伟;;生态位态势理论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年03期

10 陈华友,盛昭瀚;一类基于IOWGA算子的组合预测新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2869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69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2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