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地区差距与产业布局的空间关联性——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分析
【部分图文】:
结合前文结果,采用统计量Moran′s I指数并借助Geoda软件和ArcGIS软件,深入分析我国各省市装备制造业的空间作用关系。将2012—2016年我国各省市装备制造业生态位强度值Pi作为分析单元,构建ROOK空间权重矩阵进行全局自相关分析,得出我国2012—2016年装备制造业生态位强度的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2731、0.2568、0.2577、0.2617、0.2588,表明我国各省市装备制造业生态位强度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扩大—缩小—扩大”的趋势。绘制Moran散点图(图2),标准化值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区域内存在集聚现象。3.2.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2012—2016年,我国东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始终保持竞争优势,中部地区稳中有升,而西部地区发展缓慢,与中、东部地区差距逐年扩大。江苏省Pi值近五年保持平稳态势,始终领先全国。河南省Pi值以每年4%左右的增幅发展最为迅速。部分省市近五年呈现出下降趋势,如上海、浙江、天津、北京,部分原因是这些地区响应产业转型战略,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然而发达国家将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生产投资收回,我国企业缺少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受限。以资源依赖型为主的西部地区及东北三省Pi值近五年逐步下降。3.1.2 装备制造业生态位宽度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国伟;;装备制造业振兴与设备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09年10期
2 姚鸿雁;朱启贵;叶连松;;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力比较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11期
3 高霞;;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与金融支持[J];西部金融;2011年11期
4 贺艳苓;;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研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07年08期
5 张燕;鞠恩民;张峡;赵奉杰;陈方;;加快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06期
6 林岚;;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研究[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曾蔚菁;;振兴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的思考[J];发展;2010年02期
8 王海峰;方军;;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9年23期
9 许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浅析[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年03期
10 陈越;;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现状、问题及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贸易保护与市场竞争[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王福君;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戴红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4 刘伟;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李绍东;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尚利;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白洁;中国装备制造业协同演化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王子龙;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与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樊玉然;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纵向治理优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李婉红;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机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莹;辽宁装备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的路径和政策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2 张玉梅;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瓶颈甄别与升级路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3 柯丽霞;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创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周亚男;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创建自主品牌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5 张全刚;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惠永杰;辽宁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7 李庆雪;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机理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8 杨辉芳;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国产化成套化高技术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于超群;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10 陈越;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状况评价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73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7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