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进口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20:55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拉开改革开放大幕,走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富强之路。伴随着阶段性的制度变革,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东亚奇迹‖,从城市到乡村中国面貌焕然一新。同时随着经济发展,要素投入不断增长,中国能源消费量及能源对外依赖度都在不断增长。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提出,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实现平衡、包容、且可持续的中高速经济增长。2020年实现GDP总量与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同时要将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如何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顺利稳定在中高速增长区间,从能源及外部能源输入角度中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政策措施以实现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本文在对外部能源输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系列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与假说检验的基础上,研究中国能源进口的经济增长效应,试图在能源及能源进口视角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为稳定快速下滑的经济增长,中国推出了与世界联动的经济刺激计划,及其后的微刺激,提出了“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倡议,及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以提升经济增长水平与质量。本文在中外能源文明融合视角下,探索以往中国潜在经济增长驱动力来源,并分析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内生性技术进步与扩散的机制,探索内生性能源文明进步下的经济增长新动力。本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本章主要介绍选题依据及意义、研究思路内容以及本文主要的创新点。第二章是能源进口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分析。本章围绕能源进口的经济增长效应中系列理论模型进行了创新与扩展。第三章是实证与假说检验文献述评。本章主要围绕能源进口的经济增长效应中主要实证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并介绍了本文研究方法、角度与内容。第四章是中国能源进口的成因特征与安全性。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能源进口的成因与主要特征,以及能源进口的安全性分析。第五章是中国能源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章主要研究了中国能源进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及因果关系。第六章是能源进口与国际能源价格的因果关系检验。本章主要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主要进口能源原油的净进口量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因果关系。第七章是国际能源价格与中国经济增长。在上一章研究国际能源价格变化的原因基础上,探讨国际能源价格对国内能源价格、经济增长的影响。第八章是外部能源在行业间的价值流动与成本转移。本章主要分析了中国各行业的直接外部能源价值投入,以及各行业及各类型最终使用品中隐含的外部能源价值情况。第九章是中国能源进口的经济增长贡献分析。本章主要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产出贡献及其他因素的贡献分析基础上,探讨中国能源进口对经济增长中要素贡献度的影响,以及中国能源进口对代表技术进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时基于能源文明融合视角,探讨了外部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支撑的外部能源产出溢价。第十章是研究总结与讨论。本章主要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政策启示、及未来研究展望。通过理论扩展分析及实证检验,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代表中国能源国际贸易主要特征的能源净进口量与中国GDP年度增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互为较显著的因果关系,能源净进口量是GDP增量的原因的显著性更高。中国原油净进口量与国际原油价格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而美国原油净进口量与国际原油价格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因果关系,美国原油净进口量变化主导了国际原油价格变化,中国只是国际原油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国际原油价格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外部能源输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的程度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外部能源输入增长对早期中国的技术进步影响程度较大,而对中后期技术进步的影响减弱。2、能源进口的价值流动与成本转移在行业间及最终需求类别间存在差异。从2011年外部能源价值转移看,固产形成分摊了总外部能源成本38%,出口分摊了30%,居民消费分摊了20%,政府消费及存货增加分别分摊了9%与3%。从行业最终产出品看,分摊外部能源成本最多的是建筑业,另外电气及光学设备制造、化学及化工产品制造也分摊了较多外部能源绝对成本。行业最终使用品中外部能源价值强度看,焦炭精炼油品核燃料制造业强度最高达32.80%,另外航空运输、化学及化工产品制造、及水路运输的强度也较大,分别为9.93%、8.69%、8.60%。2011年中国三大最终需求类别中外部能源成本强度最高的为出口2.87%,,其次为固产形成2.23%,居民消费排第三1.61%。3、中国存在基于外部输入能源特征的偏向型技术进步支撑下的的外部能源产出溢价,这种偏向型技术进步支持的外部能源产出溢价在2007年达到顶峰,其后出现断崖式下跌,基于外部输入能源特征的偏向技术进步支撑中国上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证据明显。基于协同创新、创新联盟的技术研发模式,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内生技术进步与扩散,技术扩散的速度与规模对经济净产出形成倍增的乘数效应。中外能源文明融合中,中国当代的技术进步、管理制度创新,存在基于外部输入的石油天然气消费的技术进步特征。外部输入的石油天然气消费特征的偏向型技术进步促进了中国能源文明进步与上一轮的经济增长,并在2007年达到顶峰后走向终结,与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在2007年后就出现了急转直下现象相吻合。基于内部能源禀赋特征的内生性能源技术进步与扩散将有助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赶超战略,同时逐渐摆脱以往的路径依赖,走出可能陷入的―中等收入陷阱"。
【学位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26.2;F752.61
【部分图文】:
在经历了 1997-2007 年的能源缺口不断加大之后,2007-2011 年间能源缺口逐渐稳定,但 2011-2014 年间又继续出现能源缺口拉大现象。总体上 1997-2014年间中国的能源对外依赖逐渐增加,1996-1997年是这种变化的分水岭。详见图4-5。从各种一次能源消费生产看,见图 4-6,1980-2004 年间原煤的消费生产曲线重合较佳,只有 1984-1986 年间及 1992-1994 年间出现细微裂隙,提示 1984-1986年间生产少量过剩,而 1992-1994 年间原煤出现产量不足现象。1980-2002 年间原煤的消费生产同步缓慢增长,而 2002-2011 年这种增长出现较明显加速现象,并在2005 年开始出现缺口裂隙逐渐拉大
图 4-6 中国各一次能源消费生产量变化1980-2014 年中国原油生产呈现近似水平直线式的极缓慢增长,1980-1994 间原油生产都高于原油消费量,1983-1991 年间表现较明显。从 1995 年开始原的消费出现快速上升现象,在原油生产增长极平缓下,中国的原油消费缺口1995-2014 年间呈现逐渐拉大现象,原油的进口需求逐渐增加。各种一次能源的消费生产在能源消费及生产总量中的比值中,原煤的消费
图 4-7 中国各一次能源消费及生产占比变化中国―天然气‖与―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的消费和生产都在 1999 年开始出现快速增长,从 2008 年开始天然气的消费与生产量开始拉开距离,出现较大缺口。也可能是天然气的进口流入量增加带动了消费量的增长。―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的消费在 2010 年超出生产水平较多,出现较大缺口,也可能是其进口量的增加带动了消费,而其后的 2011-2014 年又迅速进入消费与生产的重合态。无论是消费生产的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6959
【学位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26.2;F752.61
【部分图文】:
在经历了 1997-2007 年的能源缺口不断加大之后,2007-2011 年间能源缺口逐渐稳定,但 2011-2014 年间又继续出现能源缺口拉大现象。总体上 1997-2014年间中国的能源对外依赖逐渐增加,1996-1997年是这种变化的分水岭。详见图4-5。从各种一次能源消费生产看,见图 4-6,1980-2004 年间原煤的消费生产曲线重合较佳,只有 1984-1986 年间及 1992-1994 年间出现细微裂隙,提示 1984-1986年间生产少量过剩,而 1992-1994 年间原煤出现产量不足现象。1980-2002 年间原煤的消费生产同步缓慢增长,而 2002-2011 年这种增长出现较明显加速现象,并在2005 年开始出现缺口裂隙逐渐拉大
图 4-6 中国各一次能源消费生产量变化1980-2014 年中国原油生产呈现近似水平直线式的极缓慢增长,1980-1994 间原油生产都高于原油消费量,1983-1991 年间表现较明显。从 1995 年开始原的消费出现快速上升现象,在原油生产增长极平缓下,中国的原油消费缺口1995-2014 年间呈现逐渐拉大现象,原油的进口需求逐渐增加。各种一次能源的消费生产在能源消费及生产总量中的比值中,原煤的消费
图 4-7 中国各一次能源消费及生产占比变化中国―天然气‖与―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的消费和生产都在 1999 年开始出现快速增长,从 2008 年开始天然气的消费与生产量开始拉开距离,出现较大缺口。也可能是天然气的进口流入量增加带动了消费量的增长。―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的消费在 2010 年超出生产水平较多,出现较大缺口,也可能是其进口量的增加带动了消费,而其后的 2011-2014 年又迅速进入消费与生产的重合态。无论是消费生产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文婉;张顺明;;中国能源进口政策分析:基于CGE视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年11期
2 韩国高;;能源价格不确定性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5年07期
3 杨先明;秦开强;;技术变迁、收入收敛的长期趋势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动态;2015年06期
4 李子联;华桂宏;;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家;2015年06期
5 赵果庆;;中国FDI双重集聚的非线性转换效应——基于LPSTR模型[J];中国软科学;2015年05期
6 李永;付智博;李海英;;中国能源进口贸易联系是否稳定——来自1992—2012年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5年05期
7 周晶;王磊;金茜;;中国工业行业能源CES生产函数的适用性研究及非线性计量估算[J];统计研究;2015年04期
8 汪戎;李波;;贸易便利化与出口多样化:微观机理与跨国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03期
9 宋科艳;;国际石油价格与中美股票市场间的信息溢出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02期
10 陈晓毅;;能源价格、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年01期
本文编号:2876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7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