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6 01:48
  我国是煤炭资源生产和消耗的大国,煤炭资源在一次资源的消耗中仍然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以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将面临能源需求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煤炭工业如何保证能源供应与安全,如何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促进煤炭产业与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关注的要点。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系统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动力学模型,提出了适合我国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系统发展的通用模式。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第一,在总结归纳国内外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点,提炼出了体现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特点和符合我国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特征的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第二,从煤炭行业、生态矿区、煤炭企业由大到小的三个层面分析了其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厘清了煤炭企业生态系统主要变量的反馈控制关系,构建了一个通用的煤炭行业生态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第三,通过对枣矿集团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提出了枣矿集团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原则以及发展循环经济...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系统研究


研究技术路线图

结构图,社会模式,循环经济,日本


3.1.3 日本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日本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体现是循环型社会模式。日本在循环型社会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如图3-4所示。一是政府推动多层次法律体系的构筑。2000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促进基本法》,这是一部第一层次基础法。随后又出台了《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等第二层次的综合法。第三层次立法方面主要体现在具体行业和产品上,在2001年4月,日本实行《家电循环法》,规定废弃空调、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由厂家负责回收;2002年4月日本政府又提出了《汽车循环法案》,规定汽车厂商有义务回收废旧汽车,进行资源回收再利用;2002年5月底,日本又实施了《建设循环法》,规定到2005年

模式图,兖矿集团,模式图


以循环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发展煤化工产业。认真落实国家化学工业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按照“大项目一多联产一产业基地”发展方向,拉长产业链,推动煤碳化工核心技术产业化(如图3-6)。在山东,重点建设以煤气化及多联产为主线的鲁南化工园区、以煤炭焦化及下游产品加工为主线的充州化工园区、以坑口高硫煤洁净利用为主线的邹城化工园区,形成鲁南煤化工基地。该基地项目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直接燃烧的高硫煤作为原料清洁利用。基地建成后每年将消耗高硫煤550万吨,使高硫煤变废为宝,可延长矿区薄煤层矿井服务年限20年。20万吨醋酸和千吨气化炉项目应用兖矿自主研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新型水煤浆气化炉,比较应用德士古气化炉年节能4万吨标准煤;配套建设的应用洁净煤气发电与甲醇联产关键技术,回收燃气轮机尾气余热进行蒸汽轮机发电,发电能力81兆瓦,年节能4.78万吨标准煤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清洁高效生产。兖矿“峰山牌”尿素被评为全国名牌产品。国泰公司20万吨醋酸和千吨气化炉项目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是化工行业、煤炭行业和山东省首次获得我国工程建设的最高荣誉。图 3-6 兖矿集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图以低热值燃料发电为龙头,发展煤电铝产业。按照“以消化全部低热值燃料为目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系统论的农业科技资源共享研究[J]. 杨传喜.  系统科学学报. 2010(04)
[2]基于系统论的中心城市粮食安全保障模式研究[J]. 赵黎明,张亚兰.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3]区域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动态评价——以连云港为例[J]. 史亚琪,朱晓东,孙翔,李杨帆,魏婷.  生态学报. 2010(15)
[4]系统论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J]. 张玉良.  系统科学学报. 2010(03)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我国煤炭生产总量预测研究[J]. 艾德春,程伟,韩可琦.  煤炭技术. 2010(05)
[6]系统论视角下的中石油内部控制[J]. 赵选民,张继伟.  系统科学学报. 2010(02)
[7]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我国水泥行业CO2排放情景分析[J]. 佟贺丰,崔源声,屈慰双,刘娅.  中国软科学. 2010(03)
[8]政治系统论视角下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J]. 陈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9]基于系统论的科研机构研发协调度评价国际比较[J]. 罗亚非,王海峰.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03)
[10]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研究[J]. 王克强,刘艳芹.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04)

博士论文
[1]中国能源供需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 李连德.东北大学 2009
[2]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D]. 于励民.华中科技大学 2008
[3]基于系统论的道路混凝土多指标组成设计方法[D]. 熊剑平.长安大学 2008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复杂供应链系统协同策略建模分析研究[D]. 贾启君.天津大学 2008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管理研究[D]. 于洋.西南交通大学 2008
[6]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及应用研究[D]. 袁学良.山东大学 2008
[7]重庆市卫生服务系统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 张彦琦.第三军医大学 2008
[8]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 石建平.福建师范大学 2005
[9]中国能源发展的决策模型研究[D]. 沈玉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4
[10]城市园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以杭州市为例[D]. 祁素萍.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有色金属矿山企业运营仿真[D]. 刘勤兰.江西理工大学 2009
[2]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评价体系研究[D]. 孙磊.山东科技大学 2007
[3]山西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贺改梅.太原理工大学 2007
[4]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 姚效兴.河海大学 2007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宁煤集团煤炭开发能力分析和预测[D]. 冯贵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0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900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8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