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资结构理论的我国采矿业融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7 20:08
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愈显突出,迫切需要矿业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加快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受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完善以及矿业自身发展水平及高风险特性的影响,多数矿业企业存在融资困境,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西方发达国家经过6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企业融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本文以西方融资结构理论为统领,以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为借鉴,采取定量与定性、规范与实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我国采矿业融资问题及其成因和改善对策,力图对研究和改善采矿业融资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通过大量搜集整理采矿业行业经济数据,以及采矿业上市公司、商业银行授信企业财务数据,对我国采矿企业融资结构特征进行辨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绝大多数采矿企业,特别是民营和中小企业存在“融资结构不够完善、内源融资能力不足、直接融资渠道受限、间接融资难以获得”的融资困境,需要通过“鼓励内源融资,改善间接融资,拓宽直接融资,优化股权结构”的路径进行全面系统地改进,并重点就采矿企业信贷融资和证券融资的融资机理、存在问题、问题根源进行研究,提出从宏观政策和微观策略...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
1.2.2 国内研究文献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综述
2.1 早期融资结构理论
2.1.1 净收益理论
2.1.2 净经营收益理论
2.1.3 传统折中理论
2.2 现代融资结构理论
2.2.1 MM 理论及其修正
2.2.2 权衡理论
2.3 新融资结构理论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新融资结构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融资方式比较与选择
3.1 企业融资方式比较
3.1.1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3.1.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3.1.3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
3.2 国外企业融资方式特点
3.2.1 发达国家内源融资的主导地位
3.2.2 发达国家外源融资的典型模式
3.2.3 发展中国家企业融资结构特点
3.3 中国企业融资方式特点
3.3.1 我国企业融资结构演变过程
3.3.2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3.3.3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及结构特征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采矿业融资结构特征辨析
4.1 采矿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4.1.1 采矿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特征
4.1.2 采矿业上市公司内源和外源融资结构特征
4.1.3 采矿业上市公司直接和间接融资结构特征
4.2 采矿业授信企业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4.2.1 资产负债结构特征
4.2.2 内源和外源融资结构特征
4.2.3 直接和间接融资结构特征
4.3 采矿业规模以上企业融资能力研究
4.3.1 负债融资能力
4.3.2 利润留存能力
4.3.3 固定资产折旧能力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善间接融资:采矿业信贷融资问题与配给改善
5.1 我国采矿业信贷融资状况统计分析
5.1.1 金融机构对采矿业贷款
5.1.2 采矿业上市公司信贷融资
5.1.3 采矿业授信企业信贷融资
5.2 采矿业信贷配给产生机理分析
5.2.1 信贷配给的理论解释
5.2.2 我国信贷配给的“双重性”影响
5.2.3 采矿业特点的内在影响
5.3 改善采矿业信贷配给的动因与策略
5.3.1 改善采矿业信贷配给的动因: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有利选择
5.3.2 改善信贷配给的宏观政策:加大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支持
5.3.3 改善信贷配给的微观策略:对接采矿业融资特点创新业务
本章小结
第6章 拓展直接融资:采矿业证券融资问题与途径拓展
6.1 采矿企业证券融资机理辨析
6.1.1 证券融资的概念和特征
6.1.2 采矿业证券市场融资优势
6.1.3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状况
6.2 我国采矿业股票市场融资问题和对策研究
6.2.1 我国采矿业股票市场融资问题
6.2.2 国际矿业资本市场经验借鉴
6.2.3 对策建议:加快建立多层次的矿业资本市场
6.3 我国采矿业债券融资问题与改善途径
6.3.1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6.3.2 我国采矿业债券融资问题
6.3.3 对策建议:拓宽采矿业债券融资途径
本章小结
第7章 优化股权结构:为采矿企业改善治理结构与绩效奠定基础
7.1 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定性分析
7.1.1 相关概念诠释
7.1.2 作用机理分析
7.1.3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7.2 采矿企业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7.2.1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7.2.2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7.2.3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7.3 采矿业股权结构特征及其优化对策
7.3.1 我国采矿企业股权结构特征分析
7.3.2 以市场化为导向优化采矿企业股权结构
7.3.3 案例分析:紫金矿业成长之路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J]. 黄少安,钟卫东. 财经问题研究. 2012(12)
[2]我国资本市场的成就、问题和前景[J]. 郭树清. 行政管理改革. 2012(10)
[3]中小矿业公司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J]. 王永辉,胡胜国. 中国矿业. 2012(S1)
[4]国外证券交易所矿业公司融资的比较与启示[J]. 陈伟强,佘延双. 中国矿业. 2012(S1)
[5]外部治理环境与上市公司债权人治理效率[J]. 王贞洁,沈维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03)
[6]我国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建设与发展探析[J]. 李刚. 中国矿业. 2011(03)
[7]探析矿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J]. 贾文龙,任忠宝.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02)
[8]我国矿业融资问题研究[J]. 马杰,王玲玲. 商业会计. 2010(20)
[9]国外矿业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 陈俊楠. 当代经济. 2010(16)
[10]新时期矿业融资实证的法律与经济启示[J]. 袁华江. 矿产勘查. 2010(04)
博士论文
[1]我国信用制度变迁中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研究[D]. 陈春霞.江西财经大学 2004
[2]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研究[D]. 沈维涛.厦门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22758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
1.2.2 国内研究文献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综述
2.1 早期融资结构理论
2.1.1 净收益理论
2.1.2 净经营收益理论
2.1.3 传统折中理论
2.2 现代融资结构理论
2.2.1 MM 理论及其修正
2.2.2 权衡理论
2.3 新融资结构理论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新融资结构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融资方式比较与选择
3.1 企业融资方式比较
3.1.1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3.1.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3.1.3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
3.2 国外企业融资方式特点
3.2.1 发达国家内源融资的主导地位
3.2.2 发达国家外源融资的典型模式
3.2.3 发展中国家企业融资结构特点
3.3 中国企业融资方式特点
3.3.1 我国企业融资结构演变过程
3.3.2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3.3.3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及结构特征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采矿业融资结构特征辨析
4.1 采矿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4.1.1 采矿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特征
4.1.2 采矿业上市公司内源和外源融资结构特征
4.1.3 采矿业上市公司直接和间接融资结构特征
4.2 采矿业授信企业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4.2.1 资产负债结构特征
4.2.2 内源和外源融资结构特征
4.2.3 直接和间接融资结构特征
4.3 采矿业规模以上企业融资能力研究
4.3.1 负债融资能力
4.3.2 利润留存能力
4.3.3 固定资产折旧能力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善间接融资:采矿业信贷融资问题与配给改善
5.1 我国采矿业信贷融资状况统计分析
5.1.1 金融机构对采矿业贷款
5.1.2 采矿业上市公司信贷融资
5.1.3 采矿业授信企业信贷融资
5.2 采矿业信贷配给产生机理分析
5.2.1 信贷配给的理论解释
5.2.2 我国信贷配给的“双重性”影响
5.2.3 采矿业特点的内在影响
5.3 改善采矿业信贷配给的动因与策略
5.3.1 改善采矿业信贷配给的动因: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有利选择
5.3.2 改善信贷配给的宏观政策:加大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支持
5.3.3 改善信贷配给的微观策略:对接采矿业融资特点创新业务
本章小结
第6章 拓展直接融资:采矿业证券融资问题与途径拓展
6.1 采矿企业证券融资机理辨析
6.1.1 证券融资的概念和特征
6.1.2 采矿业证券市场融资优势
6.1.3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状况
6.2 我国采矿业股票市场融资问题和对策研究
6.2.1 我国采矿业股票市场融资问题
6.2.2 国际矿业资本市场经验借鉴
6.2.3 对策建议:加快建立多层次的矿业资本市场
6.3 我国采矿业债券融资问题与改善途径
6.3.1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6.3.2 我国采矿业债券融资问题
6.3.3 对策建议:拓宽采矿业债券融资途径
本章小结
第7章 优化股权结构:为采矿企业改善治理结构与绩效奠定基础
7.1 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定性分析
7.1.1 相关概念诠释
7.1.2 作用机理分析
7.1.3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7.2 采矿企业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7.2.1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7.2.2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7.2.3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7.3 采矿业股权结构特征及其优化对策
7.3.1 我国采矿企业股权结构特征分析
7.3.2 以市场化为导向优化采矿企业股权结构
7.3.3 案例分析:紫金矿业成长之路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J]. 黄少安,钟卫东. 财经问题研究. 2012(12)
[2]我国资本市场的成就、问题和前景[J]. 郭树清. 行政管理改革. 2012(10)
[3]中小矿业公司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J]. 王永辉,胡胜国. 中国矿业. 2012(S1)
[4]国外证券交易所矿业公司融资的比较与启示[J]. 陈伟强,佘延双. 中国矿业. 2012(S1)
[5]外部治理环境与上市公司债权人治理效率[J]. 王贞洁,沈维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03)
[6]我国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建设与发展探析[J]. 李刚. 中国矿业. 2011(03)
[7]探析矿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J]. 贾文龙,任忠宝.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02)
[8]我国矿业融资问题研究[J]. 马杰,王玲玲. 商业会计. 2010(20)
[9]国外矿业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 陈俊楠. 当代经济. 2010(16)
[10]新时期矿业融资实证的法律与经济启示[J]. 袁华江. 矿产勘查. 2010(04)
博士论文
[1]我国信用制度变迁中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研究[D]. 陈春霞.江西财经大学 2004
[2]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研究[D]. 沈维涛.厦门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22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02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