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5 13:01
产业发展模式是指产业在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自身产业流程特点,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的方法和方式的总结和归纳。应包括两大内容:一是领域选择(包括产业选择、资源利用、技术开发、资本积累等),二是制度构建及实施(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等),而对发展模式研究,还必须涉及到模式的运行机制以及模式有效运行所需要的支撑系统。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模式发展特点有(1)目标可促进个体和整体的共同发展和进步;(2)个体通过自我特性的互动、学习和经验分享获得自我成长;(3)整体和个体须具有外开放和学习其他模式的成功特质能力;(4)具有不断修正的、有较强的务实性与较快的适应性;(5)模式发展是渐变发展过程,但须具有发展的前瞻性。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无疑是最佳途径。金属产业(有色和黑色金属)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料。作为以资源为要素的产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但仍面临着资源依存度大、环境损害严重、后续发展乏力等问题,可...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21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立题意义
1.1.1 我国金属产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1.1.2 选题的社会经济发展意义
1.2 国内外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述
1.2.1 国外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述
1.2.2 国内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述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3.2 研究主要内容
2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研究
2.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2.1.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2.1.2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
2.1.3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2 基于资源经济学的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分析
2.2.1 基于环境的资源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定义
2.2.2 资源生产过程模式
2.2.3 资源价值及其形成过程
2.2.4 金属产业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平衡关系
2.2.5 物质流平衡的均衡模型
2.3 循环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2.3.1 模型建立的假设及概念
2.3.2 资源配置效率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2.3.3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资源配置效率
2.3.4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技术经济特征分析
3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3.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概念
3.1.1 发展模式的含义
3.1.2 金属矿产资源的属性及物质循环的特点
3.2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3.2.1 具有多种效益的统一性
3.2.2 具有动态结构的调控性
3.2.3 具有广泛的应变性
3.2.4 具有物质技术的一体性
3.3 构建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原则
3.3.1 相宜性原则
3.3.2 协调性原则
3.3.3 可操作性原则
3.3.4 可持续性原则
3.3.5 综合效益增长原则
3.4 构建金属产业循环发展模式的方法
3.5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路径
3.5.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基本发展模式
3.5.2 发展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技术路径
3.6 金属产业资源减量化一般运作模式
3.6.1 运作模式一:进行原料、辅料的替代或质量升级
3.6.2 运作模式二:延伸价值链
3.6.3 运作模式三:采用无废或低废工艺
3.6.4 运作模式四:改进生产设备,提高设备效率及产品寿命
3.6.5 运作模式五:现场循环回收利用,建立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循环系统
3.7 金属产业资源化和再利用一般运作模式
3.8 金属产业工业园区一般运作模式
3.8.1 金属产业循环价值链的构建方法
3.8.2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一:依托型共生网络
3.8.3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二:平等型共生网络
3.8.4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三:嵌套型共生网络
3.8.5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四:虚拟型共生网络
3.9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具体模式
3.9.1 地质勘探循环经济运作模式
3.9.2 采矿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清洁生产
3.9.3 选矿循环经济生产模式
3.9.4 采矿与选矿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
3.9.5 矿山生态修复(复垦)模式
3.9.6 金属产业矿区社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矿业农庄模式
3.9.7 金属产业冶炼模式
3.9.8 金属化工循环经济模式
3.9.9 金属产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冶金工业园区
3.9.10 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运作模式
4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和存在问题
4.1 云南省矿产资源自然禀赋条件
4.1.1 矿集区
4.1.2 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基地
4.2 云南省金属产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2.1 云南省金属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4.2.2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装备水平
4.2.3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创新人才
4.2.4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成果
4.2.5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水平
4.3 云南省金属产业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4.3.1 能耗、材耗、水耗、地耗高,节约降耗任务艰巨
4.3.2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4.3.3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频频引发地质灾害
5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模式探讨
5.1 铅锌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5.1.1 驰宏模式
5.1.2 祥云飞龙模式
5.2 铜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5.3 锡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5.4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5.5 先进企业对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5.6 冶金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
5.6.1 红河生态工业园区简介
5.6.2 红河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6.3 红河冶金工业园区运行模式
5.6.4 行业网络耦合
5.6.5 生态产业链设计
5.6.6 工业代谢分析
6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和指标构建
6.1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3 评价模型构建与计算
6.1.4 基于统计指标的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6.1.5 指标评价
6.1.6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
6.1.7 评价等级的确定
6.1.8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预警功能
6.2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具体建议指标
7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及措施研究
7.1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
7.1.1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机理
7.2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7.2.1 指导思想
7.2.2 基本原则
7.2.3 发展目标
7.2.4 主要指标
7.2.5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
7.2.6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
7.3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式
7.3.1 编制规划
7.3.2 推进节约降耗
7.3.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7.3.4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7.3.5 开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
7.3.6 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7.3.7 建立保障体系和指标评价体系
7.4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7.4.1 主要措施
7.4.2 实施步骤和发展途径
7.5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保障体系
7.5.1 法律和法规
7.5.2 政策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所作的科研工作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报告及奖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统计指标体系的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评价[J]. 张庆文,张文彬,程丽波. 中国矿业. 2009(08)
[2]从3R到5R:现代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重构[J]. 李兆前,齐建国,吴贵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01)
[3]探索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 邢彩霞. 阴山学刊. 2007(06)
[4]浅析构建矿区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J]. 李中才,王丽娟. 矿业工程. 2006(03)
[5]金川铜镍矿山尾矿砂循环经济研究[J]. 王武名,鲁安怀,陶维东,王长秋,张文琦. 金属矿山. 2006(04)
[6]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J]. 李巧玲,吕欣,周晓山. 西部探矿工程. 2006(04)
[7]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云南铜矿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 于干千,刘蕾. 时代经贸. 2006(03)
[8]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 周宏春,魏际刚,刘丽莉. 经济研究参考. 2006(46)
[9]构建生态铝工业—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的铝工业[J]. 郭鉴镜. 世界有色金属. 2005(12)
[10]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 任勇,陈燕平,周国梅,冯东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05)
博士论文
[1]广西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李赋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
[2]资源循环利用论[D]. 陈德敏.重庆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研究[D]. 朱德莉.湖南大学 2006
[2]基于循环经济的价值链改造研究[D]. 陈华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3]循环经济规划的理论、方法及初步应用[D]. 黄怀友.东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51008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21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立题意义
1.1.1 我国金属产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1.1.2 选题的社会经济发展意义
1.2 国内外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述
1.2.1 国外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述
1.2.2 国内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述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3.2 研究主要内容
2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研究
2.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2.1.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2.1.2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
2.1.3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2 基于资源经济学的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分析
2.2.1 基于环境的资源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定义
2.2.2 资源生产过程模式
2.2.3 资源价值及其形成过程
2.2.4 金属产业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平衡关系
2.2.5 物质流平衡的均衡模型
2.3 循环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2.3.1 模型建立的假设及概念
2.3.2 资源配置效率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2.3.3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资源配置效率
2.3.4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技术经济特征分析
3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3.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概念
3.1.1 发展模式的含义
3.1.2 金属矿产资源的属性及物质循环的特点
3.2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3.2.1 具有多种效益的统一性
3.2.2 具有动态结构的调控性
3.2.3 具有广泛的应变性
3.2.4 具有物质技术的一体性
3.3 构建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原则
3.3.1 相宜性原则
3.3.2 协调性原则
3.3.3 可操作性原则
3.3.4 可持续性原则
3.3.5 综合效益增长原则
3.4 构建金属产业循环发展模式的方法
3.5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路径
3.5.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基本发展模式
3.5.2 发展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技术路径
3.6 金属产业资源减量化一般运作模式
3.6.1 运作模式一:进行原料、辅料的替代或质量升级
3.6.2 运作模式二:延伸价值链
3.6.3 运作模式三:采用无废或低废工艺
3.6.4 运作模式四:改进生产设备,提高设备效率及产品寿命
3.6.5 运作模式五:现场循环回收利用,建立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循环系统
3.7 金属产业资源化和再利用一般运作模式
3.8 金属产业工业园区一般运作模式
3.8.1 金属产业循环价值链的构建方法
3.8.2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一:依托型共生网络
3.8.3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二:平等型共生网络
3.8.4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三:嵌套型共生网络
3.8.5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四:虚拟型共生网络
3.9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具体模式
3.9.1 地质勘探循环经济运作模式
3.9.2 采矿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清洁生产
3.9.3 选矿循环经济生产模式
3.9.4 采矿与选矿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
3.9.5 矿山生态修复(复垦)模式
3.9.6 金属产业矿区社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矿业农庄模式
3.9.7 金属产业冶炼模式
3.9.8 金属化工循环经济模式
3.9.9 金属产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冶金工业园区
3.9.10 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运作模式
4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和存在问题
4.1 云南省矿产资源自然禀赋条件
4.1.1 矿集区
4.1.2 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基地
4.2 云南省金属产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2.1 云南省金属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4.2.2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装备水平
4.2.3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创新人才
4.2.4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成果
4.2.5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水平
4.3 云南省金属产业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4.3.1 能耗、材耗、水耗、地耗高,节约降耗任务艰巨
4.3.2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4.3.3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频频引发地质灾害
5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模式探讨
5.1 铅锌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5.1.1 驰宏模式
5.1.2 祥云飞龙模式
5.2 铜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5.3 锡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5.4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5.5 先进企业对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5.6 冶金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
5.6.1 红河生态工业园区简介
5.6.2 红河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6.3 红河冶金工业园区运行模式
5.6.4 行业网络耦合
5.6.5 生态产业链设计
5.6.6 工业代谢分析
6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和指标构建
6.1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3 评价模型构建与计算
6.1.4 基于统计指标的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6.1.5 指标评价
6.1.6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
6.1.7 评价等级的确定
6.1.8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预警功能
6.2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具体建议指标
7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及措施研究
7.1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
7.1.1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机理
7.2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7.2.1 指导思想
7.2.2 基本原则
7.2.3 发展目标
7.2.4 主要指标
7.2.5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
7.2.6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
7.3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式
7.3.1 编制规划
7.3.2 推进节约降耗
7.3.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7.3.4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7.3.5 开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
7.3.6 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7.3.7 建立保障体系和指标评价体系
7.4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7.4.1 主要措施
7.4.2 实施步骤和发展途径
7.5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保障体系
7.5.1 法律和法规
7.5.2 政策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所作的科研工作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报告及奖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统计指标体系的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评价[J]. 张庆文,张文彬,程丽波. 中国矿业. 2009(08)
[2]从3R到5R:现代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重构[J]. 李兆前,齐建国,吴贵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01)
[3]探索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 邢彩霞. 阴山学刊. 2007(06)
[4]浅析构建矿区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J]. 李中才,王丽娟. 矿业工程. 2006(03)
[5]金川铜镍矿山尾矿砂循环经济研究[J]. 王武名,鲁安怀,陶维东,王长秋,张文琦. 金属矿山. 2006(04)
[6]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J]. 李巧玲,吕欣,周晓山. 西部探矿工程. 2006(04)
[7]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云南铜矿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 于干千,刘蕾. 时代经贸. 2006(03)
[8]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 周宏春,魏际刚,刘丽莉. 经济研究参考. 2006(46)
[9]构建生态铝工业—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的铝工业[J]. 郭鉴镜. 世界有色金属. 2005(12)
[10]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 任勇,陈燕平,周国梅,冯东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05)
博士论文
[1]广西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李赋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
[2]资源循环利用论[D]. 陈德敏.重庆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研究[D]. 朱德莉.湖南大学 2006
[2]基于循环经济的价值链改造研究[D]. 陈华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3]循环经济规划的理论、方法及初步应用[D]. 黄怀友.东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51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051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