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开放”与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理论与实证
发布时间:2021-03-12 01:08
制造业区域集聚是近年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的重心在于寻找制造业区域集聚的动因。在众多的研究中,开放与制造业区域集聚的关系,属于一个重要论题。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主要关注了对外开放或国际开放对制造业区域集聚的作用,而忽略了区域之间的开放或区际开放的影响,更鲜有将对外开放与区际开放作为平行的开放变量来提出问题的。本文的宗旨就是在对外开放和区际开放同时兼顾的框架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二重开放”与制造业区域集聚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论方面,本文在总揽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别梳理出对外开放和区际开放促进制造业区域集聚的机理机制。其中,对外开放与制造业区域集聚之间的传导机制可以归纳为对外贸易机制、外商直接投资机制和对外直接投资机制,区际开放与制造业区域集聚之间的传导机制可以归纳为商品流动机制、资本流动机制和劳动力流动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作为转型经济所特有的“先国际化后区际化”的区域开放路径,构建了一个综合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用于分析二重开放对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动态变化趋势的影响,由此揭示出中国在转型初期未有国内市场情形下的制造业集聚,以及后来在重建国内市场中的制造...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制造业地理分布图(1,87年)③
中国制造业地理分布图(2000年)
3.3.1墓于省际层面的研究先看二重开放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的总体状况。图3.11给出了2006年中国制造业地理分布图.不难看出,相对于对外开放主导时期的制造业地理分布格局而言(见图3.6),二重开放时期制造业区域分布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l)制造业比重在5%以上的5个省份并没有发生改变,依然全部位于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但是这5个省份的制造业总份额却由对外开放主导时期的53.93%上升到了二重开放时期的57.86%。(2)相比较而言,制造业比重在3%至5%之间的省份由对外开放主导时期的8个减少到二重开放时期的5个,而
本文编号:3077417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制造业地理分布图(1,87年)③
中国制造业地理分布图(2000年)
3.3.1墓于省际层面的研究先看二重开放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的总体状况。图3.11给出了2006年中国制造业地理分布图.不难看出,相对于对外开放主导时期的制造业地理分布格局而言(见图3.6),二重开放时期制造业区域分布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l)制造业比重在5%以上的5个省份并没有发生改变,依然全部位于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但是这5个省份的制造业总份额却由对外开放主导时期的53.93%上升到了二重开放时期的57.86%。(2)相比较而言,制造业比重在3%至5%之间的省份由对外开放主导时期的8个减少到二重开放时期的5个,而
本文编号:3077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07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