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3 19:12
本文主要研究电力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即电力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在其形成及运动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或制约。近十几年来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正逐渐成为世界电力工业改革的主流,改革的目标在于打破电力行业垄断,在发电、售电环节逐步引入竞争,从而提高整个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率,让用户享有更加优质低廉的用电服务。我国从1999年就开始了发电侧竞价上网的尝试,但由于电力行业体制改革的不相适应,这项工作进展十分缓慢。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力改革没有得到经济理论的必要支持,而电价形成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核心。研究电力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不仅要充分借鉴较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英美等国经验,而且还要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的价格理论实践,这样才能提出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电价改革建议。 本文立足于国内的电力市场实际,对我国电力价格的形成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分析,从电力市场价格管制的研究入手,认为集资办电引发的价格双轨制,造成了社会各利益团体的寻租行为;同时用电侧歧视定价客观上增进了社会福利,实质上是对垄断自身负效应的一种抵消。我国电力价格的形成还受到了上游煤炭产业和下游...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叮二0.01时的技术效率曲线
利润空间构造图
第八章电力市场定价的实验方法研究图1诱导出的市场供给和需求曲线图1的市场供需函数是通过组合个人的成本和价值信息产生的①。在梯阶的上(下)方标识了每一单位的买者和卖者身份。按市场供需均衡理论,需求和供给相交于价格4.20美元处,交易数量为5或6个单位。由于不同市场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数量特征,经济学者引入了一些市场评价指标。1、交易数量和平均交易价格市场供需均衡状态下的交易数量和交易价格是市场理论中最重要的数量特征。在图1的市场设计下,交易数量和价格的竞争性预期分别为5(或6)和4.20美元。2、市场效率对于所有可能发生的交易,竞争性价格理论可以预期使剩余最大化的组合。这一最大剩余记为‘。,它表现为图1的阴影区域。市场效率E定义为被提取最大剩余的比例:①williams,^rlingtonw.(1980)“Co哪uterizedDouble一AuetionMarkets:somelnitialExperimentalresul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上网电价改革研究[J]. 罗斌,柴高峰,桂衡.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02)
[2]电价管制及其改革的比较研究[J]. 于良春,张卉. 经济评论. 2003(06)
[3]强自然垄断定价理论与中国电价规制制度分析[J]. 于良春,张伟. 经济研究. 2003(09)
[4]当量电价体系及相关制度设计 (六)输电的当量电价理论与方法[J]. 言茂松.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14)
[5]需求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J]. 刘军. 华北电力技术. 2003(07)
[6]缺电情况下能开放电力市场吗?——兼论当量电价的应用[J]. 言茂松,邹斌,李晓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10)
[7]当量电价体系及相关制度设计 (一)管制竞争阶段的两大电力市场与当量电价理论[J]. 言茂松.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07)
[8]美国的电力期货与电力期权[J]. 周浩,林海峰. 证券市场导报. 2003(04)
[9]利润空间法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二)——电力市场价格监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J]. 魏学好,周浩.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2(11)
[10]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评述[J]. 林济铿,倪以信,吴复立. 电网技术. 2002(11)
本文编号:3211087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叮二0.01时的技术效率曲线
利润空间构造图
第八章电力市场定价的实验方法研究图1诱导出的市场供给和需求曲线图1的市场供需函数是通过组合个人的成本和价值信息产生的①。在梯阶的上(下)方标识了每一单位的买者和卖者身份。按市场供需均衡理论,需求和供给相交于价格4.20美元处,交易数量为5或6个单位。由于不同市场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数量特征,经济学者引入了一些市场评价指标。1、交易数量和平均交易价格市场供需均衡状态下的交易数量和交易价格是市场理论中最重要的数量特征。在图1的市场设计下,交易数量和价格的竞争性预期分别为5(或6)和4.20美元。2、市场效率对于所有可能发生的交易,竞争性价格理论可以预期使剩余最大化的组合。这一最大剩余记为‘。,它表现为图1的阴影区域。市场效率E定义为被提取最大剩余的比例:①williams,^rlingtonw.(1980)“Co哪uterizedDouble一AuetionMarkets:somelnitialExperimentalresul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上网电价改革研究[J]. 罗斌,柴高峰,桂衡.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02)
[2]电价管制及其改革的比较研究[J]. 于良春,张卉. 经济评论. 2003(06)
[3]强自然垄断定价理论与中国电价规制制度分析[J]. 于良春,张伟. 经济研究. 2003(09)
[4]当量电价体系及相关制度设计 (六)输电的当量电价理论与方法[J]. 言茂松.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14)
[5]需求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J]. 刘军. 华北电力技术. 2003(07)
[6]缺电情况下能开放电力市场吗?——兼论当量电价的应用[J]. 言茂松,邹斌,李晓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10)
[7]当量电价体系及相关制度设计 (一)管制竞争阶段的两大电力市场与当量电价理论[J]. 言茂松.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07)
[8]美国的电力期货与电力期权[J]. 周浩,林海峰. 证券市场导报. 2003(04)
[9]利润空间法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二)——电力市场价格监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J]. 魏学好,周浩.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2(11)
[10]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评述[J]. 林济铿,倪以信,吴复立. 电网技术. 2002(11)
本文编号:3211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21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