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我国稀贵金属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发布时间:2021-08-29 06:48
  稀贵金属是稀有金属和贵金属的总称,因其特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储备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的“维他命”概念产业,创新驱动稀贵金属产业发展,是摆脱我国战略资源国际分工不利地位的有效手段,更是国家发展产业竞争新优势、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创新驱动发展,是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我国稀贵金属产业的必然选择。首先,全球金属矿产资源市场格局的地理空间不均衡现象明显,尽管发展中国家居于供给的优势地位,但价格战等恶性竞争问题突出,终端市场和价格主要被发达国家和跨国矿产企业所控制,我国稀贵金属产业必须寻求创新发展才能在国际化进程中争取优势地位。其次,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影响,我国金属矿产业市场持续低迷,金属价格下跌趋势明显,整体呈现“量升、价跌、增收不增利”的现象,稀贵金属产业的创新发展无疑将成为带动国内金属矿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引擎”。最后,我国已初步建成较为完备的稀贵金属产业体系,但产业生产力、科技创新、制度和体制中仍存在诸多制约瓶颈,产业竞争力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探寻创新发展路径,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上述制约...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经济学中对自然资源认识的理论回顾
        1.3.2 国内矿产资源产业的相关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 关键词界定
        1.5.1 稀贵金属与稀贵金属产业
        1.5.2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1.5.3 不确定性
2. 创新的理论评述
    2.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1.1 创新的五种情况
        2.1.2 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
        2.1.3 创新理论的基本模型
        2.1.4 启示
    2.2 技术创新理论
        2.2.1 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2.2.2 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
        2.2.3 技术创新的关系理论
        2.2.4 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
        2.2.5 启示
    2.3 制度创新理论
        2.3.1 制度演进理论
        2.3.2 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
        2.3.3 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2.3.4 启示
    2.4 创新的经济学作用机理
        2.4.1 创新的激励机制
        2.4.2 创新的投入产出机制
        2.4.3 创新的资源配置机制
    2.5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关系
    2.6 本章小结
3. 稀贵金属产业发展的经济特殊性探析
    3.1 稀贵金属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3.2 我国稀贵金属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3.2.1 全球金属矿产资源市场格局与稀贵金属产业创新发展
        3.2.2 我国金属矿产业转型升级与稀贵金属产业创新发展
        3.2.3 我国稀贵金属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与产业创新发展
    3.3 稀贵金属资及其源产业的基本经济特点
        3.3.1 资源稀缺性
        3.3.2 经济战略性
        3.3.3 市场失灵性
        3.3.4 成本沉淀性
        3.3.5 价格复杂性
    3.4 稀贵金属产业发展的内在创新特点
        3.4.1 技术创新
        3.4.2 制度创新
    3.5 稀贵金属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特征
        3.5.1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产业发展均衡路径
        3.5.2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产业创新能力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技术创新的稀贵金属产业发展
    4.1 技术创新驱动稀贵金属产业发展模型
        4.1.1 研发部门与技术创新
        4.1.2 市场结构、不确定性、研发速度与技术创新
        4.1.3 沉没成本、市场壁垒、竞争路径与技术创新
    4.2 技术创新驱动稀贵金属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演进路径
        4.2.1 稀贵金属产业结构与技术创新
        4.2.2 稀贵金属产业技术创新的诱因与约束
        4.2.3 稀贵金属产业技术创新的方向与环境
        4.2.4 动态反馈与路径依赖
    4.3 技术创新驱动稀贵金属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制度创新的稀贵金属产业发展
    5.1 我国稀贵金属产业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5.1.1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5.1.2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时期(1979-1999)
        5.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2000-至今)
    5.2 制度创新驱动稀贵金属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5.2.1 制度创新、制度均衡与制度非均衡
        5.2.2 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力与行为主体
        5.2.3 制度创新的基本功能
        5.2.4 制度创新驱动稀贵金属产业发展发展的作用机制
    5.3 稀贵金属产业创新发展的制度约束
        5.3.1 市场制度约束
        5.3.2 法律与政策制度约束
        5.3.3 产权制度约束
        5.3.4 其他制度性约束
    5.4 政策含义:稀贵金属产业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构建
    5.5 本章小结
    附录
6. 我国稀贵金属企业创新成长的微观组织与管理
    6.1 企业创新成长是稀贵金属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微观主体
    6.2 我国稀贵金属企业创新成长的阶段与方式
        6.2.1 渐进创新
        6.2.2 工艺创新
        6.2.3 生产现场创新
        6.2.4 组织、管理与文化创新
    6.3 我国稀贵金属企业的梯度式创新成长路径:工艺—产品—专有技术
    6.4 我国稀贵金属企业创新成长的研发管理
        6.4.1 我国稀贵金属企业研发活动的主要功能
        6.4.2 我国稀贵金属企业研发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6.5 构建我国稀贵金属企业的创新文化
        6.5.1 创新文化对技术后进企业的作用
        6.5.2 我国稀贵金属企业的创新文化构建
    6.6 我国稀贵金属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竞争力情况
    6.7 我国稀贵金属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组织管理”评价
        6.7.1 企业基本情况
        6.7.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6.7.3 企业组织管理的制度安排分析
    6.8 我国稀贵金属中小型企业的“创新贡献度”问卷调查
        6.8.1 模型设定、调查问卷设计和初步统计结果
        6.8.2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计量分析
    6.9 本章小结
    附录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启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2008-2014年硕博连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与参与课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J]. 蔡德林.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01)
[2]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J]. 谢康,肖静华,周先波,乌家培.  经济研究. 2012(01)
[3]创新驱动、自主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J]. 杨燕,高山行.  科学学研究. 2011(10)
[4]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涌现”现象及其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演化[J]. 刘刚.  经济学家. 2011(01)
[5]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J]. 肖德云,胡树华,戴勇.  管理学报. 2010(07)
[6]产业创新系统中的协同演化理论研究[J]. 于焱,李庆东.  现代经济探讨. 2009(12)
[7]产业创新系统的自组织进化机制及动力模型[J]. 李锐,鞠晓峰.  中国软科学. 2009(S1)
[8]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新视角、新观点的分析[J]. 齐晶晶,阎维洁.  经济体制改革. 2009(04)
[9]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演化分析[J]. 王晓东,蔡美玲.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7)
[10]技术进步路径由模仿到创新的转换与中国省际数据验证[J]. 魏枫.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9(02)

博士论文
[1]基于演化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 李微微.天津大学 2007
[2]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 赵新宇.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70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370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5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