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经济及环境影响与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04:12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了“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又做出了“2030年碳排放量达峰并尽早达峰”的承诺。碳减排承诺由相对量减排转变为绝对量减排,我国面临的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政府也逐渐提高了对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我国的能源政策由保障能源供给为主逐步转变为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源效率等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上来,并且,关于节能的要求由能源消费强度控制逐步转变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控制”。能源消费强度等于能源消费总量除以国内生产总值,它是相对量控制指标,控制力度较弱;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对未来的能源消费量设置“天花板”,它是绝对量控制指标,控制力度很强。随着政府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自2013年以来,能源政策文件密集提出了关于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要求和目标,对总量控制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强度控制,并逐步形成以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为主,以能源消费强度控制为辅的能源控制政策导向。2013年1月1日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对...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图文】: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经济及环境影响与优化研究


我国能源政策的历史演变Fig.1.2ThehistoricalevolutionofChina'senergypolicy

技术路线图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经济影响,机制,碳排放,能源


图 3.12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经济影响机制omic impact mechanism of the total energy c的环境影响机制影响仅指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根,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能源活动、工地利用、废弃物及其他。根据该《指南主要来源,因此,能源消费量的变化是的能源品种具有不同的碳排放系数,的另一主要原因。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强“波特假说”存在产业异质性吗?——基于产业碳密集程度细分的视角[J]. 刘传江,赵晓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6)
[2]基于环境基尼系数的控制单元水污染负荷分配优化研究[J]. 吴文俊,蒋洪强,段扬,刘年磊,卢亚灵,张伟,于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5)
[3]中国区域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及经济影响分析[J]. 李百吉,张倩倩.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4)
[4]京津冀地区碳排放因素分解——兼论“新常态”下的变动趋势[J]. 李百吉,张倩倩.  生态经济. 2017(04)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中国农业增长的再考察——来自面板工具变量法的证据[J]. 孙圣民,陈强.  经济学(季刊). 2017(02)
[6]中国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分析——基于八区域的静态面板数据模型[J]. 刘满芝,刘贤贤.  资源科学. 2016(12)
[7]差别责任视角下碳排放权区域分配方法研究[J]. 冯阳,路正南.  软科学. 2016(11)
[8]自贸区设立、贸易发展与资本流动——基于上海自贸区的研究[J]. 项后军,何康,于洋.  金融研究. 2016(10)
[9]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及其比较研究[J]. 颜建军,杨晓辉,游达明.  科研管理. 2016(09)
[10]中国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的比较与选择——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的实证研究[J]. 王红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9)

博士论文
[1]二氧化碳排放权分配[D]. 杨柳.山东大学 2014
[2]碳排放约束的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D]. 周五七.华中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命令控制与可交易环境政策下的碳排放强度减排效应[D]. 刘松灵.吉林大学 2015
[2]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影响因素及政策效果评价[D]. 杨睿.华北电力大学 2014
[3]北京市能源消费预测方法比较研究[D]. 邓鸿鹄.北京林业大学 2013
[4]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下的电力消费量区域分解方法研究[D]. 陈晨.华北电力大学 2013
[5]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节能指标分解研究与分析[D]. 李明辉.中南大学 2011
[6]工业企业节能政策工具选择模型研究[D]. 刘环环.大连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39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439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d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