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8 02:39
工业结构升级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题中之义。工业结构升级主要是指工业发展的高技术化、高集约化、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而实现这“四化”的有效途径就是不断提升我国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首先对自主创新和工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然后对我国工业结构的演进历程与现状进行了梳理,剖析了我国工业结构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深入分析了我国以自主创新推动工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研究了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以推动工业结构升级的对策。自主创新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不但包含技术创新的内涵,而且是我国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实现对发达国家技术赶超的一种现实路径选择。本文第二章对自主创新的内涵、主体和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反映我国国情的自主创新多动力综合驱动模型。工业结构升级理论与传统的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第二章对工业结构升级、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开级进行了概念区分,明确了工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并对工业结构升级的模式、动力机制及其引发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了探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结构经历了五次调整,本文第三章对我国工业结构的演进历程、现状及...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2 自主创新与工业结构升级理论探讨
2.1 自主创新的内涵
2.2 自主创新相关概念
2.3 自主创新主体
2.4 自主创新动力模式
2.5 工业结构升级界说
2.6 工业结构升级一般模式
2.7 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
2.8 工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关联效应
3 中国工业结构与自主创新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中国工业结构演进历程
3.2 中国工业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3.3 基于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我国工业关联效应实证分析
3.4 中国自主创新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自主创新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4.1 自主创新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定性分析
4.2 基于面板数据的自主创新与工业结构升级长期协整关系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自主创新推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路径与传导机制研究
5.1 自主创新推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分析
5.2 从自主创新到工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
6 自主创新推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支持系统研究
6.1 资金支持系统
6.2 人才支持系统
6.3 服务支持系统
6.4 制度支持系统
6.5 市场环境支持系统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品牌核心价值研究[J]. 陈栋,卫平. 技术经济. 2011(03)
[2]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 房汉廷. 中国科技论坛. 2010(11)
[3]服务业的崛起及其投资机会[J]. 何庆明. 证券市场导报. 2009(05)
[4]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构成及协同优势[J]. 辜秋琴.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07)
[5]我国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模式探讨[J]. 郭军灵. 科研管理. 2007(04)
[6]对我国1953-1978年工业化的认识[J]. 邱美娟. 消费导刊. 2007(07)
[7]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J]. 王岳平,葛岳静. 管理世界. 2007(02)
[8]理解“自主创新”[J]. 路风. 中国科技产业. 2006(10)
[9]OEM、ODM到OBM:新兴经济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J]. 毛蕴诗,戴勇. 经济管理. 2006(20)
[10]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实例的研究[J]. 孙冰,吴勇. 科技与经济. 2006(04)
博士论文
[1]自主创新与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 彭建平.华中科技大学 2008
[2]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D]. 佟岩.辽宁大学 2007
[3]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与调整研究[D]. 罗仁会.西南交通大学 2004
[4]高新技术产业化论[D]. 顾海.南京农业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502039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2 自主创新与工业结构升级理论探讨
2.1 自主创新的内涵
2.2 自主创新相关概念
2.3 自主创新主体
2.4 自主创新动力模式
2.5 工业结构升级界说
2.6 工业结构升级一般模式
2.7 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
2.8 工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关联效应
3 中国工业结构与自主创新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中国工业结构演进历程
3.2 中国工业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3.3 基于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我国工业关联效应实证分析
3.4 中国自主创新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自主创新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4.1 自主创新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定性分析
4.2 基于面板数据的自主创新与工业结构升级长期协整关系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自主创新推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路径与传导机制研究
5.1 自主创新推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分析
5.2 从自主创新到工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
6 自主创新推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支持系统研究
6.1 资金支持系统
6.2 人才支持系统
6.3 服务支持系统
6.4 制度支持系统
6.5 市场环境支持系统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品牌核心价值研究[J]. 陈栋,卫平. 技术经济. 2011(03)
[2]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 房汉廷. 中国科技论坛. 2010(11)
[3]服务业的崛起及其投资机会[J]. 何庆明. 证券市场导报. 2009(05)
[4]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构成及协同优势[J]. 辜秋琴.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07)
[5]我国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模式探讨[J]. 郭军灵. 科研管理. 2007(04)
[6]对我国1953-1978年工业化的认识[J]. 邱美娟. 消费导刊. 2007(07)
[7]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J]. 王岳平,葛岳静. 管理世界. 2007(02)
[8]理解“自主创新”[J]. 路风. 中国科技产业. 2006(10)
[9]OEM、ODM到OBM:新兴经济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J]. 毛蕴诗,戴勇. 经济管理. 2006(20)
[10]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实例的研究[J]. 孙冰,吴勇. 科技与经济. 2006(04)
博士论文
[1]自主创新与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 彭建平.华中科技大学 2008
[2]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D]. 佟岩.辽宁大学 2007
[3]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与调整研究[D]. 罗仁会.西南交通大学 2004
[4]高新技术产业化论[D]. 顾海.南京农业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502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50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