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神州财务战略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5 02:55
目前国内外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席卷全球,创新型医药企业持续增长,2015年以来,为加快创新医药行业的发展,中国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如加快审批流程,建立优先审批审评制度,将未曾面世的创新药、未曾在中国上市的原研药、重大专项中的新药以及防止重大疾病的新药全部纳入优先审批审评的范围,鼓励创新型医药企业的发展。同时,我国建立专利补偿制度,延长创新医药的专利保护期,通过增加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来增加企业研发的积极性。我国2019年发布医保目录,将治疗癌症、罕见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纳入医保覆盖范围。预示着我国创新医药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创新型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时间较长、投入资本较多、研发的不确定性较大,前期不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其财务战略有别于非医药企业和创新类企业。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把自身的发展目标定为在“发现、开发和商业化自主创新型分子靶向肿瘤免疫药物防治恶性肿瘤方面成为全球领军者”。百济神州自2016年、2018年、2021年分别在美国、中国香港、科创板上市。公司目前具有多款已投入市场的世界“first in class”创新药物,是行业内具有典型意义的创新型药...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贡献与不足
1.4.1 研究贡献
1.4.2 研究不足
2 概念界定、财务战略的模式和选择
2.1 财务战略定义
2.1.1 财务战略概念
2.1.2 财务战略分类
2.2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
2.3 行业发展状况与环境
2.3.1 医药行业概述与发展趋势
2.3.2 创新医药行业环境分析
2.3.3 创新药物审批上市政策发展
2.4 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对财务战略的影响
3 百济神州案例分析
3.1 百济神州概况
3.1.1 百济神州简介
3.1.2 百济神州创始人团队和管理团队
3.2 百济神州财务战略介绍
3.2.1 权益性融资为主的筹资战略
3.2.2 研究与开发为导向的投资战略
3.2.3 营运战略
3.2.4 股利分配战略
4 百济神州财务战略评价
4.1 筹资特征及实施效果
4.1.1 筹资总额
4.1.2 资本结构
4.2 投资战略特征和实施效果
4.2.1 百济神州投资特征
4.2.2 投资战略的实施效果
4.3 财务战略不足
4.3.1 股权融资导致股权稀释
4.3.2 投资风险高,投资回报来源于股价上涨
5 百济神州财务战略的启示
5.1 抓住资本市场融资窗口,筹集资金支持研发
5.2 关注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5.3 选择符合企业发展的筹资方式
5.4 强强联合加快资金回笼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82587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贡献与不足
1.4.1 研究贡献
1.4.2 研究不足
2 概念界定、财务战略的模式和选择
2.1 财务战略定义
2.1.1 财务战略概念
2.1.2 财务战略分类
2.2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
2.3 行业发展状况与环境
2.3.1 医药行业概述与发展趋势
2.3.2 创新医药行业环境分析
2.3.3 创新药物审批上市政策发展
2.4 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对财务战略的影响
3 百济神州案例分析
3.1 百济神州概况
3.1.1 百济神州简介
3.1.2 百济神州创始人团队和管理团队
3.2 百济神州财务战略介绍
3.2.1 权益性融资为主的筹资战略
3.2.2 研究与开发为导向的投资战略
3.2.3 营运战略
3.2.4 股利分配战略
4 百济神州财务战略评价
4.1 筹资特征及实施效果
4.1.1 筹资总额
4.1.2 资本结构
4.2 投资战略特征和实施效果
4.2.1 百济神州投资特征
4.2.2 投资战略的实施效果
4.3 财务战略不足
4.3.1 股权融资导致股权稀释
4.3.2 投资风险高,投资回报来源于股价上涨
5 百济神州财务战略的启示
5.1 抓住资本市场融资窗口,筹集资金支持研发
5.2 关注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5.3 选择符合企业发展的筹资方式
5.4 强强联合加快资金回笼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82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78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