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13 18:20
本文首先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分别构造了比较优势下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和比较优势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进而提出我国发展轿车工业的战略选择。 文中分析了典型的汽车工业后起国日本、韩国和巴西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对他们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汽车工业后起国的发展模式是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重要借鉴。 文中阐述了与合资模式有关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叙述合资方式已成为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主导模式的发展轨迹。分析了我国轿车工业选择合资模式的背景与合资企业的经济效益、合资企业的技术转移效应、合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论述合资陷阱。 运用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中国轿车工业的后发优势,提出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重点分析了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的特征。 近二十年来我国“市场换技术”策略屡屡重蹈“创新追赶陷阱”的事实证明我国轿车工业不可能通过合资模式来实现赶超的目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争论,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已在业界成为共识,但是在“以市场换技术”错误原则的指导下,大量地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致使我国现有的轿车工业发展是以合资模式为主。如何从以合资模式为主转向以自主...
【文章页数】:2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
1.5.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现状
2.1 中国轿车工业发展轨迹
2.2 中国轿车产业的产业政策
2.3 中国轿车工业的主要企业及生产情况
2.4 中国轿车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轿车工业的战略选择
3.1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
3.1.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
3.1.2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3.1.3 要素禀赋论
3.1.4 动态比较费用论
3.1.5 里昂惕夫之谜
3.1.6 技术差距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1.7 产品差异化理论
3.1.8 规模经济理论
3.1.9 新贸易理论
3.2 比较利益陷阱
3.3 比较优势下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
3.4 比较优势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
3.5 比较优势下,我国发展轿车工业的战略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汽车工业后起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
4.1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模式
4.1.1 日本战后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战略
4.1.2 二战后的国际环境
4.1.3 日本汽车产业的国家政策
4.1.4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轨迹
4.1.5 日本汽车的霸主地位
4.2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
4.2.1 韩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背景
4.2.2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阶段
4.2.3 韩国政府对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的扶植
4.2.4 韩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4.3 巴西模式
4.3.1 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轨迹
4.3.2 巴西汽车工业化生产计划主要内容
4.4 后发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4.4.1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4.4.2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4.4.3 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4.5 日本、韩国、巴西汽车工业发展模式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DI 与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合资模式
5.1 FDI 的主体与客体
5.2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5.2.1 资源驱动
5.2.2 市场驱动
5.2.3 东道国相关政策的诱导
5.3 东道国吸引 FDI 的动因
5.3.1 经济动机
5.3.2 技术动机
5.3.3 FDI 所具有的一揽子资源性质
5.4 FDI 的技术溢出机制
5.4.1 人力资本流动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
5.4.2 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示范和技术竞争效应
5.4.3 跨国公司投资的关联效应
5.5 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锁定
5.5.1 自我技术锁定
5.5.2 被动技术锁定
5.5.3 技术锁定的后果
5.6 合资模式是FDI 的主要途径
5.7 我国轿车工业陷入合资模式的发展轨迹
5.8 合资方式已成为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主导模式
5.9 我国轿车工业选择合资模式的背景与动机
5.10 合资企业的经济效益
5.11 合资企业的技术转移效应
5.12 合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益
5.12.1 跨国公司对我国轿车制造业投资的技术示范效应
5.12.2 跨国公司对我国轿车制造业投资的关联效应
5.12.3 跨国公司对我国轿车制造业投资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5.1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后发优势与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
6.1 后发优势理论
6.2 后发优势的来源
6.3 后发优势陷阱
6.4 后发劣势
6.5 经济全球化
6.5.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6.5.2 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影响
6.5.3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6.6 中国轿车工业的后发优势
6.7 实现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选择
6.8 中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必须由政府主导
6.9 自主开发的企业是中国轿车工业自主发展的关键
6.10 自主开发是我国轿车工业自主发展的重要环节
6.11 自主品牌是知识产权的标志
6.12 模仿创新是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6.12.1 模仿创新的概念
6.12.2 模仿创新的后发优势
6.12.3 日本、韩国轿车工业的模仿创新
6.12.4 模仿创新是我国轿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6.1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研究
7.1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7.2 研发历程
7.3 一汽轿车公司的经营现状
7.4 一汽轿车自主开发的优势
7.5 一汽轿车目前存在的问题
7.6 对策建议
7.7 本章小节
第八章 实现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研究
8.1 “先引进,达到一定规模后再自主开发的”规模决定论
8.2 “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
8.3 限制合资,逐步转向自主开发为主的发展战略
8.4 从以合资模式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模式为主的对策建议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本文的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摘要
Abstract
本文编号:3873711
【文章页数】:2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
1.5.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现状
2.1 中国轿车工业发展轨迹
2.2 中国轿车产业的产业政策
2.3 中国轿车工业的主要企业及生产情况
2.4 中国轿车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轿车工业的战略选择
3.1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
3.1.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
3.1.2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3.1.3 要素禀赋论
3.1.4 动态比较费用论
3.1.5 里昂惕夫之谜
3.1.6 技术差距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1.7 产品差异化理论
3.1.8 规模经济理论
3.1.9 新贸易理论
3.2 比较利益陷阱
3.3 比较优势下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
3.4 比较优势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
3.5 比较优势下,我国发展轿车工业的战略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汽车工业后起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
4.1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模式
4.1.1 日本战后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战略
4.1.2 二战后的国际环境
4.1.3 日本汽车产业的国家政策
4.1.4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轨迹
4.1.5 日本汽车的霸主地位
4.2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
4.2.1 韩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背景
4.2.2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阶段
4.2.3 韩国政府对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的扶植
4.2.4 韩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4.3 巴西模式
4.3.1 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轨迹
4.3.2 巴西汽车工业化生产计划主要内容
4.4 后发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4.4.1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4.4.2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4.4.3 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4.5 日本、韩国、巴西汽车工业发展模式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DI 与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合资模式
5.1 FDI 的主体与客体
5.2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5.2.1 资源驱动
5.2.2 市场驱动
5.2.3 东道国相关政策的诱导
5.3 东道国吸引 FDI 的动因
5.3.1 经济动机
5.3.2 技术动机
5.3.3 FDI 所具有的一揽子资源性质
5.4 FDI 的技术溢出机制
5.4.1 人力资本流动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
5.4.2 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示范和技术竞争效应
5.4.3 跨国公司投资的关联效应
5.5 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锁定
5.5.1 自我技术锁定
5.5.2 被动技术锁定
5.5.3 技术锁定的后果
5.6 合资模式是FDI 的主要途径
5.7 我国轿车工业陷入合资模式的发展轨迹
5.8 合资方式已成为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主导模式
5.9 我国轿车工业选择合资模式的背景与动机
5.10 合资企业的经济效益
5.11 合资企业的技术转移效应
5.12 合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益
5.12.1 跨国公司对我国轿车制造业投资的技术示范效应
5.12.2 跨国公司对我国轿车制造业投资的关联效应
5.12.3 跨国公司对我国轿车制造业投资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5.1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后发优势与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
6.1 后发优势理论
6.2 后发优势的来源
6.3 后发优势陷阱
6.4 后发劣势
6.5 经济全球化
6.5.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6.5.2 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影响
6.5.3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6.6 中国轿车工业的后发优势
6.7 实现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选择
6.8 中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必须由政府主导
6.9 自主开发的企业是中国轿车工业自主发展的关键
6.10 自主开发是我国轿车工业自主发展的重要环节
6.11 自主品牌是知识产权的标志
6.12 模仿创新是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6.12.1 模仿创新的概念
6.12.2 模仿创新的后发优势
6.12.3 日本、韩国轿车工业的模仿创新
6.12.4 模仿创新是我国轿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6.1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研究
7.1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7.2 研发历程
7.3 一汽轿车公司的经营现状
7.4 一汽轿车自主开发的优势
7.5 一汽轿车目前存在的问题
7.6 对策建议
7.7 本章小节
第八章 实现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研究
8.1 “先引进,达到一定规模后再自主开发的”规模决定论
8.2 “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
8.3 限制合资,逐步转向自主开发为主的发展战略
8.4 从以合资模式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模式为主的对策建议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本文的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摘要
Abstract
本文编号:3873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87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