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投建平哈拉道口风电项目后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电投建平哈拉道口风电项目后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项目后评价工作是发电企业贯彻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优良载体,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确保投资收益达到预期的必然要求。依据《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国资发规划〔2005〕92号)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按照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2015年项目后评价工作总体部署和工作需要,作者组织开展了建平哈拉道口风电场新建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本项目场区地处辽宁省建平县北部的哈拉道口镇地界内,场址中心距镇政府约5公里左右,场区地形为丘陵。该地区位于我国“三北”风带上,是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期场区开发面积约35km2。安装标准功率为1500k W的风电机组33台,叶轮直径为77m,单台风机均采用一机一变的方式升压后,通过3回35k V集电线路送至66k V升压站接至电力系统。本文按照《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要求的评价范围和评价深度,基于项目的二级单位和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对项目资料整理和分析形成评价意见编制形成项目后评价研究报告。项目后评价时点为项目启动至2014年12月31日止,2014年12月31日以前均采用实际资料及数据进行分析,2014年12月31日以后采用本次后评价重新确认的基础数据计算的预测值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说明、项目决策合规性评价、财务与经济效益评价、项目综合后评价、经验和教训总结和后期工作建议。本工程竣工决算动态总投资39095.46万元,单位动态投资7898.1元/k W,与可研概算相比降低2.28%,与初设概算相比提高2.28%。本项目2014年发电量为7320万千瓦时,上网电量7165万千瓦时,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1473小时,故障弃风率1.73%,电网限电弃风率13.87%。与可研设计方案(可研推荐方案利用小时数1789小时)比较,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比可研指标低17.3%。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电网消纳不足且送出受限、项目有效利用小时数低于可研且经济效益未达到可研预期和项目弃风率远高于周边项目。本项目同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创新合作模式,开发风电资源;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力争使永久占地规模最小化;机组选型略显保守,对当地弃风限电情况预判不足,而且建设开发时序不是很合理;合理设立测风塔,科学选择电量预测软件,增加风资源评估和电量计算的准确性。经计算,本项目综合后评价的综合指数为:B=RE=0.69,评价结果介于0.6与0.8之间,为较好的水平。总体来说,本项目建设及运营比较成功。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推广,但也有一些疏漏和教训需要深入总结,为今后同类项目建设起到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风电场 后评价 决策 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614;F426.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10-12
- 1.3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12-16
- 第2章 建平哈拉道口风电项目现状与问题分析16-20
- 2.1 项目概况16-17
- 2.2 项目存在的问题17-18
- 2.3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8-20
- 第3章 建平哈拉道口风电项目后评价分析20-48
- 3.1 项目全过程评价20-25
- 3.2 项目技术和经济效益评价25-41
- 3.3 项目环境及社会效益评价41-44
- 3.4 项目目标实现度及可持续能力评价44-48
- 第4章 建平哈拉道口风电项目综合后评价48-60
- 4.1 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48-55
- 4.2 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计算结果55-56
- 4.3 项目后评价经验总结和改进建议56-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娟;张大勇;;高速公路项目后评价问题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7年03期
2 李惠;王今;;汽车行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探讨[J];汽车工业研究;2010年09期
3 葛辉;;项目后评价与应用[J];中华建设;2013年07期
4 何银发,周峰,时伟;项目后评价及应用[J];华北电业;2000年09期
5 王凤娟;宋常娟;;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项目后评价[J];上海公路;2007年02期
6 袁仲谋;何莉萍;;株齿重型螺伞齿技改项目后评价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7年08期
7 云虹;王凤娟;;高速公路项目后评价问题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07年10期
8 回翠翠;范建忠;;论投资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21期
9 高立;张莹;;公路项目环境影响项目后评价探讨[J];才智;2011年13期
10 王今;李惠;;汽车行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学文;刘思峰;方志耕;;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的设想[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李中;张文泉;;项目后评价理论与电力项目后评价[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黄向前;;对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探索[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向前;;对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探索[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佐县;项目后评价:经济化运作勘探活动[N];中国石化报;2006年
2 华北电力大学 张文泉;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势在必行[N];中国电力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黄辉;预防腐败,,应广泛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4 司丽华;项目后评价程序推动科学管理[N];黑龙江日报;2009年
5 司丽华;大庆炼化项目后评价推动科学管理[N];中国石油报;2008年
6 陈源 刘亚妮;贵州: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7 夏栋 郑丽萍;我盟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意义[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8 张永久;项目后评价体系亟待完善和强化[N];中国审计报;2010年
9 记者 陈丽萍 通讯员 饶岩茹;甘肃联通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价机制[N];人民邮电;2009年
10 海思;帮助企业解读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N];建筑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德春;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2 唐学文;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与应用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王巧乐;内蒙古电力公司配电控制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赵晓丽;太原市配电网大数据处理及调度支撑项目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张学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D];南京大学;2014年
5 薛沉;A公司投资挖掘机项目后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6 肖长礼;水电项目后评价案例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7 马鹏超;集宁西220kv变电站项目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刘威;YG公司“三农保险服务站”项目后评价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刘晗;西柏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脱硝技改项目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孙晓娇;辽宁绥中电厂二期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中电投建平哈拉道口风电项目后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92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