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战略、贷款质量与银行绩效——基于信息协同的角度
本文关键词:多元化战略、贷款质量与银行绩效——基于信息协同的角度
【摘要】:本文使用我国80家城市商业银行1997~201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在信息协同理论下研究了业务多元化战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业务多元化并不总是利于改善贷款质量;但非利息业务的多元化可能通过改善贷款质量进而提升银行业绩,且只在具有信息协同效应的样本内得到体现。不同层次业务多元化的绩效表现不同,为银行的风险管理和业务拓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监管部门优化监管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西南财经大学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业务多元化 信息协同 贷款质量 银行绩效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BK1207001、JBK130401) 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项目(JRXT201309) 四川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项目(13TD0050) 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四期建设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F832.4;F83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十年来,随着金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国内银行业巳从寡头过渡到垄断竞争态势。在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银行纷纷寻求传统存贷之外的业务拓展和资源争夺。那么,业务多元化战略是否对银行绩效产生了显著影响?影响的具体途径是怎样的?本文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孟飞;张晓岚;张超;;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经营绩效与风险相关性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8期
2 王擎;吴玮;黄娟;;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信贷扩张、风险水平及银行绩效[J];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3 周开国;李琳;;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5期
4 徐忠;邹传伟;;硬信息和软信息框架下银行内部贷款审批权分配和激励机制设计——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启示[J];金融研究;2010年08期
5 张羽;李黎;;非利息收入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吗?——基于中国银行业的数据[J];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6 魏成龙;刘建莉;;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2期
7 郑少锋;尹小蒙;;基于X效率角度的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孙计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年02期
2 邹静;王洪卫;;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年01期
3 唐浩坤;温涛;邹芳莉;;农村电商市场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收费模式的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01期
4 申创;赵胜民;;市场竞争度与银行非利息收入关系研究[J];经济评论;2017年01期
5 张倩;;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实证研究——基于盈利能力与市场能力二阶段DEA分析[J];财会通讯;2016年35期
6 代們;黑金骁;;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与规避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6年34期
7 马理;李书灏;;资产管理业务对商业银行收益与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16年11期
8 邱靖平;;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研究——基于市场力量的视角[J];农村金融研究;2016年11期
9 李梦雨;魏熙晔;;经济下行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10期
10 侯翔;曾力;;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J];南方金融;2016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勇;邱兆祥;王修华;;我国中小银行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2 宋清华;曲良波;;高管薪酬、风险承担与银行绩效:中国的经验证据[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3 张雪兰;;收入多元化能降低银行风险吗?——基于中国银行业(2001-2010)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2011年12期
4 周开国;李琳;;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5期
5 谭兴民;宋增基;杨天赋;;中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0年11期
6 范香梅;邱兆祥;张晓云;;我国中小银行地域多元化风险与收益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0年10期
7 高正平;李仪简;;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国家持股与银行绩效非线性关系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吕勇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提升了银行绩效——来自中国A股上市银行的证据[J];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9 孙启伟;刘天威;;跨区域发展战略对商业银行市场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10 伍志文;沈中华;;外资银行股权进入和银行绩效的联动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红;我国银行贷款质量低下的成因与解决对策[J];经济界;2000年02期
2 彦儒,庆彬,建忠;小额贷款进农家[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1年04期
3 谢成,谢冰;浅析我国贷款质量分类管理——现存问题及完善途径[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倪彩霞;实施贷款五级分类的建议[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年01期
5 ;中国必须提高新增贷款的质量[J];金融博览;2006年04期
6 李晓东;曲世权;贺大勇;;解开到期贷款难收回之“结”[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年05期
7 王晓忠;荣冶;刘勇;;对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8 王伯君;刘学杰;;浅论贷款质量管理[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2年07期
9 万竞,席九令;关于提高贷款质量的思考[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2年05期
10 李勇坚;贫困地区信用社贷款质量不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95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到期贷款监控在贷后管理中的实践应用[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2年
2 张杰;长远谋划确保农户贷款质量[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3 尹延刚 赵曙光;加快农户贷款节奏 积极支持“三秋”生产[N];金融时报;2013年
4 柴克炎 张振逊;潜江支行中小企业贷款五年无“不良”[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5 张焱;提高银行贷款质量需要全社会的支持[N];金融时报;2002年
6 驻站记者 邱静;左旗信用社200多万元小额贷款助推再就业[N];赤峰日报;2006年
7 FN记者 周闯 通讯员 王峰 孙宗伟;借新还旧贷款链为何一直在循环?[N];金融时报;2006年
8 姜建鹏 刘敏;阳光办贷惠农户 夫妻承诺还贷款[N];陕西科技报;2008年
9 纪学;世行贷款总量降 质量升[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本报通讯员 彭宽胜 毛志鹏;丁现胜 小额贷款“拓荒者”的苦辣酸甜[N];中国邮政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春燕;p2p网络贷款信用风险分析[D];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
2 段晓红;中小银行小微金融发展的比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3 马兰;贷款策略与贷款质量:基于农行某分行的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磊;阿里小贷业务发展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5 旷绚;货物质押贷款业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19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019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