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OFDI来源的区域差异分解与影响因素——基于2003~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OFDI来源的区域差异分解与影响因素——基于2003~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根据中国2003~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业绩指数的省际数据,采用Dagum(1997)的方法测算了中国OFDI来源的地区差异及演变态势,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影响OFDI的因素。研究发现,中国OFDI来源的区域差异总体呈缩小趋势,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比较平稳,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呈现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但地区间差距一直都是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而超变密度贡献率呈现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进一步的FGLS估计结果表明能源需求的增加、平均工资的上涨以及出口规模的扩大,都是影响OFDI的主要因素,且东、中、西三个区域影响OFDI的因素是不同的。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OFDI 区域差异分解 基尼系数 影响因素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企业异质性视角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与模式研究”(13CJL036)的资助
【分类号】:F224
【正文快照】: 前言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达840亿美元,同比增长12.53%。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然而从中国内部各省份来看,中国OFDI地区来源分布的差异性非常突出。2011年末各地方企业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雪军;金建培;卢佳;;中国FDI发展地区差异的收敛性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2 张宏;王建;;东道国区位因素与中国OFDI关系研究——基于分量回归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6期
3 邱立成;王凤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宏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6期
4 李汉君;;我国FDI流入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2-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3期
5 邢厚媛,冯赫;量化的参照指标——中国各地区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业绩指数与潜力指数比较[J];国际贸易;2003年11期
6 陈岩;杨桓;张斌;;中国对外投资动因、制度调节与地区差异[J];管理科学;2012年03期
7 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8 程惠芳,阮翔;用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J];世界经济;2004年11期
9 项本武;;东道国特征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10 王云飞;;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基于基尼系数分解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贾威;潘浩敏;;地区差异、收敛路径和经济政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张跃,王天龙;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的模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张鲁青;;双边投资协定对发展中国家吸引FDI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谷永芬;洪娟;张跃;;转型期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综述[J];商业研究;2006年01期
5 李国柱;李从欣;;中国区域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差异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3期
6 彭荣胜;;企业跨区扩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7 杨竹莘;;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理论在中国的演变[J];商业研究;2010年06期
8 傅晓霞;吴利学;;中国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及其决定机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和反事实收入分布方法的分析[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9 张鲁青;;双边投资协定对发展中国家吸引FDI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9年09期
10 张明喜;;转移支付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松林;赵曙东;;开放型经济增长收敛速度估计与比较——对FDI作用的反思[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梁红岩;;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距变动的影响——以山西与江苏、浙江的比较为例[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文东伟;冼国明;;对外开放、动态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增长[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蓝海林;杨京京;;从企业战略的“制度基础观”看中国市场分割——文献综述和未来研究方向[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许建国;李好好;吴静;;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文举;;中国1990年以来的地区经济差距演变——基于适宜技术理论的经验阐释[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国富;杜子平;;人力资本约束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趋同研究——基于非线性时变单因子模型的实证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8 董艳;张大永;蔡栋梁;;走进非洲——中国对非洲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9 洪兴建;;一个新的基尼系数子群分解公式——兼论中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城乡分解[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10 黄玖立;李坤望;;对外贸易、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3期(总第21期)[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2 林涛;基于校级数据的省域内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4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喻燕;中国企业海外耕地投资战略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许德友;对外贸易与产业地理[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姣;哈尔滨市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玮;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胡益鸣;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冯建京;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吴改燕;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投资区位的战略选择[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许雪剑;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颜萌慧;中资企业在越南人才本地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葛晓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陈澄民;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
本文编号:1093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09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