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证券化:国际经验借鉴与中国机制设计
本文关键词:农村土地证券化:国际经验借鉴与中国机制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土地流转 证券化 土地权益证券 农村土地合作组织
【摘要】:农村土地证券化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农业融资工具,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美国、德国、日本依据各自国情设计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土地证券化制度,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农村土地证券化运营模式。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发展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思路及路径设计构想。
【作者单位】: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融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220)的资助
【分类号】:F311;F831.51
【正文快照】: 为解决农村资金供给与需求矛盾,充分发挥农村土地的融资功能,满足农村资金的多层次需求,开展农村土地证券化业务势在必行。农村土地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在不丧失农村土地产权的前提下,以农村土地收益为担保来发行证券,并利用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将不可移动、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兰;杨兴权;;日本土地信托的特点与借鉴[J];当代经济;2007年02期
2 马义华;;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的缺陷与农地证券化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1年02期
3 刘欣欣;;中国农地金融的实践探索与启示[J];南方金融;2012年05期
4 黄少安;赵建;;土地产权、土地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J];江海学刊;2010年06期
5 金荣学;张楠;张迪;;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张青;袁铖;;地租视角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黄小彪;;农村土地证券化:功能、障碍与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年10期
8 黄小彪;;土地证券化实践与理论研究述评[J];特区经济;2006年05期
9 王吉东;袁连升;;发达国家农村土地证券化制度经验及借鉴意义[J];人民论坛;2014年29期
10 黄福来;美国房地产抵押证券化[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霄;;农村土地金融开发的条件、框架与对策——基于重庆改革发展的视角[J];西部论坛;2012年03期
2 何芳;阮青松;温修春;;我国集体建设用地金融发展的制度障碍与政策建议[J];中国房地产;2012年01期
3 马义华;;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的缺陷与农地证券化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1年02期
4 李中;;农地入市流转对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12期
5 惠献波;;农村土地证券化经济可行性实证分析[J];广东土地科学;2012年06期
6 靖富营;;我国农村土地证券化研究述评[J];产权导刊;2013年03期
7 阚景阳;赵玉;;金融支农扶贫模式研究——兼论对河北省“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的启示[J];桂海论丛;2013年03期
8 丁燕;;完善青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路径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9 陈忠;;对当前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J];长沙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10 黄云龙;赵丽;;股份合作社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最佳形式[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语;张晓锁;;我国农地抵押实施障碍及对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王语;张晓锁;;我国农地抵押实施障碍及对策[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梁文;城市土地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闵桂林;农村土地产权回归农民的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3 宁新田;我国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王少国;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庞亮;我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机制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6 谢群;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7 惠献波;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供需分析与效率评价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8 刘卫柏;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仕琴;农村土地证券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吴强;中国城市土地证券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张瑛琦;差异化视角下农地金融运行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鲁晓佳;农地使用权试点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陈斌;完善城市土地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6 欧阳娟;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信托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叶琳;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缓释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唐双英;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与探索[D];西南大学;2007年
9 黄宇辉;农村土地证券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张征;新时期我国城市土地资产证券化运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源;李礼;;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J];财经科学;2006年04期
2 王秀兰;杨兴权;;日本土地信托的特点与借鉴[J];当代经济;2007年02期
3 考燕鸣;王淑梅;马静婷;;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模型研究[J];当代财经;2009年07期
4 刘尚希;;财政风险:从经济总量角度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5 耿帅;冯婷婷;;寿光农村贷款抵押物创新改革[J];银行家;2011年07期
6 王谊;刘晓燕;曾春新;;对重庆“地票”交易制度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6期
7 卢艳;;长株潭地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张文君;;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管理[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黄少安;赵建;;土地产权、土地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J];江海学刊;2010年06期
10 朱玉林;陈洪;;农村土地证券化融资研究[J];经济地理;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春红;[N];辽宁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锦尚;我国农村土地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何达之;中国财政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D];湖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华顺,臧武芳;关于农村土地双重所有制的理论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0年07期
2 胡志安;由鄂州市农村土地“托管”想起[J];计划与市场;2000年07期
3 楚道文;论农村土地物权制度建设[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陈垂文;;规范管理 利国利民——农村土地呼唤实现“有偿”使用[J];今日海南;2003年06期
5 李涛,郝晋珉,侯满平;我国农村土地准公共性分析[J];农村经济;2004年04期
6 丁关良,梁敏;农村土地两大类承包之异同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鹿存礼;农村土地闲置原因浅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黄小彪;;农村土地证券化:功能、障碍与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年10期
9 刘和忠;;一部研究党的农村土地经济问题的创新之作——《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评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孙华玲;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之我见[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瑶;;试论农村土地租赁制[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2 代良宏;;统筹农村土地产业化格局 实现农乡经济可持续发展[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3 黄琦;;农村土地现貌调查及探讨[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丁任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5 梅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问题的思考[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6 易兴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和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0年:政策回顾与展望[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8 刘宗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把握好四个重点[A];2012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2年
9 陈晓川;杨海艳;;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研究[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10 杨燕;胡晓;赵良;;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城乡统筹的思考——“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启示及推进我国城乡统筹的建议[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怡平;我市加快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完善工作进度[N];安庆日报;2006年
2 朱大双 袁爱萍;全力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N];中国档案报;2006年
3 侬馨;出重拳解决群众反映的农村土地突出问题[N];东方城乡报;2007年
4 记者 张晏;开展全国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5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魏驰昊;统筹城乡发展要促进农村土地和劳动力合理流动[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6 记者 叶毓洲;继续做好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后续工作[N];孝感日报;2006年
7 记者 卞思杰;农村土地突出问题成专项整治重点[N];济南日报;2007年
8 特约记者 朱建峰;清水成功流转农村土地1.5万亩[N];天水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鲁扬;深圳农村土地“自主入市”破冰[N];中国企业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杨仕省;农村土地入市星火燎原[N];华夏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涂姗;转型时期的农村土地冲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白俊超;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任庆恩;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4 刘建飞;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永湘;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3年
6 田光明;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兰玲;我国农地两权关系演变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少国;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梅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媛;农村土地冲突来源及诱发因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郭志刚;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常焕焕;我国农村土地证券化模式构建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4 周骏;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农村土地冲突原因及其治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5 李锐;中国农村土地冲突的根源及其化解[D];吉林大学;2014年
6 王丹;我国农村土地再分配中的冲突及其治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万力;城市化加速推进中的农村土地冲突原因及规避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孙锋;试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涛;我国农村土地公共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刘怡;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若干问题探析[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50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15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