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风险态度、农户信贷与信贷配给——基于张家港市问卷调查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7 23:27

  本文关键词:风险态度、农户信贷与信贷配给——基于张家港市问卷调查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风险态度 信贷配给 风险成本


【摘要】:笔者利用张家港市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和Logit模型实证风险态度与信贷配给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户风险态度与信贷配给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农户的风险规避意识越强产生的需求型信贷配给越强烈。农户的风险态度决定了风险成本与风险溢金,进而影响了信贷行为及其信贷配给程度。缓解农户信贷配给应从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户三方面着手。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西南大学商贸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4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1XJC7900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WU1309229)
【分类号】:F832.479;F224
【正文快照】: 一、文献综述信贷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农户是否存在着信贷配给?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程郁等(2010)认为中国农户中有借贷需求的比例超过70%,农户的信贷需求缺口占其贷款需求的56.72%。已得到贷款的农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霍学喜;王静;王蕊娟;李桦;;西部地区农户资金借贷的调查与思考——以陕西泾阳、洛川县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程郁;罗丹;;信贷约束下中国农户信贷缺口的估计[J];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谢玉梅;胡基红;;农村信贷配给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13年01期

2 黄荣华;;新农村建设中投资主体及其行为特征研究——以武汉市H村家园建设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王静;吕罡;周宗放;;信贷配给突变分析——破解信贷配给难题的理论模型[J];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4 胡基红;;信贷配给与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07期

5 张三峰;卜茂亮;杨德才;;信用评级能缓解农户正规金融信贷配给吗?——基于全国10省农户借贷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科学;2013年02期

6 吴战勇;;中部地区农户资金借贷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41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财务与金融;2011年02期

7 陈长民;;陕西农业科技创新投资问题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李小鹤;;农村金融组织运行效率比较:地下钱庄、小贷公司与村镇银行[J];改革;2013年04期

9 刘晨;吕琳琳;;京郊地区农户信贷约束影响因素分析——以大兴区、密云县200户调查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童馨乐;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对收入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奕毅;张家港市农户融资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贾丹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视角下农户融资信用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杜丽颖;农户融资困境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4 高娇;指数保险效应及对我国农民福利影响[D];江南大学;2013年

5 胡基红;林权抵押贷款及其对农户福利影响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6 陈羊晨;新型农村社区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守银,张照新,张海阳,汪承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和需求——以传统农区为例[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2 李锐,李宁辉;农户借贷行为及其福利效果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3 史清华,陈凯;欠发达地区农民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山西745户农民家庭的借贷行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10期

4 周天芸;李杰;;农户借贷行为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5年11期

5 程郁;韩俊;罗丹;;供给配给与需求压抑交互影响下的正规信贷约束:来自1874户农户金融需求行为考察[J];世界经济;2009年05期

6 朱喜;李子奈;;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一个联立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7 朱信凯;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农户消费行为分析[J];统计研究;2005年02期

8 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J];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华;陈登程;;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09年16期

2 胡红星;;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融资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马宏;;转轨经济条件下的信贷配给分析[J];经济评论;2007年02期

4 王欢;;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细化成因以及效果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年04期

5 杨全年;卞志村;;中国信贷配给程度及其宏观影响的间接衡量——基于样本分割的阀值回归分析[J];金融纵横;2009年01期

6 刘明;;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及“阀值效应”分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金俐;;抵押品约束与中小企业信贷配给问题及其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03期

8 张德常;;银行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的博弈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张小茜;汪炜;史晋川;;利率市场化与信贷配给——一个基于IRR的实物期权模型[J];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10 潘前进;;论信贷配给与信用担保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与经济;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婷;梁雪春;童玲玲;;信贷配给下农村经济体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廖娟;;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理论模型的演变及其新进展[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杨春庆;肖泽新;;人力资本的价值评价与风险分析[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4 汪贤裕;彭怡;;引入风险机制的厂商—经理选择模型[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5 顾海峰;;信贷配给视角下我国金融市场的机理性缺陷及其治理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刘慧茜;丁川;刘春艳;;渠道商促销分担比例与风险承担关系的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朱嵋;张庆洪;;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保险代理人佣金设计[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邓玉林;王文平;达庆利;;基于工作设计的薪酬激励机制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徐百兴;;关于多个不确定项目的组合项目投资最优决策问题的一些数学模型[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10 张琦;;“规模歧视”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基于湖南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耀磊;中国的预期收益大于风险成本[N];证券日报;2006年

2 邓海建;“单位自建房”不失为次优选择[N];广州日报;2007年

3 盖东海 史晓菲;关注消费和谐的每一个角落[N];消费日报;2007年

4 聂荣华 王维河 张彬;唐店镇:任职风险机制催生一股新动力[N];徐州日报;2006年

5 姜春康;对黑中介要双管齐下[N];烟台日报;2007年

6 郭靖;房价成本,,公布了又怎样?[N];宁波日报;2006年

7 陈平;用国家的宏观指导思想看物流[N];现代物流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彭美源 实习生 林巧;谁催生了药品回收“职业人”[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9 胡立彪;莫让维权再遭成本之痛[N];中国质量报;2007年

10 陈德沛;一次曝光打不死劣质产品[N];海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雪峰;中小企业信贷配给问题及人工信贷市场仿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张杰辉;银行业工程保证担保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丁秀英;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刘西川;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与信贷约束[D];浙江大学;2007年

5 叶国兴;中小企业板投资者风险态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叶谦;信贷配给的机制影响与制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谢文容;网络交易中定价方式的选择[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谭远发;机会型和生存型创业的影响因素及绩效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黄松;考虑行为因素的供应链定价与库存决策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徐江南;非公平规避性质探究:经理人报酬契约有效性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向阳;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影响因素理论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郑良娥;资本市场的信贷配给与经济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3 董意凤;我国中低收入者住房金融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马海玲;信贷市场缺陷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潘长有;信贷配给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殷薇;建设工程业主支付担保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张志红;信贷配给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李可;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余胤;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10 高海波;关于违约率和经济周期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54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154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f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