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评估与实证研究——基于预期期望损失方法测度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评估与实证研究——基于预期期望损失方法测度
更多相关文章: 上市商业银行 系统性预期期望损失 边际期望损失 系统性风险
【摘要】:文章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评估,采用系统性预期期望损失和边际预期期望损失两个测度变量,以此作为系统重要性指数,通过预期期望损失方法利用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评估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国有银行系统重要性虽然占据主要地位,但系统性风险贡献排名却远低于其他商业银行,主要原因是国有银行的现金流更稳定,加上政府隐性担保及政策优惠对弱化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有很大帮助。另外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更有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因为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资产扩张速度过快、盈利大幅波动、资本充足率低且负债率较高,相比较国有银行更需要得到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研究”(12AZD0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71221001)
【分类号】:F832.33
【正文快照】: 一、引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暴露出当前金融监管体制与制度的诸多不足,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聚集是主要影响因子,而系统性风险损失则主要来自系统内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银行系统性风险可以解释为一个或多个银行业系统成员由于全局性共同因素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兵;张禹;王振磊;;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基于14家上市银行数据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02期
2 高国华;;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下的宏观系统性风险度量与风险识别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03期
3 包全永;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模型研究[J];金融研究;2005年08期
4 刘红忠;赵玉洁;周冬华;;公允价值会计能否放大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J];金融研究;2011年04期
5 贾彦东;;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分析——金融网络中的系统风险衡量与成本分担[J];金融研究;2011年10期
6 宋海燕;金融渠道的危机传染及其防范机制[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7 赵进文;韦文彬;;基于MES测度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J];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08期
8 方意;赵胜民;王道平;;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测度——基于DGC-GARCH模型的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11期
9 牛晓健;裘翔;;利率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3年04期
10 李颖;;从金融危机看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变革方向[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忠;;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4期
2 蒋序怀;吴富佳;金桩;;当前资本市场的风险传导机制——基于传染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02期
3 隋展;;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路径与防范[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4期
4 李守伟;何建敏;庄亚明;;我国银行间市场的网络效率分析(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0年03期
5 许博;刘鲁;;银行间市场体系的相继违约风险分析与建模[J];系统工程;2011年06期
6 张泽旭;李鹏翔;郭菊娥;;担保链危机的传染机制[J];系统工程;2012年04期
7 黄华;;新形势下的湖北经济发展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0年02期
8 严光祖;;全球金融体系结构的变迁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J];经营管理者;2010年23期
9 马红霞;孙国华;;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前沿理论问题探讨[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10 郭晨;;基于前景理论对储户挤兑行为的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静如;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对资产负债表波动性的影响[A];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童中文;范从来;;经济波动、网络演化与银行系统性风险[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测度研究[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王明亮;何建敏;李守伟;刘婷;;基于拆借偏好的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温博慧;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玄;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D];南京大学;2011年
4 王书斌;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的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麦强盛;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朱莉莉;基于银行脆弱性的金融加速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宫晓琳;量化分析中国宏观金融风险及其演变机制[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维红;国际贸易网络中金融危机跨国传播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9 陈庆海;美联储金融危机救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郭铭文;商业银行存款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学良;金融危机下中小外贸企业成长环境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万媛媛;次贷危机下我国资本市场对银行体系跨市场风险传染及监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李晓;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许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传导关键要素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帆;基于风险元传递的火电行业市场风险评价及分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王铖;基于同业拆借市场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王丽君;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管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王俊;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递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卢乃超;对后危机时代中国出口问题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冯磊东;我国股票市场风险预警及实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恒森,李连三;论金融危机传染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经研究;2001年11期
2 邵平;刘林;孔爱国;;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敏感性因素分析——金融业的证据(2000~2005年)[J];财经研究;2008年01期
3 张筱峰;王健康;陶金;;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测度与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1期
4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金融危机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3期
5 龚明华;宋彤;;关于系统性风险识别方法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6 张晓朴;;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演进、成因与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7 毛奉君;;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问题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8 徐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识别方法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1期
9 朱元倩;苗雨峰;;关于系统性风险度量和预警的模型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10 徐明东;陈学彬;;中国微观银行特征与银行贷款渠道检验[J];管理世界;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翟金林;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小云;曹元涛;胡博态;;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最新研究比较[J];金融博览;2006年03期
2 李守伟;何建敏;;基于传染渠道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06期
3 达潭枫;;银行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管理:国际研究回顾与述评[J];金融发展研究;2014年02期
4 董满章;美国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做法及启示[J];经济问题;2005年05期
5 王为;;防范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J];企业导报;2011年01期
6 李守伟;何建敏;;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复杂性及监管启示[J];金融发展研究;2012年07期
7 李芝瑛;饶海琴;;欧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2年24期
8 崔海蓉;何建敏;;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评述[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白璐;;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思考[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3年08期
10 包全永;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模型研究[J];金融研究;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童中文;范从来;;经济波动、网络演化与银行系统性风险[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王明亮;何建敏;李守伟;刘婷;;基于拆借偏好的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任晓;银行系统性风险正在积聚[N];中国证券报;2010年
2 记者 苗燕 编辑 刘玉凤;刘明康称银行系统性风险隐患不容忽视[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记者 金立新;在正确时点作出的适度反应[N];金融时报;2010年
4 记者 李倩;信贷增长逐步向常态回归 银行系统性风险仍需关注[N];金融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书斌;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的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翟金林;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3 董青马;开放条件下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继敏;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与测试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魏薇;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及其防控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冯超;金融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郭娜;我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汪宪祥;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测评[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6 陈静;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娜;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8 曹崇荣;宏观审慎框架下银行系统性风险管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9 沈智慧;金融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谭盛中;基于矩阵法的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测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83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18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