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村镇银行监管创新——兼评主发起行制度

发布时间:2017-11-15 14:13

  本文关键词:村镇银行监管创新——兼评主发起行制度


  更多相关文章: 村镇银行 监管 风险 主发起行


【摘要】:村镇银行监管具有特殊性,而现行监管制度存在缺陷,不能适应农村地区特殊的经济金融环境及村镇银行发展初期的特点。主发起行制度虽然几经调整,但能否为村镇银行提供良好的治理基础及确保"支农支小"定位的实现,仍令人疑虑。切实转变监管理念,健全相关立法,完善差别化监管制度设计,突破现有发起行制度,探索监管创新路径,为村镇银行提供良好的监管环境。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金融对陕西省产业机构升级调整的影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KRM40
【分类号】:F832.1
【正文快照】: 2006年底,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启了政府主导的新一轮农村金融增量改革。2007年3月,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南充设立。至2013年9月初,银监会已经批准设立村镇银行923家。[1]村镇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广文;李莉莉;;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空间分析[J];银行家;2005年11期

2 李蕊;;我国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J];法学杂志;2012年11期

3 张迎春;张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差别监管的内在机理:由村镇银行生发[J];改革;2012年05期

4 陈明机;李yN;;村镇银行属地局与并表局加强联动监管的新探索[J];中国农村金融;2012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红;;国际小额信贷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8年04期

2 谢小蓉;;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三元机制及其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3 高云峰;王子健;;西部地区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研究[J];西部论坛;2012年02期

4 于转利;罗剑朝;;小额信贷机构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30家小额信贷机构的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11年06期

5 齐婷;;我国村镇银行现状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2年26期

6 关天翊;;普惠金融体系中的小额信贷机制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3年09期

7 郑舒菲;;小额贷款制度的担保模式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年09期

8 唐敏;马丽斌;;我国邮政储蓄小额信贷业务发展探析[J];河北金融;2007年02期

9 郑安安;辛立秋;;商业性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探索[J];黑龙江金融;2009年01期

10 罗剑朝;韩红;;小额信贷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威;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贾峤;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3 方昕;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于转利;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贺群;基于农户视角的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生猪供应链内部融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6 汤国生;供应链金融背景下银行授信决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毛一萍;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邓锴;收入质量对中西部农户贷款行为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9 陈俊;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玲;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商业化运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志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杨敏丽;小额信贷对农村妇女贫困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4 张月;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陈P;非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朱迪佳;中国农户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邓瑶;我国村镇银行发起人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冯征;在新金融形势下我国民间小额信贷的发展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陈博;论对我国小额贷款机构的监管[D];湖南大学;2011年

10 杜伟佳;农户生产性投资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双宁;分类监管——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的必然选择[J];银行家;2005年08期

2 本·伯南克;石弦;;美国社区银行及其监管[J];银行家;2006年05期

3 张忠永;朱乾宇;;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问题[J];银行家;2008年11期

4 柴瑞娟;;村镇银行股权结构研究[J];法学杂志;2010年02期

5 孙向齐;杨继锋;;都市现代农业组织的法律分析[J];法学杂志;2010年07期

6 王明华;黎志成;;银行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济管理;2006年22期

7 年志远;马宁;;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的缺陷及其完善[J];经济纵横;2009年09期

8 王建英;王秀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风险及其防范[J];金融经济;2009年08期

9 周素彦;周文平;张双英;;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问题探析[J];华北金融;2010年11期

10 杨新兰;论银行监管的相机抉择[J];金融研究;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武平;试论银行监管理念[J];中国金融;2000年12期

2 耿建新,乔林智;银行监管中的会计信息控制体系及其改革[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09期

3 陈兵;完善我国银行监管的对策[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4 张宁;我国银行监管缺失的完善[J];南方金融;2001年09期

5 郑少锋;关于我国网上银行监管的思考[J];武汉金融;2001年08期

6 ;央行与网络银行监管[J];中国金融;2001年06期

7 王有胜,陈贵;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中央银行监管的挑战及对策[J];甘肃金融;2001年08期

8 袁怀宇;论入世后银行监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欧阳令南,杨咸月;香港的银行监管制度和模式[J];上海综合经济;2001年06期

10 许一,肖凤成;浅谈我国中央银行监管的取向[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文霞;;以国际惯例和准则逐步提高银行监管透明度[A];柴达木金融服务论坛专刊[C];2004年

2 王刚;;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在跨境银行监管中的应用研究[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3 宗良;陈静;;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变革与展望[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4 王刚;杨文云;;论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巴塞尔跨境银行监管的改善[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5 郝项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博士郝项超[A];“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姜德鑫;张靖钰;;网络银行监管的商法探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胡怀邦 博士;银行监管的理念创新:辩证思维与正和博弈[N];金融时报;2003年

2 中国银监会四川省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筠权;树立科学的银行监管观[N];金融时报;2004年

3 胡跃辉;加强政策性银行监管[N];金融时报;2004年

4 张朝晖;第三届中美银行监管磋商会议召开[N];中国证券报;2008年

5 李明;欧盟统一银行监管机制有望于明年初启动[N];中国信息报;2012年

6 记者 闫瑾;银行监管大限前抢发次级债[N];北京商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陈莹莹;尚福林:研究制定民营银行监管指引[N];中国证券报;2014年

8 李钢;银行监管在美国[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9 李涛;刘明康:加强大型银行监管[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赵红梅;今年大型银行监管确定五大重点[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丕强;银行监管组织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董贤圣;银行监管体制比较研究与借鉴[D];吉林大学;2006年

3 张惠;银行监管治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4 张威;中国银行监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梁丹;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刘平;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研究(1897-1949)[D];复旦大学;2008年

7 张庆;论德国银行监管体制与结构模式[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宓丹;银行监管有效性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9 王晔;现代银行监管理论与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完善[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10 王传正;论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构建[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晓红;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8年

2 张阁麟;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吴剑;浅议银行监管中的行政指导行为[D];兰州大学;2009年

4 刘永启;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5 杨业奎;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于钧同;银行监管机制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袁野;转轨时期我国银行监管的经济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张炜;激励性银行监管:理论基石与政策反应[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常阿丽;银行监管效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涛;中美银行监管法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90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190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2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