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权证市场高开效应行为金融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权证市场高开效应行为金融学研究
【摘要】:探讨中国权证市场全部55只权证的高开效应,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分析影响权证高开效应的主要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统计上显著地支持高开效应的普遍存在性以及理论分析和回归模型的合理性。高开效应及相应的无风险套利机会的长期存在表明,中国证券市场还不是一个弱有效市场。作为应对之策,监管部门需要降低监管决策的模糊性,提高透明度,加强投资者教育,完善证券市场基础制度。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
【分类号】:F832.51;F22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证券价格是相关信息在证券市场的反映,可以预见的是,由于在证券市场交易间隔时期大量公开信息或私人信息的累积,将导致证券市场在交易间隔时期结束之后,面临更大的价格波动。?同时,由于投资者可以预见到这样的波动,部分投资者出于偏好或者回避风险的目的,或者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双艳;高佳丽;;基于协整的我国权证市场有效性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2 丁荣余,张兵;中国证券市场星期效应逐渐消失的经验证据[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3 陈超,钱苹;中国股票市场“周内效应”再检验[J];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4 奉立城;中国股票市场的“周内效应”[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5 边江泽;宿铁;;“T+1”交易制度和中国权证市场溢价[J];金融研究;2010年06期
6 劳平;叶钦燕;叶金凤;;中国权证市场涨跌幅限制效应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11年11期
7 孙杨;潘浩;唐淼淼;;我国权证市场风险研究与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刘红忠;何文忠;;中国股票市场上的“隔夜效应”和“午间效应”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02期
9 赵留彦,王一鸣;中国股市收益率的时变方差与周内效应[J];世界经济;2004年01期
10 刘维奇;谢黎旭;;权证市场和基础市场关系研究——基于二元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春燕;朱东华;;我国机构投资者认知偏差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邓子文,王宗军;我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成因与风险控制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01期
3 高蔷,朱虹;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的比较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4 翁少群;刘洪玉;;从开发商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看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年22期
5 陈志国;周稳海;;我国证券市场“末班车现象”与市场有效性的经验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24期
6 唐现杰;任松涛;;投资者行为偏差及其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7 张苏林;王岩;;沪深股指波动率的周内效应和杠杆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8 王磊,钟茗;现代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比较研究——不同研究范式和体系框架下的融合[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9 仪垂林,刘淄;上海股市法定节日及传统节日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5年05期
10 易阳平;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效率探析[J];财经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易志高;茅宁;耿修林;;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指数开发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娄少华;吕东辉;黄羽雪;杨印生;;我国转基因大豆期货价格形成偏差的实证研究[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梁循;陈华;杨健;曾月卿;;基于互联网股市信息量和神经网络的股价波动率预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菊花;隋姗姗;王建将;;薪酬管制、风险偏好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迎合效应的分析[A];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中国股票市场“五月卖出”效应研究[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王朝晖;;我国投资者情绪和股市收益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7 朱喜安;马兴祥;;基于带解释变量杠杆SV模型上证指数收益率周内效应及特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8 易志高;茅宁;耿修林;;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指数开发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入芳;开放式基金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徐红利;基于有限理性的城市交通系统均衡与拥挤收费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曲春青;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金融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刘博;多水平框架下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偏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军;中国股票市场价格行为实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罗伟;商业地产开发商的行为偏差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王学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程力耘;中国股市“周内效应”的时变性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廖佳;非独立策略投资者行为与股市异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婧;中国证券市场非有效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杰;我国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效应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贺枫;管理者过度自信及其投资行为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5 徐勇强;管理者风险厌恶及其存货管理行为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6 徐忠平;中小股民人格特征与投资决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崔盼;我国权证市场风险评价案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赵桂芬;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资产价格形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欧;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刘剑敏;我国创业板IPO定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峰;张舰;;权证市场的波动:特点、成因及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9期
2 房振明;王春峰;李晔;卢涛;;我国股票与权证市场之间的线性及非线性因果关系[J];系统工程;2006年07期
3 郭晓亭;基于GARCH模型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风险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10期
4 刘洋;庄新田;;沪市认购权证与其标的股票价格走势的Granger因果检验[J];管理学报;2006年06期
5 姚远;;基于不同分布的股指波动非对称性实证分析[J];管理学报;2009年06期
6 李佳;王晓;;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研究评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杜江;苏畅;黄s,
本文编号:1197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19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