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财政支出、贸易条件和中国的实际汇率——基于期内和跨期双重优化和无限期预算约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5:12

  本文关键词:财政支出、贸易条件和中国的实际汇率——基于期内和跨期双重优化和无限期预算约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内部和外部实际汇率 政府支出 贸易条件 预算约束 期内和跨期


【摘要】:本文首先在消费者效用最优化条件下构建典型代理人的期内内部实际汇率模型和跨期内部实际汇率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双重最优化下的实际均衡汇率。进一步,在无限期消费预算约束的条件下,融入了贸易条件的变化,得到内部实际汇率和外部实际汇率的封闭解,综合考察了政府支出、贸易条件等对外部实际汇率的影响。本文实证结果显示:经常项目,政府支出等对实际汇率影响为正,贸易品产出和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为负,和理论分析一致。经常项目、政府支出、贸易品产出和贸易条件能够解释实际汇率的变动,实际汇率预测误差方差被政府支出、贸易品产出和贸易条件解释相对较多,政府支出、贸易品产出和贸易条件是影响实际汇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3011、71173042) 教育部后期项目(12JHQ030)资助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资助(13ZS010)
【分类号】:F812.45;F752;F832.6
【正文快照】: 一、文献等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在经济主体优化的框架内发展了实际汇率模型(Sa?chs,1981;ObstfeldRogoff,1995;Frenkel and Razin(1996)),在这个优化的框架内,经济主体在预算和现金约束的条件下,使自己消费效用最大化’均衡实际汇率取决于效用函数中对国内产品和国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昌利;;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长期决定:1994~2009[J];金融研究;2010年06期

2 谷宇;高铁梅;付学文;;国际资本流动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水平及短期波动[J];金融研究;2008年05期

3 张学忠;张丽;孙兆明;;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条件的协整关系及动态冲击响应的检验[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4 查贵勇;中国外贸条件和实际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8期

5 殷德生;政府支出与均衡实际汇率[J];世界经济;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寅;孟昕;;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及其影响分析[J];中国物价;2016年10期

2 温q;;跨境资本流动、通货膨胀与实际汇率的关系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年10期

3 张萌萌;;基于协整方法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决定因素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年09期

4 唐镇营;黄楚光;;跨境资本流动、通货膨胀与均衡实际汇率的关系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5 高文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与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J];时代金融;2016年17期

6 周爱民;遥远;;资本流动对实际汇率的结构性冲击[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10期

7 李军峰;王艳秀;;货币互换与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新市场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24期

8 林楠;;人民币汇率动态的价值基底:理论与测算[J];金融评论;2015年04期

9 温建东;邹佳洪;;人民币汇率水平评估[J];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44期

10 申琳;;“变量迷失”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的转型[J];国际金融研究;2015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华;何帆;;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现状、流动途径和影响因素[J];世界经济;2007年07期

2 王曦;才国伟;;人民币合意升值幅度的一种算法[J];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3 施建淮;;人民币升值是紧缩性的吗?[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4 张道宏;雷显洋;胡海青;;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因素及其失衡度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5 赵西亮;赵景文;;人民币均衡汇率分析:BEER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6 郑海涛;任若恩;;多边比较下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1980—2004[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7 王维国,黄万阳;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8 施建淮,余海丰;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1991—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9 张建华,刘庆玉;中国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6期

10 张烨;我国制造业的要素贸易条件变化与比较优势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一文,王仁才;近代中国对美国贸易的贸易条件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2 林丽;张素芳;;1994-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1期

3 杜哲俊;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及问题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6期

4 耿琳琳;浅谈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8期

5 李皓;赵丽君;;双顺差下的中国贸易条件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5期

6 曾凡荣;谭林;;论我国贸易条件恶化而收入贸易条件改善的后果[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刘崇献;张自如;;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J];当代财经;2006年10期

8 田宝强;;黑龙江省贸易条件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9 刘静;;浅析人民币升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J];技术与市场;2007年02期

10 王文珠;;我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宋国青;;贸易条件与利率汇率[A];2012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0期)[C];2012年

2 卢锋;;中国贸易条件与福利变动:开放大国经济的“飞去来器效应”[A];2012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0期)[C];2012年

3 宋国青;;贸易条件与利率汇率[A];二0一0年春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1期)[C];2010年

4 宋国青;;贸易条件变化与顺差下降[A];2011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5期)[C];2011年

5 卢锋;李远芳;杨业伟;;中国贸易条件与福利变动(2001-2011)——开放大国经济的“飞去来器效应”[A];2011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6期)[C];2011年

6 ;会议下半场问答[A];2011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5期)[C];2011年

7 ;会议下半场问答[A];2011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6期)[C];2011年

8 宋国青;;收入财富大调整[A];2008年秋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15期)[C];2008年

9 孙楚仁;沈玉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德贸易(1981~2007)[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小溪;一杯咖啡里的“公平贸易”真相[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陈亮;我国外向型企业演绎生死抉择[N];中国经营报;2004年

3 关志雄;中国崛起有益日本[N];国际金融报;2003年

4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华民;不能简单依据贸易条件决定贸易结构[N];上海证券报;2010年

5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经商室;服务业推动澳出口7季度连续增长[N];中国贸易报;2005年

6 李玉举;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面临新要求[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7 本报评论员 刘晓忠;基于中美长远利益 降低贸易对峙风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8 记者 裴sァ〕鹿,

本文编号:1236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236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c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