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央行政策偏好:承诺还是相机抉择——动态新凯恩斯主义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12-12 16:06

  本文关键词:央行政策偏好:承诺还是相机抉择——动态新凯恩斯主义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新凯恩斯主义 承诺 相机抉择 福利损失函数


【摘要】:通过央行福利损失函数的引入,在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框架内考察了央行的政策机制偏好。模型贝叶斯极大似然估计的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政策机制下,央行均偏向稳定经济增长;并且央行在其政策决策过程中并未将用工成本上升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基于事后优势比、边际似然值以及贝叶斯信息准则的模型选择检验则表明央行偏好于相机抉择,二阶矩匹配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结论。央行偏好相机抉择的原因主要与当前我国的现实需要有关。最后,产出的贝叶斯冲击分解显示出相机抉择机制较好的拟合了现实产出的波动,尤其是2008至2010年金融危机期间需求冲击对于产出波动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银行沟通行为量化及其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编号:14CJY06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银行沟通与通胀预期管理研究》(编号:13YJC790229)
【分类号】:F822.0;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及文献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经济增长与保持物价稳定是其重要目标。但是,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这两个目标之间往往很难同时实现,表现在决策过程中即为货币政策当局的偏好,具体的,货币当局是依据承诺行事还是按照相机抉择行事。对于这一问题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均丽;;异质预期下的货币政策:相机还是承诺[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3期

2 陈利锋;;用工成本上升、失业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盯住目标[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3 李云;;马克思就业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为例[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杨定华;;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研究[J];经济问题;2008年11期

5 陈利锋;范红忠;;失业波动、社会福利损失与中国最优货币政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许冰;叶娅芬;;基于理性预期模型的最优货币政策的选择及应用[J];统计研究;2009年05期

7 陈利锋;;累进性劳动所得税、失业波动与内生稳定器——一个动态新凯恩斯主义的视角[J];产经评论;2014年03期

8 江春;邢晓东;李孔建;;政策规则还是相机抉择[J];统计研究;2013年10期

9 王晋斌;李南;;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存在非对称损失偏好[J];世界经济;2013年06期

10 陈利锋;;货币政策应该对劳动力市场作出反应吗?[J];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昕;刘文娟;;异质预期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2期

2 苟小菊;徐子奕;;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王兆昕;;政府与中央银行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实证检验[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10期

4 叶莉;张晓云;;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货币环境评议[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孙宁华;蒋忠元;;中国货币供给路径与经济波动轨迹——现金先行模型与校准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7期

6 陈利锋;;用工成本上升、失业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盯住目标[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7 陈利锋;;产出缺口估算的新方法:基于劳动力市场效率的视角[J];财贸研究;2013年06期

8 李济广;;扩张性货币政策:马克思主义的批判[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9 陈利锋;;个税的累进性、社会福利损失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应该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吗?[J];财经论丛;2014年08期

10 赵健;;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特征之解析:1999—2012年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鹤翔;;中国的产出持续性——基于刚性价格和刚性工资模型的动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明婷;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黄启才;我国利率变动及其操作规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储著贞;货币政策成本渠道与央行最优货币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夏庆;货币政策与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关联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程贵;通货膨胀目标制与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改革[D];苏州大学;2013年

6 陈利锋;非线性DSGE方法及其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李玉双;财政政策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D];湖南大学;2012年

8 熊海芳;基于学习机制的利率行为特征与货币政策效果:中国的证据[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9 段梅;银行风险承担、金融稳定与最优货币政策[D];厦门大学;2014年

10 陈默;我国国债、政府支出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子奕;我国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蒋忠元;基于现金现行模型的中国货币供给路径与经济波动分析[D];南京大学;2012年

3 吴海;我国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蔡春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杜金泉;预期、可学性与货币政策研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张婷;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7 葛浩;我国货币政策变动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袁点;货币政策物价非对称效应的中、美两国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仇强振;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10 祝静;基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中国“价格之谜”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小博;;城市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贡献——基于收入不平等的分解[J];财经论丛;2011年02期

2 岳树民;卢艺;岳希明;;免征额变动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J];财贸经济;2011年02期

3 彭海艳;;我国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及累进性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03期

4 张车伟,蔡f ;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5期

5 罗楚亮;;经济转型、非正规就业与城镇增长的穷人受益性[J];管理世界;2008年10期

6 王君斌;王文甫;;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7 陈利锋;;新凯恩斯主义视域下中国失业的持续性——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J];财经研究;2012年12期

8 丁守海;蒋家亮;;中国存在失业回滞现象吗?[J];管理世界;2013年01期

9 刘宗明;李春琦;;劳动交易成本、选择性路径依赖与劳动就业动态[J];管理世界;2013年02期

10 徐跃华;;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平衡——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框架下的研究[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宏观经济政策中的相机抉择[J];地方财政研究;2005年01期

2 索彦峰;高虹;;规则还是相机抉择:货币政策选择的交易成本政治学视角[J];经济评论;2006年01期

3 李公文;;我国反周期货币政策回顾及对基层央行相机抉择的启示[J];西部金融;2009年12期

4 江春;邢晓东;李孔建;;政策规则还是相机抉择[J];统计研究;2013年10期

5 尚煜;;规则和相机抉择因素在利率政策中的有效性分析[J];经济问题;2009年12期

6 陈建斌;;货币政策:规则还是相机抉择——一个基于博弈视角的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雷启振;汪小勤;;财政支农的相机抉择与绩效评估:1950~2006[J];改革;2008年08期

8 谢琳;余晓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相机抉择[J];管理现代化;2009年04期

9 翟留栓;是各行其事还是相机抉择──寻找政府与市场的均衡点[J];经济改革;1996年06期

10 林加奇;陈齐芳;;应对通货预期的相机抉择[J];理论导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志乐;;政府正确干预经济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世情和国情[A];当前形势与改革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1年

2 周虹;;宏观调控的“相机抉择”与工具选择[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晓婧;海富通基金:谨慎乐观看反弹 相机抉择盯政策[N];上海证券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张环;强调相机抉择 力求政策“软着陆”[N];金融时报;2014年

3 陆前进;央行货币政策应相机抉择[N];上海金融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晓刚 张小平;2012:宏观经济政策内外协调、“相机抉择”[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5 范建军;建好规则,还是相机抉择[N];国际金融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顾鑫 实习记者 赵静扬;2014 相机抉择 精准调控[N];中国证券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谢雅楠;定向降息启动 是否扩大需相机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方方;相机抉择正当其时[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董凤斌;“退出”也需相机抉择[N];中国证券报;2009年

10 晓旦;实时观察 相机抉择[N];中国证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凯威;中国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荣哲;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性与相机抉择性的选择与实证分析[D];广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83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283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5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