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中小板股票高送转市场效应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17:31

  本文关键词:中小板股票高送转市场效应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送转 市场效应 影响因子 中小板 事件研究法


【摘要】:现代财务中最典型的研究课题非股利政策莫属。它不但是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研究的焦点问题,同时也引起我国证券监管机构高度关注。当前国内上市企业在A股上有股票股利、现金股利、公积金转增股本三种分配方式。本文对公积金转增股份和股票股利展开重点研究,并把它们统称作送转股。有学者主要从A股市场总体角度出发来研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和“高送转”现象,单独对于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事实上自中小板开板以来发放股利便是热门话题,随着我国在资本市场的不断改革以及政策对股利分配的重视,股利分配状况有一定的改进,尤其是中小板上市企业,发放庞大的股利来作为吸引投资主体的主要手段,所以中小板的异常收益情况很值得研究。中小板股票预案公告日高送转市场效应及其影响因子是本文研究焦点。本文首先采用事件研究法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从三个细分角度研究2015年中小板股票预案公告日市场效应。第一是将中小板股票与创业板、主板股票对比分析,研究高送转效应是否存在以及在不同板块之间的异同。第二是将中小板股票按送转股数目分类,具体第一类为超高送转类型股票即每十股送转大于10股;第二类为高送转类型股票即每十股送转大于5小于等于10股;第三类是中低送转类型股票即每十股送转大于0小于等于5股;第四类是无送转类型股票即每十股送转0股;研究四类股票超收的不同情况。第三是将中小板股票按不同样本行业分类,研究不同样本行业超额收益率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从平均超收和累计超收的角度来看三大板块在预案公告日都能产生显著的超额收益率,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超收显著大于主板;推出超高送转和高送转方案的股票在(-10,10)的窗口期内得到了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部分子窗口期也获得显著为正的累计收益率,而没有推出送转方案的股票在总窗口期及各个子窗口期内都没有获得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推出超高送转方案的股票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在总窗口期显著大于其他类型的送转股票,特别的在子窗口期(0,10)获得的超额收益率相对其他的尤其的显著;送转事件对所研究的中小板不同样本行业的超额收益率的走势影响方向是趋同的,影响力是有限的、短暂的;送转事件对所研究的中小板不同样本行业的超额收益率大小的影响是有较大差别的,新兴行业股票超收显著大于传统行业。本文接着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相关股利政策为基础综合考虑基本面、技术面、股本结构、事件等因素对高送转行为的影响,本文研究的样本为2011年至2015年公布年度送转方案(不包括公告不进行送转)的中小板股票,依次从各年度中随机选择60只进行高送转的股票,扣除公司预案公告日当天停牌的送转股,总共有300个样本数据。得到的结论是:送转政策公布当日换手率越高获得的超额收益率就越高;股价越高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也就越高;派现比例越高,获得的超额收益率也越高;送转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变化反比于送转比例;每股资本公积越高,获得的超额收益率越高;价格幻觉理论、最优价格理论、股利迎合理论等不太适用中小板市场。通过逐步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影响超额收益最重要的因素是每股资本公积和换手率,而诸如机构持股比例、营业利润增速、公司总股本、每股未分配利润等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提前布局那些很有可能会进行超高送转并且资本公积大、换手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股票很可能是有利可图的,但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时股票会短暂产生超额收益率,但是很快就会消失。如果投资者追高进去,很大可能会被套住亏损。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配合庄家炒作市值伤害投资者利益,长此以往带来的是负的超额收益,会破坏公司生存的环境,应合理制定分红方案。由此监管部门应多关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在送转事件中的行为表现,加强事件期间的监管,对股票价格提前异动等可能涉及内幕交易的情况予以高度重视,严厉打击。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正宇,覃艳玲;浅淡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J];上海会计;2000年10期

2 董天波,潘峰;中美关于发放股票股利的比较[J];海南金融;2000年12期

3 魏刚;中国上市公司股票股利的实证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0年11期

4 陈凌云;试析我国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王吉凤;关于股票股利及其会计处理的探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吕长江;;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比较分析[J];经济管理;2002年08期

7 谢艳云,赵宏姝;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比较[J];黑龙江财会;2003年05期

8 赵李娜;;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不可相互替代[J];齐鲁珠坛;2005年06期

9 覃才林;周银健;;浅析股票股利的会计政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郭志爽;;股票股利会计政策研究[J];现代商业;2008年3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延 孙华;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账务处理之比较[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王祖远;哪些股票易被炒作[N];中国证券报;2012年

3 白春艳;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和纳税规定[N];中国税务报;2012年

4 主持人:徐天红;基金与股票 债券 储蓄的区别[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5 财政部会计司 许玉红;股票投资的核算[N];中国财经报;2002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刘晓晖;交行去年 分配股利123.77亿[N];证券时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龚小磊;广东上市公司年度现金分红创新高[N];中国证券报;2014年

8 东海证券副总裁 段亚林;借鉴境外经验进一步引导公司分红[N];上海证券报;2011年

9 记者 张砚;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黄世忠:现金分红吝啬有糊弄投资者嫌疑[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推行以股代息 完善分红机制[N];上海证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东生;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与投资决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一;基于信号传递博弈的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市场效应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2 李振浩;中小板股票高送转市场效应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3 孙宗辉;我国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和公司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鹏;基于国有股、社会法人股对股票股利偏好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2年

5 卜乐;我国上市公司股票股利与长期股票价格相关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6 潘晓波;所有权性质、股本规模与股票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7 冯怡然;股票股利与超额投资回报[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冯媛媛;高管股权激励对股票股利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宋玲;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10 韩辉;中国中小板股票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83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283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6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