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
本文关键词: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
【摘要】:本文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基础上,将微观层面的企业投资行为与宏观层面的国家资本结构相联系,通过引入投资偏好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包含厂商、金融投资者和金融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提出并论证了金融发展影响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融资成本的下降将导致企业投资偏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过程,因此一国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随着金融发展,也将出现先提升后下降的倒U型过程。该机制最终导致了资本密集型行业从传统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国际分工新形态。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还利用2000~2006年25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22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通过行业特定要素投入模型和HOV模型两种方法对理论命题进行了经验检验;并利用系统GMM方法对内生性问题进行修正,得到一致性的估计结果,验证了理论命题。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F831;F74;F224
【正文快照】: -引言从20世纪后期开始,国内外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在宏观研究领域,以Mckinnon(1973)、King和Levine(1993)及Demirgii5-Kunt和Levine(2001)为代表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完善的金融市场是一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近年来,学者们又将金融发展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包群;阳佳余;;金融发展影响了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吗[J];世界经济;2008年03期
2 雷达;赵勇;;中美经济失衡的性质及调整: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J];世界经济;2009年01期
3 徐建炜;姚洋;;国际分工新形态、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J];世界经济;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思宇;杨巨;;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总结与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2期
2 刘尧成;徐晓萍;;我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内外冲击因素——基于BQ分解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0年01期
3 姚耀军;;金融发展对出口贸易规模与结构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0年04期
4 周永涛;钱水土;;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技术水平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J];财经论丛;2011年04期
5 刘尧成;徐晓萍;;供求冲击与我国经济外部失衡——基于DSGE两国模型的模拟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3期
6 王达;项卫星;刘晓鑫;;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美经济关系失衡及其调整[J];东北亚论坛;2011年01期
7 陆建明;李宏;朱学彬;;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基于创新与生产的垂直分工视角[J];当代财经;2011年01期
8 包群;张雅楠;;金融发展、比较优势与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11期
9 姜凌;王晓辉;;全球失衡原因:基于“恒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与国际分工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10 杨丹萍;毛江楠;;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纺织产业的VAR模型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全权;李晓慧;;关于保险业反垄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2 陈华;展凯;邹琪慧;;寿险保单退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动态GMM模型的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3 张成思;朱越腾;;对外开放、金融发展与利益集团困局[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王伟;董二磊;;金融改革是否可以促进中国资本账户开放[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何青;方才;;市场化进程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真的有影响吗——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粟勤;张海洋;王佳俊;;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高明;刘玉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机制、效率与实证挑战[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王维国;杜修立;;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动态Panel Data模型方法[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4卷)[C];2003年
9 赵振全;于震;刘淼;;中国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性——基于面板数据GMM估计的实证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10 田柳;赵军;;二元财政、城乡差距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2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4 胡超;新形态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失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张军超;发展战略、要素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失衡[D];复旦大学;2011年
6 赵静敏;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机理与传导途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7 陈军;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8 吴昊;中国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王晓辉;全球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微观与宏观机制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武磊;融资约束对中国企业实质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卫;浙江金融发展与制造业出口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俊霞;金融中介发展与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杨东峰;融资环境对我国出口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4 黄祖键;金融与服务业发展[D];暨南大学;2011年
5 赵利利;金融视角下的中美经济失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邓颖;金融发展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晓星;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合理性[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吕文荣;金融发展对中国纺织品贸易竞争力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蔡素贞;全球经济不平衡下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胡晓;中国金融发展对进出口商品结构演变的影响分析[D];宁波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华民;;全球经济失衡的触发机制及中国的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2期
2 阳佳余;;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科学;2007年04期
3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4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晓晶;汤铎铎;林跃勤;;全球失衡、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复苏[J];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5 祝丹涛;;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和全球经济失衡[J];金融研究;2008年08期
6 沈坤荣,孙文杰;投资效率、资本形成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亚杰;王伯祥;张艳;;湖北省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07年03期
2 胡毅;中国及新疆地区与俄国及中亚地区贸易比较优势研究[J];新疆财经;1998年02期
3 安礼伟;重构技术创新基础上的对外贸易比较优势[J];经济纵横;2000年11期
4 孙雅娜;中日贸易比较优势分析[J];日本研究;2002年02期
5 付立柱;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分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李锐;;浅谈提高我国贸易比较优势的因素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12期
7 曾倩;;人力资本与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商业;2010年23期
8 钟志坤;崔淑娜;;金融发展对纺织品贸易比较优势影响的实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30期
9 程新章;;基于国际专业化指标的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10 刘天然;;中新两国贸易比较优势的实证研究[J];经济视角;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荣荣;;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6辑)[C];2012年
2 刘文革;;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理论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A];“西部开发”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蔚;重塑对外贸易比较优势[N];中国环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申朴;技术变迁、要素积累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张燕;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PER VAIZ IQBAL;中加贸易比较优势与结构整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涛;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穆艳秋;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吴雪;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中的人力资本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王玉娟;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5 张淑萍;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D];东北大学;2010年
6 王雪;制度质量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理论与实证[D];厦门大学;2014年
7 郑凡奇;中澳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研究及合作优化[D];厦门大学;2008年
8 漆莉;中日贸易比较优势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肖中明;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10 程博琦;人力资本要素对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99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299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