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我国中央银行信息掌握及预期引导能力考察——基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

发布时间:2018-01-01 21:18

  本文关键词:我国中央银行信息掌握及预期引导能力考察——基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 出处:《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政策透明度 私人信息 中央银行信息驾驭能力


【摘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货币政策研究领域比较热门的货币政策透明度问题,并针对透明度理论提出了新的理解,即货币政策透明度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分别研究央行与公众在具有可为自己获利的私人信息时的反应。根据这一理解,本文对我国中央银行的信息驾驭能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控能力以及公众预期引导能力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ot issue of transparency of monetary policy in the field of monetary policy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and puts forwar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ransparency theory. That is, the core problem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parency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reaction of central bank and the public when they have private information that can profit for themselves. According to this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has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information of the central bank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entral bank's ability to manipulate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ability of public expectation guida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分类号】:F822.0;F832.31
【正文快照】: 透明度问题起源于货币政策制定部门(policymaker)与私人部门(private seetor)或公众(pub-hc)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环境,,导致公众不能完全获悉政策制定以及执行所参照的信息,无法确切预测政策制定者的意图,从而加深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导致政策制定者必须根据市场反应对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贾德奎;胡海鸥;;基于市场预期行为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检验[J];财经论丛;2006年05期

2 贾德奎;;西方经济学界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研究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3 魏永芬;;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及效应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李广舜;;国内外财政透明度研究成果综述[J];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02期

5 王满仓,赵守国;财政透明化背景下的政府治理变革[J];经济学家;2005年04期

6 肖崎;;从通货膨胀目标制看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胡少维;深化体制改革 疏通传导渠道——关于货币金融问题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5年10期

8 徐筱雯;高艳;;货币政策透明度、通胀偏差与预期成本[J];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9 肖崎;;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济南金融;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广现;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李昱;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货币政策[D];吉林大学;2006年

3 张惠;银行监管治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向维国;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中国的适用性[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李红光;我国货币政策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黄文静;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岳国华;货币政策透明度规则及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胡昆;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6 张益赋;财政透明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季晓霞;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艳锋;货币政策传导的博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何锦前;最后贷款人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宋立;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2 曾令华;近年来的财政扩张是否有挤出效应[J];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3 刘溶沧,马拴友;赤字、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兼评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有挤出效应[J];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4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5 穆良平,程均丽;货币政策透明度制度兴起的背景分析[J];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6 李义超,周英章;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用比较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7 廖楚晖,刘鹏;中国公共资本对私人资本替代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8 庞皓,陈述云;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有效性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1999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消费者协会呼吁 加强对移动智能终端用户信息的保护[J];中国品牌与防伪;2011年07期

2 方卫东;贺超龙;;基于DHS模型的噪声交易者行为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0期

3 申玉平;;惩罚监督机制对于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17期

4 史青春;王平心;;双边道德风险条件下的收益激励与信息租金——基于有信息委托人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1期

5 郝文娟;;淘宝:宝可不淘,信不能弃[J];上海经济;2011年07期

6 刘海飞;姚舜;肖斌卿;瞿慧;;基于计算实验的股票市场羊群行为机理及其影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7 初广志;;评《央视广告营销策略——奥运广告营销创新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07期

8 蒋华林;胡志勇;;信息质量对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的影响论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吴应军;蔡洪滨;;策略性模糊在信息甄别中的作用——以企业接班人计划为例[J];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10 康健;;中国经济预测者的真伪羊群行为辨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一飞;;人才选拔中的博弈现象及思考[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一鸣 本报驻英国记者 张亮 本报驻德国记者 刘华新;谷歌承认收集到更多私人信息[N];人民日报;2010年

2 王比学;私人信息呼唤保护[N];人民日报;2003年

3 记者 单纯刚;原建国代表:用法律治理滥用私人信息[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编译 宋蕴 本报记者 方磊;保护客户的私人信息[N];中国保险报;2004年

5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谷歌受到德国政府严厉谴责[N];光明日报;2010年

6 徐斌;从科斯定理看私人信息产权[N];中国改革报;2003年

7 杨立新;出卖私人信息不能不受制裁[N];检察日报;2003年

8 新华社记者 岳瑞芳;银行共享欠贷人信息是否侵权[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邢宇皓;李辉的质疑“晒”出诸多“怪现象”[N];光明日报;2009年

10 庞晓鸿;让商务手机更安全[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波;基于技术风险、溢出效应的研发联盟激励机制设计[D];重庆大学;2009年

2 吴孝灵;基于博弈模型的BOT项目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静;货币政策透明度及其中国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徐平;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赵莹;“人肉搜索”与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D];郑州大学;2009年

4 胡骑;民营企业家政治参与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5 贺孟;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共同价值拍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国庆;在线拍卖与传统拍卖的对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贾腾;基于资本构成多元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补贴机理与模型[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刘水金;多因素组合采购拍卖获胜者确定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苏强;浙江电信号码查询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66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366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d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