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二元、结构效应与转轨时期的货币长期非中性
本文关键词:经济二元、结构效应与转轨时期的货币长期非中性 出处:《金融研究》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城乡二元分割环境下,本文分析了农业与非农两部门经济互动所产生的结构效应对货币长期非中性的影响。文中首先利用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货币与产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考察,并基于季度结构突变的协整分析方法剖析了货币与产出的长期关系,然后,利用递归的结构联立方程模型对理论进行了验证。研究认为:中国的货币存在着长期非中性特征,但这种特征主要不是来自于传统的名义调整不完全,而是源自城乡互动的结构性效应。
[Abstract]:In the urban-rural dual divisio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al effect of the economic interaction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non-agriculture on the long-term non-neutrality of currency. First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cy and output is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two-sector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he long-term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cy and output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cointegration analysis method of quarterly structural mutation, and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cy and output is analyzed. The theory is verified by the recursive structural simultaneous equation model.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urrency in China has a long-term non-neutral feature, but this feature is not mainly from the traditional nominal adjustment incomplete. It comes from the structural effects of urban-rural interaction.
【作者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
【基金】:浙江省社科基金(10HQJJ02)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0YJC790317)的资助
【分类号】:F224;F124;F8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尽管未出现明显的流动性不足,但在解决本次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不是通过价格的自动调整机制,而是仍采取了大规模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的快速复苏。根据传统的宏观政策选择理论,不同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效用。在经济低迷时期,财政政策更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先开,邓述慧;货币政策中性与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2 周锦林;关于我国货币“中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3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4 秦朵;改革以来的货币需求关系[J];经济研究;1997年10期
5 陆军,舒元;长期货币中性:理论及其中国的实证[J];金融研究;2002年06期
6 张磊;;中国转轨时期的货币非超中性和通货膨胀——兼论中国货币政策双重目标的体制根源[J];金融研究;2008年12期
7 吴军;经济转轨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易行健;;经济开放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国的经验[J];世界经济;2006年04期
9 贺菊煌;;我国资产的估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08期
10 钱士春;我国货币长期超中性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先开,邓述慧;货币政策中性与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2 周锦林;关于我国货币“中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3 王小广;经济增长与通货紧缩并存的成因和对策[J];经济学动态;2002年10期
4 张晓晶;;通货膨胀形势、潜在增长率与宏观调控的挑战[J];经济学动态;2008年01期
5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6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7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8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9 张军;施少华;陈诗一;;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10 孙琳琳;任若恩;;资本投入测量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克非;浅论旅游产品的结构效应与旅游规划的组合力[J];旅游学刊;1995年06期
2 范剑勇 ,颜燕 ,王加胜;改革以来就业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3 夏永林,张熙凤;关于我国产业结构效应的评价与思考[J];理论导刊;1998年04期
4 毛春元;黄萍;;“结构效应”在指数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统计与咨询;2007年03期
5 张保法;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11期
6 马莉;;上海工业出口与环境问题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6年01期
7 徐华;通货膨胀的部门结构效应分析[J];价格月刊;1995年05期
8 战明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与互动:特征与结构效应[J];经济科学;2004年01期
9 杨美成;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结构效应[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管怀鎏;;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五大结构效应[J];经济师;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u&;;触觉定位中的结构效应[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2 雷源铁;;预应力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A];第八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立平;李英民;郑妮娜;石诚;;结构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方法探讨[A];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新进展——第六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徐松林;吴文;白世伟;吴玉山;;单轴压缩岩石(大理岩)结构效应的试验研究[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杨伯君;;核子结构对d(r,p)n反应朝前截面的影响[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下册)[C];1982年
6 侯伟丽;成德宁;;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的环境效应的分解[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成彬芳;周瑞光;;预测岩体强度的结构效应[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8 李为臻;刘海超;寇元;;氧化锆负载氧化钌催化剂上甲醇高效低温氧化合成甲酸甲酯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杨海源;李兴绪;;红河州能源消费分解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10 胡文祥;恽榴红;陆模文;高守海;;~(31)P与~(13)C NMR取代基屏蔽结构效应的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刘中显;4万亿投资结构效应前瞻[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2 赵晓雷;市场性宏观经济调控的结构效应[N];文汇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卓夫;关注货币政策操作的结构效应[N];金融时报;2003年
4 记者 王晓欣;加息对房地产市场将产生结构效应[N];金融时报;2006年
5 黄燕芬;《中国转轨时期的就业问题》简介[N];人民日报;2002年
6 杨昌明;转轨时期石油企业的改革与管理[N];中国企业报;2001年
7 记者 曹苏红;重视发挥经济社会政策促进公平的作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陈伟 潘峰;国际间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N];科技日报;2006年
9 任重;环渤海需要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N];天津日报;2007年
10 张晓非;转轨时期我国银行适宜谨慎会计原则[N];金融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芳;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D];西北大学;2001年
2 崔婷;企业能力系统涌现机理及层次演进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陈沅江;岩石流变的本构模型及其智能辨识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陈金良;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游伟民;自由贸易与环境污染: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周立新;转轨时期中国家族企业组织演进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尹庆民;基于博弈论的中国转轨时期银企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郝大明;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陈文生;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构及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刘艳婷;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垄断寡占市场结构及其效率、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燕;结构效应和资源竞争对紫萼花内配子数量变异的作用[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文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中结构效应和要素作用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朝霞;中国货币政策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胡晓彬;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汤铸;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6 金奕;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江泽红;基于IDA的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测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张健;泛珠区域产业转移的结构效应与环境效应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9 石天恒;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尹一妍;吉林省财政支出结构效应与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67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367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