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贷币政策、通货膨胀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适时调整
本文关键词:宽松贷币政策、通货膨胀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适时调整 出处:《投资研究》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通货膨胀压力 货币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 金融危机 市场流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 基准利率 存款准备金率 宽松
【摘要】:正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避免经济衰退,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事实表明,大规模的救市措施对全球经济的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流动性超越实体经济的吸收能力时,必定为宏观经济带来通货膨胀的"后遗症"。我国CPI同比增长自从2009年11月实现转正以来,已连续增长12月,截至2010年10月份,我国的CPI已达4.4%,创25个月以来的新高。在巨额投资计划和天量信贷的背
[Abstract]: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avoid economic recession, the major economies of the world,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have implemented active fiscal policies and loose monetary policies. Massive rescue measur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tabilising the global economy, but when liquidity exceeds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the real economy. China's CPI growth since November 2009 has been turned positive, has been increasing December, until October 2010. Our CPI has reached 4. 4%, a 25-month high.
【作者单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分类号】:F822.0;F123.16
【正文快照】: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避免经济衰退,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事实表明,大规模的救市措施对全球经济的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流动性超越实体经济的吸收能力时,必定为宏观经济带来通货膨胀的“后遗症”。我国CPI同比增长自从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钢;孟颖;;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前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1期
2 陈光龙;;中国使用什么宏观经济政策来改善经济[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3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杨国中;李宏瑾;;基于生产函数法的潜在产出估计、产出缺口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978~2009[J];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4 徐妍;;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效用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11年14期
5 独特之最DXG;;美国为何不愿让中国人加薪?[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1年06期
6 宋立;;对当前宏观政策的几点看法与建议[J];中国投资;2011年09期
7 方旭;;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4期
8 ;保持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1期
9 王笑笑;王以恒;;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原因以及对策的实证研究——基于宏观经济研究的IS-LM模型[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1期
10 王全玲;;健全财政政策体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为;房四海;;金融危机中的黄金定价模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姜琳琳;;浅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及对策[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3 邵学峰;;金融危机下资源性国有资产优化配置的挑战与机遇[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燕;;后金融危机下江苏省农民工就业现状调查[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张玉林;;金融危机下我省房地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黄德春;林丽;张长征;;基于物流成本视角下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杜明翠;;北京市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徐和平;;构建贵州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机制研究[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长会;;让知识产权战略为国家产业升级战略保驾护航[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张静静;;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资产评估问题分析[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程瑞华;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N];金融时报;2009年
2 赵承 刘铮 宋振远;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赛跑[N];各界导报;2008年
3 新华社记者 赵承 张旭东 刘铮;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调整传递了哪些新信息[N];人民日报;2008年
4 赵承 张旭东 刘铮;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调整传递新信息[N];西部时报;2008年
5 ;宏观经济政策转向说明什么[N];中国财经报;2008年
6 樊曦 王宇;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不会改变[N];西部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陈岩鹏 杨仕省;复苏“在路上” 政策须维稳 十七届四中全会定调宏调方向[N];华夏时报;2009年
8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应对金融危机 政策如何选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本报记者 孙铭;救需求而不是救价格[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10 记者 张子麟;中国经济的复苏是可持续的[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皓;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理论与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和晋予;中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彬;金融危机中流动性黑洞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范立强;机构投资者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方雯;我国财政政策传导机制与动态有效性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解梁秋;我国地下经济规模估计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卓琳;金融危机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韩云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前瞻性分析[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玺明;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对对外贸易传导影响的有效性分析[D];贵州财经学院;2010年
2 曲斌艳;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李娜;有关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和趋势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然;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行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杨丽慧;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就业问题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冯艳蕾;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河华;金融危机背景下河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影响力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8 刘凝思;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变迁及近期政策选择[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杨华;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宫鹏远;中国房地产业抵御金融危机能力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86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386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