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质量的评估

发布时间:2018-01-06 18:38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质量的评估 出处:《统计与决策》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技术产业 利用外资 质量 主成分分析


【摘要】:为了深入研讨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质量的评估问题,对1998~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质量指标体系的数据,用主成分分析进行评估,结果有: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质量主要由利用外资质量的促进性影响指标、税收和资本决定,利用外资的模式是促进性影响、税收、资本与制约性影响并存型,关键问题是制约性指标全部都是由低制约升至最高制约,故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质量处于被动的低水平。建议我国政府在积极引进外资,鼓励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的同时,应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如同类产品引入的外资企业要多元化,鼓励、扶持相关的内资企业赶超外资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等,逐步形成外资企业之间、内资企业之间、内外资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机制,以利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
[Abstract]:In order to discuss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utilization in high-tech industries in China, the data of the quality index system of foreign capital utilization in high-tech industries from 1998 to 2008 were evalua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quality of foreign capital utilization in China's high-tech industries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impact index of the quality of foreign capital utilization, tax and capital, and the mode of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is promoting impact and taxation. Capital and constraint influence coexist, the key problem is that all the restrictive indicators are from low constraints to the highest constraints. Therefore, the quality of utilizing foreign capital in high-tech industry is in the passive low level. It is suggested that our government should make relevant supporting measures while actively introducing foreign capital and encouraging foreign investment to invest in high-tech industry. Such as the introduction of similar products of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to diversify, encourage, support the relevant domestic enterprises to catch up with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level of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and gradually form between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and domestic enterprises. The environment and mechanism of fair competition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tilizing foreign capital.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2009YJA910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资助项目(2009JJD910001)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资助项目(10WYXM 020) 广东商学院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08ZD11001)
【分类号】:F832.6;F276.44;F224
【正文快照】: 0引言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主要内容之一,2010年中国国务院部署进一步利用外资工作时强调: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外资质量,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因此,研讨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质量的评估问题,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傅元海、王展祥(2011,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元海;王展祥;;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质量的评估[J];财贸经济;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力弘;刘凌飞;;辽宁利用FDI质量评价研究——基于超效率DEA-Malmquist模型的视窗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7期

2 龚晓莺;宗茜;汪亚楠;;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关系及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3 傅元海;史言信;;我国不同制造行业利用外资质量的评估与比较[J];经济经纬;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李君;影响利用外资质量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合伟;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山东省利用外资质量评价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2 何九;区域中小企业创新要素集聚模式与绩效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朝明,韦海鸣;对外开放的度量方法与模型分析[J];财经科学;2001年02期

2 张志宏;关于利用外资与我国产业安全大论战若干问题的深入思考[J];国际经贸探索;1997年06期

3 卢中原;胡鞍钢;;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3年12期

4 沈利生;王恒;;增加值率下降意味着什么[J];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5 傅元海;唐未兵;王展祥;;FDI溢出机制、技术进步路径与经济增长绩效[J];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6 傅元海;王展祥;;我国外资企业生产本地化程度研究[J];经济纵横;2010年05期

7 傅元海;彭安民;;中国利用FDI质量的评价标准研究[J];求索;2007年11期

8 傅元海;方齐云;;湖南对FDI的利用质量状况和对策研究[J];统计研究;2007年09期

9 陈自芳;提升FDI外溢效应及引进外资质量的定量化探索[J];学术研究;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迪;;规模经济与我国利用外资的地区性差异[J];法制与社会;2006年17期

2 康荣平;谢朱张;;高技术产业密集区的两种类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5年03期

3 秦光汉;论我国沿海地区发展高技术的战略选择与对策[J];亚太经济;1989年04期

4 李宝恒;发展高技术产业是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J];中国科技论坛;1990年05期

5 王崇举;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评价与管理诌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1994年01期

6 林镝,蔡希贤;风险投资与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刍议[J];科研管理;1998年05期

7 马洪;世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B5期

8 刘安蓉,林玲;高技术产业成长环境的动力作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3期

9 ;2000年中国十大高技术产业新闻[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1年02期

10 庞艳桃,赵玉林;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铁民;;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难点和重点[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2 赵慧娥;刘英;金咏梅;;利用外资优化沈阳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西坡;;直笔写史话“引进”——推荐《近代中国与利用外资》[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4 王启云;;制约湖南利用外资发展的因素分析——基于审视湖湘文化的视角[A];2008湖南商务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获奖论文专刊[C];2008年

5 张勇;吕靖;;中国港口利用外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A];港航企业发展与资本市场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邵远亮;;中国水利利用外资若干问题研究[A];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2002年

7 ;《近代中国与利用外资》一书出版[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8 王素贞;;亚洲“四小龙”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经验及其启示[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9 李红启;程晓卿;刘凯;;入世条件下中国铁路利用外资面临的形势与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10 ;《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发布[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保持吸收外资规模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N];国际商报;2009年

2 记者 陈学桦 实习生 刘冰;我省利用外资实现63.2%高增长[N];河南日报;2009年

3 记者 车婷婷;全市利用外资增势喜人[N];营口日报;2010年

4 记者 崔春华;我省利用外资23年翻了66倍[N];陕西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凤霞 通讯员 陈瑞;我市提前三个月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N];周口日报;2008年

6 记者 侯爱敏邋实习生 宁甜;前三季郑州主要商务指标快速增长[N];郑州日报;2008年

7 柯凡;天津:区县利用外资17.6亿美元[N];中国特产报;2008年

8 记者 高凯;金水区利用外资18024万元[N];郑州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林清平;池州利用外资外贸双过亿[N];安徽日报;2008年

10 徐业华 记者 周庆霞;四县区完成利用外资目标任务[N];巢湖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思帆;当代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董洁;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评价及其战略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苏娜;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魏芳;基于产业组织的高技术产业成长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夏茂森;辽宁高技术产业基地成长中的政府干预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7 唐华茂;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王宏峰;高技术产业融资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夏李君;影响利用外资质量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肖泽磊;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和政策效果评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志勇;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2 付菁;高技术产业区域技术生态位测度与实证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汪莹;高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4 王梅;技术创新对广东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5 李小玲;闽台高技术产业互补机制对策研究[D];福州大学;2001年

6 谭燮良;杭州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 [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7 黄蓉;中美高技术产业内贸易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吴华明;跨国并购与我国利用外资政策选择[D];福州大学;2003年

9 邹思元;从中国IDC的发展看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的互动[D];武汉大学;2003年

10 林新;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89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389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7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