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法制与实践的互动
本文关键词: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法制与实践的互动 出处:《金融论坛》2011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分业经营 综合化经营 功能性监管 并表监管 银证合作
【摘要】:入世前,我国银行业分业经营及管理体制已受到冲击,而入世则明显加快了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进程。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内部综合化与外部综合化。2001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综合化经营业务不断扩大,同时外部综合化进程也以较快速度推进。整体上看,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特征体现为:监管政策主导银行业综合化进程;政策试点与立法确认相互递进;机构性监管和功能性监管的交叉融合等。商业银行应重点关注内部综合化带来的新的法律风险,并在积极推进外部综合化进程的同时,关注商业银行进入相对陌生领域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Abstract]:Before entering the WTO,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en hit in the world, will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 the comprehensive banking operation process.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has two meanings: internal integration and external integration.2001 years, internal integrated operation business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the line continues to expand, while external integration is rapidly advancing. On the who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y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China bank as follows: regulatory policy leading banking integration; pilot policy and legislative affirmation are progressive; institutional supervision and functional supervision of cross fusion.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be new the legal risks focus on internal integration,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external integration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mercial bank to enter the relatively unknown potential risk areas brought about.
【作者单位】: 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F832.2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陷入两难:一方面,因早期金融业混业经营造成金融秩序混乱,从本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和金融监管水平出发,国家自1993年开始逐渐确立金融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体制;另一方面,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国际化,发达国家为提高本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夏斌;由分业混业经营到金融控股公司的思考[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Z6期
2 孙振峰;国际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J];世界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3 林铁钢;;稳步开展综合化经营 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实力——访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J];中国金融;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苒,张丽冰;混业经营 大势所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朱向华,王兴伯;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未来选择[J];商业研究;2002年19期
3 许崇正;论中国金融市场证券化[J];财经科学;2003年02期
4 沈伟基,李莉红;中国金融业迈向混业经营的法律途径[J];成人高教学刊;2002年03期
5 罗芳琳;谭海涛;;浅析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沟通障碍和解决[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8期
6 马昕;;论中国金融混业经营之路[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8期
7 葛兆强;;金融制度变迁、银行组织模式与我国商业银行成长[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2期
8 李成;郭明;张炜;;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边界的有效性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2期
9 陈岱松;罗羽琪;;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资本市场的法律变革与模式分析——以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为中心[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陈蕾;张爱群;惠勤;;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与模式选择[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宏瑾;;金融监管的体制安排问题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高振勇;王宏来;;金融混业经营及其监管:德国和英国的比较与借鉴[A];第六届国有经济论坛“欧盟—中国:区域政策与产业集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增亮;张明婕;鲁振东;;我国银保合作发展模式的探索[A];“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快又好发展山东保险业”论文评选[C];2006年
4 李江鸿;;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法制与实践的互动[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浩;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尚娟;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刘忠和;第三方监管理论:金融监管主体角色定位的理论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郑君豪;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D];苏州大学;2005年
5 肖振宇;金融混业经营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王青锋;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徐鹏程;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张亚博;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徐雯雯;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田丽;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及防范对策[D];山东大学;2011年
4 陈慧;我国金融机构委托理财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陈源;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与立法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吴晓强;中国保险业组织制度的均衡与变迁[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孙浩;我国银行保险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李悦;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许舒可;论金融控股公司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何君;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巫文勇;;论混业经营背景下综合性金融保险基金的构建[J];南方金融;2011年07期
2 陈琼;向世文;徐金玲;;银行综合化经营下的并表监管——汇丰银行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金融;2011年14期
3 吴晓光;;网络金融的创新与监管[J];征信;2011年03期
4 文凤勤;;从功能观点看金融混业和分业[J];财务与金融;2011年04期
5 郑明高;;金融混业经营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09期
6 钟瑞;;我国银行业并表监管问题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1年05期
7 吴晓光;;浅谈网络融资业务在我国的发展与监管[J];浙江金融;2011年06期
8 子超;;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变迁[J];中国外汇;2011年09期
9 黄赞平;;我国金融跨行业发展态势分析与风险规避[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4期
10 李勇;陈耀刚;;全球金融危机下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研究[J];金融论坛;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金宇;;银保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9年“防控风险·化危为机·实现保险强省新跨越”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婧邋徐岳 实习生 陈圣莉;中资银行综合化经营步伐加速[N];经济参考报;2007年
2 特约嘉宾 张明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趋势不会改变[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3 刘奕 孔繁来;胡浩: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记者 黄丽珠;金融综合化经营渐行渐近[N];金融时报;2009年
5 宇非;经济复苏是金融综合化经营的助推器[N];中国保险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申屠青南;童道驰:金融业重回分业经营时代[N];中国证券报;2010年
7 广东恒通程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 郑名伟;分业经营还有存在必要吗?[N];证券时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伟中;兴业银行将从内外两路推进综合化经营[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 项银涛;存款理财化趋势 对功能性监管提出新要求[N];上海证券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孔丽频;应渐进式实现我国金融综合化经营[N];中国改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卫华;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发展趋势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杨娥;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企业的边界选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邱静;入世过渡期结束后金融业混业经营与中国证券业的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陈进村;两岸银行保险业经营管理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连怀;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6 徐鹏程;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周黎;全能银行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宋伟杰;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三大核心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郭纹廷;转轨时期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变迁与金融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欧阳世伟;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桂荣;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及我国金融业的现实选择[D];吉林大学;2005年
2 成洁;国际银行业混业趋势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D];武汉大学;2005年
3 刘岭;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4 李宇;银行混业经营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龚奕;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发展途径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王媛媛;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模式选择与对策思考[D];武汉大学;2005年
7 姚殿莉;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与监管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8 回春野;关于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侯刚刚;论国际银行业的全能化[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10 宣春燕;开放式基金对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89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389240.html